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拆拆,起底主流智能手环惯性传感器的分布情况

发布时间:2014-11-12 阅读量:142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前不久,我们拆了全球主流智能手环,吹散包裹在智能手环上高端大气的迷雾后,发现原来智能手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惯性传感器在智能手环上的分布情况。

智能手环

如果说前几年消费电子市场的热点是是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转换过渡,那么近几年则逐渐偏移到智能设备的便 携化、智能化。近年来,国内外豪杰纷纷聚焦智能硬件,Google Glass问世,Galaxy Gear 接踵…… 今年9月份Apple Watch的亮相更是将这个热点推向极致。

这段时间,我们发现身披时尚、智能、健康等标签的智能手环、腕带们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大上”,抛开外形、大同小异的APP,实现手环的关键功能——计步和睡眠监测,实际上都是通过一枚加速度计配合软件算法来实现的。

首先一张总结表看看各型号的手环中使用到的MEMS惯性传感器的厂商型号等信息,可以看出意法半导体三轴加速度计LIS3DH“出镜率”最高。

接下来看看每款设备上传感器的分布位置。

先拿国内79元小米手环来看看吧。ADI公司的三轴数字输出MEMS加速度计:ADXL362。

小米手环
图1 小米手环PCB板上有ADI的三轴加速度计ADXL362

接着是Fitbit Flex,它采用意法半导体三轴加速度计:LIS3DH。

Fitbit Flex
图2 Fitbit Flex PCB板上有意法半导体三轴加速度计LIS3DH

再看看Jawbone的UP手环。

Jawbone是较早进入智能手环的厂商之一,两代UP手环在市场上也非常流行,两代UP都是典型的一体化设计,代表了比较高的工艺水准。它们使用的Bosch三轴加速度计:BMA222EF。

Jawbone
图3 Jawbone两代UP手环PCB板上有Bosch三轴加速度计BMA222EF

以精致外形俘获不少用户的Misfit Shine也是采取的主体和腕带分离的设计形式。两片式金属外壳,内置纽扣电池和一块电路板。如下图PCB主板标注,它的解决方案也是MCU+蓝牙以及一颗加速度计,其加速度计为意法半导体LIS3DH。

Misfit Shine
图4 Misfit Shine PCB板上有意法半导体三轴加速度计LIS3DH

Nike FuelBand智能手环采用一体化设计,拆解时需从腕带表面开始切割。由于整个手环做成弧形,因此整个电路主板都是采用的柔性板,成本自然会比硬板高。电路板上的IC主要分布在两端。使用的意法半导体三轴加速度计:LIS3DH。

Nike FuelBand
图5 Nike FuelBand PCB板上有意法半导体三轴加速度计LIS3DH
Bong一代也是采用一体化设计,腕带、铝合金装饰外壳、芯片塑料外壳以及壳内的主板、电池和振动器。意法半导体加速度计LIS3DH,这颗传感器出现的频率很高。

Bong一代
图6 Bong一代PCB板上有意法半导体加速度计LIS3DH

除了我们已经拆解的这些手环和腕带们,其实市面还有很多的手环。由于方案简单,门槛比较低,开发成本也低廉,开发周期也比较短,所以智能穿戴的市场 目前还比较混乱。但是就我们的试用情况来看,目前的智能手环们离成熟还有很大的距离,工业设计、传感器、显示、功耗和人机交互这五大方面都需要提升。我们 认为,作为下一代的便携电子,体验应该是傻瓜式的,工业设计应该是时尚、无感佩戴式的,能够真正收集到有效数据并且管理提供增值服务的。

相关阅读:
79元诚意在哪?超低功耗SOC芯片小米手环暴力拆解

【拆解对比】699元 VS 99元 两代bong智能手环差价在哪?

全球各种智能手环“智能”差距在哪儿?拆拆看
相关资讯
AI引爆芯片扩产潮:2028年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将破1100万片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报告指出,生成式AI需求的爆发正推动全球芯片制造产能加速扩张。预计至2028年,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将达1,110万片,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达7%。其中,7nm及以下先进制程产能增速尤为显著,将从2024年的每月85万片增至2028年的140万片,年复合增长率14%(行业平均的2倍),占全球总产能比例提升至12.6%。

高通双轨代工战略落地,三星2nm制程首获旗舰芯片订单

据供应链消息确认,高通新一代旗舰芯片骁龙8 Elite Gen 2(代号SM8850)将首次采用双轨代工策略:台积电负责基于N3P(3nm增强版)工艺的通用版本,供应主流安卓厂商;而三星则承接其2nm工艺(SF2)专属版本,专供2026年三星Galaxy S26系列旗舰机。此举标志着高通打破台积电独家代工依赖,三星先进制程首次打入头部客户供应链。

美光2025Q3财报:HBM驱动创纪录营收,技术领先加速市占扩张

在AI算力需求爆发性增长的浪潮下,存储巨头美光科技交出超预期答卷。其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达9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高带宽内存(HBM)业务以环比50%的增速成为核心引擎。凭借全球首款12层堆叠HBM3E的量产突破,美光不仅获得AMD、英伟达等头部客户订单,更计划在2025年末将HBM市占率提升至24%,直逼行业双寡头。随着下一代HBM4基于1β制程的性能优势验证完成,一场由技术迭代驱动的存储市场格局重构已然开启。

对标TI TAS6424!HFDA90D以DAM诊断功能破局车载音频安全设计

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高保真低延迟高集成度的音频系统成为智能座舱的核心需求。意法半导体(ST)推出的HFDA80D和HFDA90D车规级D类音频功放,以2MHz高频开关技术数字输入接口及先进诊断功能,为车载音频设计带来突破性解决方案。

村田量产全球首款0805尺寸10μF/50V车规MLCC,突破车载电路小型化瓶颈

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进程加速,自动驾驶(AD)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关键技术模块已成为现代车辆标配。这些系统依赖于大量高性能电子控制单元(ECU)和传感器,导致车内电子元件数量激增。作为电路稳压滤波的核心元件,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的需求随之水涨船高,尤其是在集成电路(IC)周边,对大容量电容的需求尤为迫切。然而,有限的电路板空间与日益增长的元件数量及性能要求形成了尖锐矛盾,元件的高性能化与小型化成为行业亟待攻克的关键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