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6 阅读量:415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这款采用双风机、独立四风道的净化器,采用360°桶形三层净化滤芯,净化效能的主要指标CADR值高达406立方/小时,对PM2.5的过滤效果为99.99%,这样的产品售价仅899元。在小米净化器发布会上,我们已经见过拆解后的部件了,而巴慕达的产品内部结构还是第一次看到。总的来说:
1、它们俩的做工材质用肉眼上看、用手触摸感觉都很不错;
2、大的结构原理功能上两款产品非常相似,但是细化到部件上有不同。
先看下拆解过程的视频吧:
拆解过程中的感受:拆解中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巴慕达这款产品真的很难拆,拆到一定程度之后发现,这款产品内部充斥着大量类似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榫卯(sǔn mǎo)式结构,出厂过后基本上就无法拆卸了,所以不破坏机身的话最终没能彻底拆掉。至于小米空气净化器的话,拆装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能够比较彻底的拆掉,整个过程也感觉做工与设计各方面都还比较规整。
▲谁来组装上啊……
下面给大家展示小米&巴慕达空气净化器相同与不同:(由于巴慕达的拆解并不顺利,我们只是列举其中部分相同与不同点,这并不代表只有这些相同或不同。)
相同部分:
1、双风扇,四风道;
双风扇分别在机身的上下两端,配上高效风机引擎加速,形成强进风与强送风,在通过四个独立风道送出。
▲风就是从这四个风道送出的
2、滤网采用360°桶形结构;
▲用这样360度桶形滤网的产品也就这有这两个净化器了
3、内部结构框架;
在拆解的过程中,风机引擎、风扇、滤网、机身支柱的位置基本都是一样的。
▲进出风方式
4、都有安全保护功能。
只要机身保护风扇的栅格网被打开,风扇就会停止运行,家长不用担心孩子淘气而误伤。
不同部分:
1、风扇
▲小米是双层9叶风扇,巴慕达是外9内5叶风扇
2、后盖
▲小米的后盖是很硬的,巴慕达的后盖可以微弯曲
▲后盖的打开方式不同
3、底座
▲底座都配有脚垫,为了防止磨损家中的地板,但是可以看出细节及脚垫的形状不同
4、通风板
▲这是位于滤芯上门的通风板,输送净化后的空气。
可以看到小米的通风板上有很多螺丝口,巴慕达很少,另外中间送风口形态不一样,抱歉的是,非专业的工程师的我们判断不了哪种送风口更好。
5、支架
▲机身共有4个支架,小米及巴慕达支架从颜色及细节上也都不完全一样
6、底部金属板
▲底部金属板主要起稳固机身的作用
可以看到小米的底板中间有个方形空洞,这个是给内置变压器预留的位置,并且周围的螺丝口位置与巴慕达的不一样。
写在最后:小米及巴慕达的空气净化器对于关心他们的人来说,买谁其实心里早有定数,之所以这两款产品引出很大争议,是因为在市售的净化器中大家很少见到长成这个样子的,但是从净化效果来看,这样的产品确实能带来很好的体验。
▲空气净化器未来的样子?
所以假设未来两年的空气净化器都变成这个样子,那么是不是第二个生产的厂家就要一直背上抄袭的罪名?时间会给大家一个答案的。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车定位追踪需求在智慧城市、物流运输、个人资产管理等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华为海思推出的Hi2115芯片方案,通过集成NB-IoT通信、GPS+北斗双模定位、低功耗设计等核心技术,成为电动车定位追踪领域的标杆解决方案。本文将从性能优势、典型场景、行业痛点及竞品对比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国产存储领军企业江波龙以"自在存储 驾控随芯"为主题,携全系车规级存储解决方案震撼亮相。作为全球第四大嵌入式存储厂商,江波龙此次发布的eMMC全芯定制版与LPDDR4x产品,标志着我国在车规存储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其自主研发能力已比肩国际大厂。
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台积电在2025北美技术研讨会上披露了震撼业界的十年技术路线图。根据最新规划,这家芯片制造巨头将在2026-2028年间接连推出A16(1.6nm级)和A14(1.4nm级)两大尖端制程,正式开启"埃米时代"的技术竞赛。
2025年4月,全球半导体巨头ROHM重磅推出HSDIP20系列SiC塑封模块,以38℃温降突破和52%安装面积缩减重新定义车载电源技术标杆。该模块通过4in1/6in1集成设计与高散热基板,解决了xEV高压快充场景下的散热瓶颈与功率密度矛盾,电流密度达传统模块的3倍,成为英飞凌、安森美等国际大厂的强劲对手。面对国产替代浪潮,国内厂商在车载OBC领域仍受制于栅氧可靠性与车规认证壁垒,而HSDIP20的量产化落地(月产能10万件)或加速行业洗牌。本文深度解析HSDIP20的技术革新路径,对比国产SiC模块的突围策略,并展望2025-2030年千亿级车载与工业电源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智能化设备爆发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双重驱动下,EEPROM存储芯片正从“数据载体”向“安全核心”升级。意法半导体最新推出的M24xxx-U系列凭借128位唯一UID码技术,率先解决了工业设备全生命周期追溯、防伪克隆等关键难题,其400万次擦写寿命与200年数据保存能力更树立行业新标杆。面对国际巨头垄断格局,国产厂商通过车规级认证突破、加密算法集成及产业链垂直整合,正加速抢占智能汽车、AIoT等高价值场景。本文从技术路径、替代进程、应用生态三大维度,解析中国EEPROM产业如何以“硬件级安全+超长寿命”破局千亿存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