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电路保护方案

发布时间:2014-08-13 阅读量:65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 在电子产品中最重要的设计工作是电路设计。电路可分为两类:功能电路和保护电路。功能电路是用来实现电子产品各种功能的;而保护电路是用来保护功能电路,以实现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耐用性的。

电路保护的重要性

现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电路保护的范围极宽,数量也多。这里举两个典型便携式电子产品来说明电路保护的重要性。

1 手机

手机的发展从单一的通话到能实现听音乐、拍照、上网、看电视、GPS等功能的智能手机,电路愈加复杂,而相应的保护电路范围也不断扩展。图1是手机中需要保护的各个部位。


图1 手机

2 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电脑已成为一种时尚的便携式电子产品,最近开发出的“上网本”更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笔记本电脑比手机更复杂,其需要保护的部件范围更广(见图2)。


图2 笔记本电脑

这里要说明的是,图1及图2中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还不是最新的产品,但也能看出来电路保护的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可见保护电路在这些产品中的重要性。

正是这些保护元器件才实现了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用性,并且减少了用户的维修次数、维修费用及设有手机及笔记本电脑对工作带来的影响。

保护元器件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保护元器件可以分为三类: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及过流、过压保护。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1过流保护

流保护元件是一种非线性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PTC),如图3所示。一旦有过流状态出现,过大的电流让保护元件发热使阻值发生变化,由低阻态跃变为高阻态,从而限制电流,使被保护的电路免受过流损坏;在过流故障排除后,保护元件冷却,自动由高阻态转变为低阻态,恢复正常工作。这种保护元件称为自复式过流保护元件,如泰科电子公司的PolySwitchTM元件。

图3PolySwitchTM元件

2 过压保护

过压保护元器件并联在被保护的电路上(见图4)。在输入电压未过压时,过压保护元器件呈高阻态,其泄漏电流甚微;一旦输入电压过压时,过压保护元器件在瞬间提供低阻抗通路,并将电压钳位于安全的低电压,从而保护电路免受过压损害。当输入电压降落到正常工作电压时,过压保护元器件会自动恢复到高阻态。泰科电子公司的多层压敏电阻(MLV)及ESD保护元件PESD就是常用的过压保护元件。

 

图4 过压保护元件工作电路

3 过流、过压保护

过流、过压保护器件是过流保护元件与过压保护元件组成的模块(集成电路),如图5所示。它能在输入电压过压或由于短路造成过流故障时,保护电路不受损害。

 

图5 过流、过压保护器件工作电路

泰科电子公司的PolyZenTM元件就是常用的过流、过压保护器件。

便携式产品的保护元器件的特点

为满足便携式电子产品对保护元器件的要求,保护元器件应具有下述特点。

1 性能

● 响应时间要短;
● 自身的功耗要小,可延长电池寿命;
● 性能稳定,并且寿命长;
● 不影响被保护电路的性能;
● 满足对环境的要求(无铅,符合RoHs规范)。

2 封装及尺寸

● 贴片式(SMD)封装,满足SMT要求;
● 封装尺寸小(占PCB面积小)及剖面高度小。

3 其他


● 可以采用回流焊焊接工艺;
● 价格低,降低产品成本。

PolySwitchTM元件及其应用电路

PolySwitchTM元件是一种自复式聚合物非线性正温度系数(PPTC)热敏电阻。泰科电子公司在1995年就开发了贴片式miniSMDTM过流保护元件,近年来又开发出microSMDTM、nanoSMDTM及picoSMDTM等尺寸更小的系列。另外,在miniSMDTM系列中增加了24V、60V的新品种及在microSMDTM系列中增加了2.0A的品种。

PolySwitch元件的主要参数:在未过流时,其电阻值很小(不同的额定电压下阻值不同,一般为零点几Ω到几Ω);在过流发生时,其电阻值可达mΩ,电流极小接近“断开”,且断开时间(time-to-trip)更短。
该元件的封装尺寸小;电流为0.05~3A;电压为6~60V;常态时阻值小;通过UL、CSA及T哣论证。
该元件应用范围极广,主要为计算机、便携式电子产品、多媒体、游戏机、移动电话,同时也适用于汽车、工业控制及电池等。

 

图6

PolySwitch元件在便携式电子产品适配器(外接电源)中的过流保护如图6所示。图中结构用了两个PolySwitch器件,可防止短路时损坏适配器。

 

图7

充电器是便携式电子产品中是必要的附件,图7是充电器中PolySwitchTM元件的应用。图7中的虚线框内是电池组,PolySwitchTM元件在其中作充、放电过流保护。

MLV、PESD及其应用电路

MLV、PESD都是过压保护元器,它们除用过压保护外,也是静电放电(ESD)保护元件。在插拔便携式产品的各种插头时,各端口很容易受到静电放电的损坏,因此插拔端口都需要加ESD保护元器件。

在传输信号的端口上增加ESD保护元器可以防止静电放电的损害,但由于ESD保护元器自身有一定的电容,在高速信号传输过程中,会造成信号的衰减及失真。所以,高速数据传输端口的ESD保护元器件的正确选择十分重要。

MLV的电容量较大(40~220pF),主要用于直流及数据传输率较低的端口。但MLV中的“E”系列,其电容量较小,仅3~12pF,可以适用于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的端口作ESD保护。

PESD是专门为高数据传输率端口作ESD保护所开发的保护元件。由于它的电容量极低(0.25pF),所以能满足IEEE1394及HDMI1.3的要求,在高速数据传输时满足了信号传输质量。因此在高清电视、LCD等离子电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产品中都采用PESD作ESD保护元件。

 

图8 PESD的抑制特性曲线

ESD的主要特性:泄露电流要小,响应时间要短(<1ns),相位电压要低,电容量要小。

PESD有俩种型号:PESD0603-240及PESD0402-140,其电气特性如表1所示,其抑制特性曲线如图8所示。

ESD元件最重要的参数是电容量。一般MLV的电容量是40~220pf,E系列的电容量是3~12pf;而PESD的电容量仅为0.25pf。

 





不同工作频率及要求ESD保护元件的电容量关系如表2所示。常用的ESD保护元件比较如表3所示。

采用硅ESD保护元件在2.25GHz时的眼图如图9所示,而采用PESD元件在3.4GHz时的眼图如图10所示,这两图的比较说明了PESD的优良性能。
图11是一种典型的显示端口保护电路。2.7GHz的高频信号线采用8个PESD保护元件,辅助通道工作频率为1MHz,采用5个MLV保护元件;在低压直流电源中则采用了PolySwitchTM元件作过流保护。这样的设计既满足电路能耗要求,并且降低了成本。

 


PolyZenTM元件及其应用电路

PolyZenTM元件器件是由精密齐纳二极管和聚合物正温度系数(PPTC)元件组合而成的集成电路。它是用于防止感应尖峰电压、瞬间高电压、错用电源 适配器对电路产生过压、过流危害的保护器件,内部结构如图14所示。其典型应用电路如图15所示。在图15中,RLOAD为被保护的下游电路。






在正常工作时,VIN输入电压高于齐纳二极管的击穿电压VZ,有IFLT电流经齐纳二极管到地,VOUT输出稳定的电压。有不正常的过压输入VIN时,则齐纳二极管的IFLT会产生过流,当器件上有过流时,其电阻由低阻态瞬变到高阻态,使在其上的压降大增,VOUT输出基本不变,而流过齐纳二极管的电流IFLT反而减小,如图16所示。器件上电压降的增大既保护了齐纳二极管,又保护了下游的电路。另外,若被保护的下游电路中存在有局部短路或短路故障时,IOUT会增加,PPTC元件由低阻态变成高阻态,可使电路得到过流保护。

该器件的主要特点:

保护下游电子元器件免受过压及反向偏压的损害(例如5V的适配器错用了12V的适配器或极性接反);由于PPTC元件的作用,减少了齐纳二极管散热的要求,减小占PCB的面积及降低成本;在过压故障时,VOUT输出基本不变;齐纳二极管的耐受能量大,可达30W;小尺寸贴片或4mm×4mm封装。

该器件主要应用于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GPS、5V和12V硬型驱动器的总线保护、USB5V总线保护等。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