联手阿里云,庆科发布最新物联网操作系统MICO

发布时间:2014-07-29 阅读量:90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说到操作系统,人们肯定会想起PC端的 Windows、Linux,想起运行在手机上的 Android 和 iOS。但是物联网大发展的今天,市场上还没有一款真正为智能硬件服务的操作系统,而庆科联手阿里云打造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系统MICO。

携手阿里云,庆科发布物联网操作系统MICO,要为物联网这条高速公路提供修路方法。提到操作系统,第一时间我们就会想到运行在电脑上的 Windows、Linux,想起运行在手机上的 Android 和 iOS。这些程序直接运行在”裸机“设备最低层,搭建起其他软件、应用运行的环境与基础。得益于操作系统的兴起、完善,才促成了软件与应用的兴起,打造了 PC 时代与移动互联网时代。
 
下一个时代很可能是万物互联,这样的观点已经成为共识。关键是如何才能促成物联网市场的兴起。也许一个真正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可以给这个市场加加温。本月,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庆科)发布了一款物联网操作系统 MICO 赵州桥版。
 
 
 
对于做硬件开发的人来说,物联网系统的概念并不难理解,但对普通用户来说,这个概念可能还过于抽象。简单来说,物联网的操作系统更像是 Android 1.0,提供了一个手机可以运行的底层协议,提供了最基本的架构和功能,也给开发者提供了开发手机 App 的开发环境。物联网中的设备基本都是具备计算能力的”微型计算机“,互联网操作系统就是运行在这些设备上的”windows“。这次庆科发布的 MICOTM 操作系统(Micro-controller based Internet Connectivity Operating System)是基于 MCU 的一套全实时操作系统,包括了底层的芯片、无线网络、射频技术、安全、应用框架,可以运行在各种终端智能硬件上。
 
操作系统使之所以有重要的意义,是因为智能硬件开发厂商可以降低底层投入,实现产品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并快速量产。因为庆科从做嵌入式无线模块起家,在连接协议方面具有优势。MICO 的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多种 MCU 平台上,用户不需要更换现有的 MCU 平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另外,MICO 拥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了建议的无线网络配置、智能硬件的初次设置、快速无线网络接入、本地设备与服务发现、身份认证等组件。这些都能够降低研发投入和维护的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涉及到操作系统,有两个问题就不得不提,一个就是安全、一个就是功耗。安全对物联网来说至关重要,一旦被入侵,未来很可能威胁到用户的生命安全,庆科自己研发了完整的安全算法,可以保证云端数据的安全可靠。作为核心,这部分的代码在未来也不会开源,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在低功耗方面,庆科采用了先进的动态功耗管理技术,可根据当时的应用负载,采用自适应的功耗控制策略,从而节省电能。不过这一部分因为涉及到专利,未来也可能不会开源。庆科表示,未来除了安全、低功耗还有 Easylink 这部分,其他的部分都会开源。
 
 
 
庆科发布 MICO 操作系统,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几家国外的芯片公司也加入了庆科的物联网联盟,这应该是为数不多的国外半导体公司为国内软件公司站台。庆科 CEO 王永虹告诉36氪,这主要是因为庆科拥有大量的下游合作伙伴,比如海尔、美的,可以给这些芯片厂商带来大量的出货量,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他们进入中国智能照明、智能家居领域的入口。阿里这次选择与庆科合作,也是看中的这一点。使用 MICO 操作系统的硬件厂商,可以获得阿里物联网平台的支持,今年下半年开始下游企业可以免费使用阿里云,还能得到阿里电商导流。另外,阿里还有强大的营销资源、云计算能力、安全保障能力以及技术资源。
 
智能硬件的平台与入口之争语愈演愈烈,参赛的选手既有 BAT3M 这样的巨头,也有京东这样的渠道商,甚至很多做单品的企业也是在争抢入口。关于这样的格局,我觉得王永虹的比喻特别形象生动。他说,庆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研究出来了如何修一条高速公路,而 BAT 包括京东现在都在建这条高速公路,阿里、京东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正在建一个车队,而车上运的是各个智能硬件厂商的商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其实和这些巨头还不存在竞争的关系。之前有人担心阿里 + 庆科的组合很可能会对京东 +Broadlink 的组合产生冲击,庆科自己则表示,他们与京东的互补性很强,可以为京东推荐不少优质的项目,与 Broadlink 也有可以结合的点。
 
既然是入口,就不可能不接到巨头的橄榄枝或者是面临巨头的竞争。王永虹说,他们想要做的是联系智能硬件的上下游一起,共同推动中国智能硬件的健康发展,在这个全民创造的互联网 3.0 运动中实现各自的价值。
相关资讯
高可靠+低功耗:虹扬SOT23封装ESD二极管领跑车规级防护市场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加速,车载系统对ESD(静电放电)防护的要求日益严苛。虹扬电子推出的车规级ESD保护二极管AH05C325V0L,采用SOT23封装,符合AEC-Q101标准,专为CAN总线、车身控制单元(BCU)及电子控制单元(ECU)等场景设计。其核心特性包括80W浪涌吸收能力、5V反向工作电压、单向电流设计,以及低漏电流和高抗静电能力(±30kV接触放电),为敏感电子元件提供高效防护。

消费电子补贴效应凸显,中小尺寸驱动IC需求三连增

全球显示面板核心元器件市场呈现企稳态势。根据TrendForce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面板驱动IC产品均价环比下降幅度收窄至1%-3%区间,第二季度虽仍存在价格下行压力,但降幅预计将控制在2个百分点以内。这标志着自2020年疫情引发的剧烈市场波动后,驱动IC价格曲线首次出现明显筑底信号。

成本直降40%!易飞扬硅光模块如何重构DCI市场格局?

在全球5G网络部署与边缘计算需求井喷的背景下,易飞扬创新推出基于O波段的100G QSFP28 DWDM光模块,直击城域网络升级痛点。该产品通过零色散传输架构与硅光集成技术,突破传统C波段方案在中短距场景下的性能瓶颈,以低于3.5W的功耗实现30km无补偿传输,同时兼容开放光网络架构。据行业测算,其部署成本较同类方案降低40%,为5G前传、分布式AI算力互联及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或将成为运营商边缘网络改造的关键技术引擎。

充电效率94.8% vs 国际竞品:国产IC技术路线图全解析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欧盟新电池法规(EU 2023/1542)的驱动下,旭化成微电子(AKM)于2025年2月正式量产AP4413系列充电控制IC,以52nA超低功耗、94.8%充电效率及多电压适配等核心技术,重新定义小型设备供电逻辑。该产品通过电容器预充电机制破解完全放电恢复难题,并凭借动态电压调节算法兼容光能、振动等微瓦级能源输入,显著优于TI、ADI等国际竞品。面对国产替代窗口期,AP4413依托BCD工艺与专利壁垒抢占先机,有望在智能家居、工业传感等千亿级市场替代传统一次性电池方案,成为环保供电赛道的标杆级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与工业4.0双重驱动:全球电子分销巨头技术布局揭秘

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领军者,贸泽电子始终以"技术赋能创新"为核心战略,通过构建覆盖1200余家原厂的供应链网络,为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等前沿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物料突破8,000项,其中多项产品体现了行业技术演进的三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