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拆卸成趋势?谈谈手机不能换电池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2014-08-28 阅读量:73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当下的各家旗舰手机中,能自由更换电池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少,除了韩系厂商三星、LG和部分国内厂商外,大部分都选择了一体式不可拆卸电池的设计,而且有逐渐向中端手机普及的趋势。对于这种设计的手机,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爱的人和恨的人也是立场鲜明,难以调和,今天我们不如心平气和地聊聊为什么手机厂商要采用不可拆卸电池的设计。

寸土寸金的内部空间

要说手机最精贵的是什么,首当其冲的就是内部空间,无论是集成在主板上的SoC、RAM、ROM,还是电池等,手机重要的组件都要精密地安排在极小的手机内部,这给厂家设计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一体化的设计要比可拆卸的设计给手机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极大方便了各个部件间的安排,这对现在集成度越来越高的手机来说非常重要。当然,这种好处带来的后果就是无法自由拆开后盖,自然也就无法更换电池了。

视觉先行

目前来说,绝大部分人买手机的第一动力是外观,一款手机的工业设计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手机的销量,所以现在厂商们非常注重在这一块下心思,一体化设计就是这种思潮影响下的不错选择。

自2007年iPhone开始,一体化机身的设计便逐渐在手机中流行开来,这种设计的手机最大特点就是看上去更精致,一方面是因为一体化机身带来了紧凑的内部空间,使整机厚度得到非常好的控制,轻而薄;另一方面是一体化成型的手机拿在手上时感觉浑然天成,完整度很高,使手机看起来没有那么廉价,颇有艺术品的质感。

而为了漂亮的外观,放弃更换电池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就不是那么难接受了。

 

更多电量和安全

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性能、拍照、显示几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可就是在电池技术上没有明显变化,虽然说新闻上总能看到革命性的电池技术出现,但要具体到商用还是遥遥无期,所以说,目前想提高手机续航最现实的办法只有提升电池容量和降低手机功耗两种。而要提高电池容量,无上限的增加空间也是不现实的,实际的办法只能是采用一体式设计,这相比非一体式设计的手机可以多几百毫安的容量,可别小看了这点容量,关键时候可是足够撑上一阵了。

当然,也有的厂商将手机设计为可拆后盖但不可换电池的设计,比如锤子的Smartisan T1和魅族的MX2/MX3,原因则是为了不在手机侧面开孔放SIM卡从而保证手机的完整性,而魅族方面的负责人李楠还谈到不能换电池有着在“假电池横行的市场,不可拆卸电池可以保证电池的品质”的考虑。我们必须承认,不可拆卸电池的确在兼容性和安全性方面更有保障,比如以前一些用户喜欢把电池取出来用万能充充电、或者不小心购买了伪劣电池等,这些都并不安全。

移动电源

虽然一体化设计带来的好处非常多,但无论怎么解释,带来的不方便之处也是非常多的,特别在等重要电话或信息而手机却没有电量的情况下实在让人抓狂,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电源的诞生多少缓解了这一尴尬。

我们把移动电源叫做“充电宝”,这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而且大小、款式、容量不一,很多重度手机用户几乎都给自己购置了一个,这在电量不足时起到了很好的应急作用,从这个方面来讲,也算给出了一种电量不够却无法换电池的解决办法。

总结

说到不可换电池的一体化手机,其实劣势也是很多的,除了上面说到的电量不够用外,电池的老化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毕竟锂电池的寿命有限,长期使用下来其实电量已经损耗很多,而对于可拆卸电池的手机来说换块电池就可以,而一体化的手机则麻烦许多。

但无论如何,两种设计都各有利弊,虽然现在一体化不可拆卸的设计占据主流,但还是有厂家出于不同的思路和追求会有差异化的设计,这使得无论什么需求的消费者都能在市场找到自己喜欢的手机。从某种角度上说,多样化的选择可能性远比争论出哪个更好更具现实意义。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