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手机大战:takee1全息手机PK苹果iPhone6

发布时间:2014-08-22 阅读量:169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9月,苹果iPhone6正式发布,并在中国首发,这更刺激了国民的关注度,而备受争议的亿思达钛客科技的全息手机钛客takee1也将在9月正式上市。针尖对麦芒,这两款有着不同调性的手机,在九月将会擦出怎么激情的火花?

热门推荐:
坚不可摧,iPhone6 蓝宝石屏到底有多硬?

takee全息影像真机体验?有图有真相!

全息概念今年被炒得非常火热,此前大家也曾以为iPhone6会首先实现这一显示技术,但根据目前曝光的iPhone6信息来看,基本不可能具备全息显示这一功能,反而是中国企业亿思达钛客科技率先推出了带全息显示技术的手机takee1,而钛客takee1全息手机也将在9月正式上市,届时将与iPhone6擦出怎样的火花,值得期待。

iPhone6的摄像头将会凸起的传闻已经持续一段很长时间了,加上之前的相关曝光,越来越多的信息均指向了这一设计,现在这一消息得到了台湾媒体的证实。

台湾网站apple.club今年曾数次曝光iPhone6的相关图片,其今天再度放出4.7英寸iPhone6设计图,这次曝光的设计图显示工厂代号为N56,这与此前的传闻比较吻合。图片里显示,iPhone6的摄像头凸起幅度在0.67~0.77mm之间,普遍推测凸起设计是为7mm的超薄机身做出的牺牲。

4.7英寸iPhone6设计图
4.7英寸iPhone6设计图

这样的设计在苹果家族也不是第一次出现,apple.club的编辑拿iPodTouch5的镜头与这次曝光的iPhone6进行了对比,经过测量,iPodTouch5的镜头凸起程度和iPhone6差不多,这让iPhone6的逼格下降不少。同时,这个设计也引起了不少果粉的担忧,摄像头的磨损问题将不可调和,不少业内人士笑称保护套厂商的订单将会大大增加。

 苹果前员工曝光的iPhone6图片
苹果前员工曝光的iPhone6图片

此外,苹果前员工SonnyDickson带来的iPhone6背盖的高清照片,所传递的信息则是摄像头比较突出,并且采用了圆形闪光灯。由于此次曝光的iPhone6背盖有些破损,加上爆料者过去的身份,所以在可靠度方面还是比较值得信赖。

此次苹果前员工SonnyDickson放出的疑似iPhone6背盖照片据称来自可以获得iPhone6后盖的消息人士,加上照片的分辨率较高,而且手机也有些破损,所以看起来似乎显示的很真实。这些照片上的iPhone6与我们过去见到并未有任何差异,但可以清晰的看到摄像头部分比较的突出,然后依次往右为降噪麦克风和圆形闪光灯。

当然,此次爆料的照片值得关注的地方其实应该是确认了iPhone6背面真正的模样,比如拥有引起诸多争议的三段式设计,并且由于机身较薄的缘故,而使得摄像头有些突出。因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SonnyDickson提前公布的照片基本上就是苹果新品最终的模样,所以整体而言可信度还是非常高。

同时,日前台湾网站apple.club曝光了一组组装好了的iPhone6屏幕总成的照片,并证实该机的前置摄像头位于听筒的左边,而非过去的上方位置。而同步曝光的屏幕上的苹果Logo,则击碎了此前传闻会发光生成全息显示画面的不实消息。

真实面板与此前曝光山寨货对比
真实面板与此前曝光山寨货对比

iPhone6全息显示概念视频
iPhone6全息显示概念视频

而此前被果粉争相传播的iPhone6全息显示概念视频,据悉为一个国外知名工业设计公司自行制作,之前也并无有力证据表明iPhone6会带有此项功能。加上现在根据iPhone6曝光的前置摄像头设计,基本可以判定其不带全息显示技术,之前过度期待的果粉这次很显然要愿望落空了。

takee1全息手机的空中触控功能
takee1全息手机的空中触控功能

全息概念今年被炒得非常火热,此前大家也曾以为iPhone6会首先实现这一显示技术,似乎这才是众望所归的事情,但现在iPhone6不具备全息显示这一功能基本已尘埃落定。这次反而是中国企业率先推出了带全息显示技术的手机,亿思达科技集团旗下的钛客科技于7月17日发布了全球首款takee1全息手机,据悉这款手机同时实现了全息显示、眼球追踪、空中触控三个杀手锏级的革命性功能,这三项功能在近期takee1工程机全国巡回体验中也得到了体验者的印证。

takee1全息手机是应用了"数字全息显示"技术的创新型移动终端,其前置的一颗500万超广角专业摄像头,可以精准追踪眼球,并通过建模投射到视网膜让使用者看到全息立体图像。用户可以在没有任何辅助工具的情况下直接观看全息3D视频,移动眼睛视频画面会自动追踪适配。不过,从目前适用范围上来说,由于takee1只能适用于一个人观看,所以也称为"个人全息"。

最特别的是,takee1全息手机还可以实现空中交互功能。takee1特别配备了名为"太空眼"的特殊配件,可与手机无缝扣合的"太空眼"有四个高精度感应摄像头,可以精准捕捉手指动作从而完成对手机的操控,和屏幕下方的传感器一起,感应范围可完全覆盖整个屏幕上方,保证没有死角,从而实现科幻般的全息游戏体验。如玩定制的切水果游戏,可以在不接触屏幕的情况下隔空操控完成。
 

可以这么说,苹果在显示技术上已经被赶超,如果iPhone6没有更惊艳的东西出现,很难说其还能不能其在智能手机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至于苹果下一代iPhone的触控屏分辨率到底是多少,现在业内也存在多种说法。此前俄罗斯Feld&Volk公布一张4.7英寸iPhone6触控屏在显微镜下的照片,并表示所支持的分辨率应该是1704×960像素。不过,来自国外网站9to5mac的消息则表示,在Xcode6开发者工具中的iOS8文件中发现的新证据表明iPhone6的屏幕分辨率则为1472×828像素。

不过,以上说法都是坊间的推测,未来的iPhone6到底会在触控屏分辨率上有怎样的变化,或许在随后曝光的信息应该会有答案揭晓。但至少从目前泄露的各种信息来看,应该不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惊喜。反而是中国企业亿思达钛客科技推出的takee1全息手机,在9月份也要正式上市发售,到时会跟iPhone6擦出怎样的火花,非常值得期待。

附:钛客takee1全息手机图赏及技术解析

takee1全息手机核心技术解读:一场视听盛宴

钛客科技的takee全息手机,采用全息显示技术,让手机摆脱了裸眼3D成像的缺陷,全面进入全息显示时代。6月17日的媒体见面会并未亮相真机,吊足消费者胃口的一个月之后,7月17日钛客科技在北京举行了正式的产品上市发布会,带来了takee全息手机的同时也更为详细的解读了全息手机的创新之处——全息显示系统及空中交互系统。

takee1全息手机

全息显示技术是指利用特殊的技术手段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全部三维图像信息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全息显示技术从技术上可以分类为:物理全息(比如全息胶片、激光全息印刷、胶片式激光全息成像等);数字全息(投影式激光全息成像、体视全息成像等);和计算全息(眼球追踪式个人全息成像、场景追踪式全息成像等)。

全息显示技术

一般讲的激光全息(Laserholography)是指一种同时能记录从物体来的光波振幅(即光强)和光波相位,从而能同时反映物体纵、深状况的一种新的照相技术,具有强烈的立体感。普通照相只记录从物体来的光波强度,因而没有立体感。基于激光全息术发展了无损检测技术、激光照相显微术、全息照相存储技术等,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激光全息
 

钛客takee1全息手机真机图赏: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