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智能手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人们关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辐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智能手表到底有没有辐射?辐射大不大?会不会伤害到人体健康?为此,本文选择了果壳智能手和一款常见的安卓智能手机,对它们分开进行辐射测试。
测试说明
采用Estack ES-305A型电子辐射检测仪,这是一台精密的智能电子仪器,辐射测量范围,低频在0-200伏/米(低频辐射电场强度),高频在0-2000微瓦/平方厘米(高频辐射功率密度)。精确度方面,电场强度为0.1伏/米,而功率密度在1微瓦/平方厘米。频率范围在20HZ-3000MHZ,感应轴为单轴。
根据我国《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显示,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下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标准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规格。
二级标准为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不许建造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和疗养院等,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带夹有害影响,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如机关、工厂、商店和影剧院等;如在此区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
手机的发射功率为微波,标准所规定的一级区域所容许的场强为<10微瓦/平方厘米,而二级区域为<40微瓦/平方厘米。
辐射强度检测界面有两个数值,分别是辐射最大值和瞬时辐射值。为了直观表示,本次检测采用记录最大值的方式。编者在检测时,将检测仪器贴近被测设备,放置大概一分钟,然后读取最大值数据。检测结果非专业数据,仅供参考,欢迎各种吐槽。
果壳智能手表辐射实测
开启果壳手表的飞行模式,将辐射检测仪头部贴近智能手表,在监测过程中,编者还一直操作着手表,一分钟后,我们读取了数值。

果壳智能手表:飞行模式 最大值2
开启果壳智能手表wifi,连接上了公司的无线网络,因为果壳手表还没实现网页或微博等上网功能,编者只能把手表切换到实时天气界面,然后点击更新按钮,这样手表才能“上网”。

果壳智能手表:连接wifi 最大值217
最后,将手表跟之智能手表通过蓝牙连接,这样,手机和手表之间可以通过蓝牙同步信息,编者通过点击手机应用GWatch的时间同步来使手机和手表进行蓝牙通讯,然后检测通讯过程中的辐射峰值。

打开蓝牙与手机连接通信

果壳手表:连接蓝牙 最大值161
三次检测结果统计在以下的表格:
果壳智能手表发射功率最大值比较(单位:微瓦/平方厘米)
飞行模式 2
连接wifi 217
连接蓝牙 161
小结:
根据检测结果,手表在飞行模式的时候辐射峰值非常低,仅为2微瓦/平方厘米,对人体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连接wifi上网后,峰值可达到217微瓦/平方厘米,连接蓝牙,也达到161微瓦/平方厘米,两者都超过了标准的二级区域范围。
安卓手机辐射实测
我们再来看看安卓手机的辐射监测,也是采用同样的监测方法,手机先调到飞行模式。

安卓手机:飞行模式 最大值2
我们这次监测仅考察连接wifi网络使用时的辐射值,所以为了排除GSM网络的辐射影响,我们先把手机的sim卡取出,然后开启wifi网络使用手机。

安卓手机:无sim卡 连接wifi 最大值268
最后就是蓝牙连接智能手表,然后进行信息同步。

安卓手机:蓝牙连接手表 最大值199
监测结果如下:
安卓智能手表发射功率最大值比较(单位:微瓦/平方厘米)
飞行模式 2
连接wifi 268
连接蓝牙 199
小结:
安卓智能手机的检测数据跟智能手表的很相近,只是连接wifi网络,和链接蓝牙通讯时,辐射峰值比智能手表相应的稍大。
手机&手表发射功率最大值对比(单位:微瓦/平方厘米)
飞行模式 连接wifi 连接蓝牙
果壳手表 2 217 161
安卓手机 2 268 199
最终结论:
经过编者简单的检测后,得出以下结论
1、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在使用wifi网络时比没有使用无线网络时的辐射值大了80-100倍,暂无发现上万倍的情况。
2、智能手表、智能手机蓝牙连接使用时,产生的辐射虽没有连接wifi网络时大,但峰值超过标准二级区域,辐射安全不容忽视。
3、智能手表虽然体积小,当内部结构跟手机也是非常相似,辐射情况也几乎可比智能手机,所以提醒用户在佩戴前认真了解产品的辐射情况及个人对于辐射的接受能力,如孕妇就不太适合佩戴智能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