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由小米空气净化器论抄袭者的自我修养

发布时间:2014-12-18 阅读量:142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一舟

【导读】前几日,小米发布空气净化器引起轩然大波,被指抄袭日本巴慕达,而且是大抄特抄。本文作者是一位工业设计师和创业者,本着尊重设计和原创的精神,对小米空气净化器抄袭一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请看下文详情。

相关阅读:
是否真抄袭?小米VS巴慕达空气净化器拆解对比

说起小米,我的感情很复杂。

一方面,我有好几位好朋友就在小米供职,我知道他们是多么牛逼的存在,也都是善良纯朴的人,其中不乏设计师,因此我相信他们是尊重设计和原创精神的。

另一方面,每逢小米发布新品,都充满着正反两面的声音。特别是从小米开始发力布局智能家居或者说是智能家电领域之后,吐槽声不断。如果说69块的移动电源只是动了一些人的奶酪,79块的智能手环开始伤害到小微创业者的自尊,那899块的空气净化器… 你让三个爸爸等一众刚开始准备分食这块巨大“刚需”蛋糕的玩家们情何以堪啊?

我仿佛可以听到一众厂商在大喊:“喂,不是说咱们都先闷声挣两年钱,在慢慢礼貌性降价清存货么?你一上来就899,什么意思,还能不能愉快的一起玩耍了?”

不过这一次,小米真的跑不掉了。你抄就算了,别抄的这么露骨啊!都说有钱任性,那你就大方的承认么,发什么说明函呀... 眼睛长在人脸上,你真以为互联网营销已经强大到可以完全颠倒是非曲直了么?

面对质疑,雷军罕见的沉默了。但这种沉默,更像是一种潜台词:“你买或者不买,我就在这里,不离不弃。”

【到底抄没抄】直接给出我的结论,大抄特抄无疑

从外观专利角度,只要找到视图中5个特征与原设计具有显著区别,就可以认定不是抄袭。

法律角度,这是OK的,因为专利法本来主要保护的就不是外观专利,而是具有更大意义的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在我们设计师看来,外观专利申请的主要作用是“避免成为被告”,也就是当我们原创了一款不错的设计时,顺便申请一下专利,免得山寨厂商给我弄了一个一样的,再申请一个流氓专利,原创者反而成了法律意义上的“盗版者”了。

其实,我们不要拿着放大镜看小米这次的抄袭事件,你家的空调、电视、洗衣机,这么多年下来,变化了多少?只不过当时没有互联网,没有那么多喷子,别说砸冰箱了,就算有炸飞机的罗永浩,你也不见得能知道。


小米空气净化器的团队挺冤枉的出来说,他们光是开模具就上千万投入。那我能不能这样理解,为了抄的更加有模有样,你们花了很多精力去研究如何做出类似巴慕达的品质?

实际成果如何?我拆开箱子,拿出这个大个子,双手所及的表面,触感非常好,表面的颗粒感,区别于一般塑料外壳那种光亮的手感,质感确实不错。

平时需要用户操作的就只有顶面的一个按钮,用来切换“自动 - 睡眠 - 强风”三种模式,点按切换,长按开关,基本没有学习成本。

也就是说,这个产品是不需要说明书的,拆开直接用。这一点,小米到位。

【工业设计】实在抄得太到位,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能够在抄得彻底这件事情上贯彻到这个程度的,最近我也就只看到一个大可乐手机了。这俩是天生一对。


如果乔帮主在世,估计一口血就要喷在屏幕上。

为什么中国厂商冒着被骂死的风险也要抄?请看下一页。

 

为什么厂商不愿意创新一款工业设计,而是冒着被网友口水淹死的风险也要抄袭呢?我给出如下几个理由:

1)抄袭可规避自身研发风险。

一款精致的产品设计远比几张草图要复杂的多。草图上的产品概念是设计师对于产品三维形象的一种假设。在这种假设被完美的映射到实际产品上之前,还要考虑用何种材料、何种工艺才能稳定生产出需要的形态。

就在这个推敲的过程中,99%的设计都需要进行大量的修改。一件优秀产品的成本其实就在这里。

那么抄袭者呢?他可以直接跨过这些苦逼的研发和大量的试错,直接享用前人得出的结论,低成本的复制。

2)抄袭几无法律风险(在中国)。

中国的专利体系在全球范围来看,基本就是一个笑话。我认识有的科学家,根本不愿意去为自己的科研成果申请专利,因为专利申请实际也是一种信息披露,如果没有强大的知识产权体系的保障,那对于原创者就是灾难。

3)消费者屌丝,麻木,没有尊重原创设计的意识。

中国不缺键盘侠,整天围着论坛吐槽,等小米产品真的打折,又排着队去抢购,抢到了之后再接着骂。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小米这款产品抄袭巴慕达,但看看巴慕达的售价5499元,再看看小米,899元… 甚至不需要挣扎,就会下单小米产品。

因此在中国,两类产品火爆——奢侈品和屌丝品。奢侈品买的是感觉,屌丝品买的是功能和性价比。


小米做的是80分的产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设计已经足够好了。关键,便宜量足,符合咱们老百姓的购物习惯。

但作为一个设计师,我总是忍不住想,一个国家会否因为能够出品超级性价比的产品就获得尊重?还是说,价格并不那么重要,而是原创出新技术、新使用方式和新的设计风格?

【公敌小米?】不要和小米硬碰硬,这毫无意义

小米这几天被爆出和美的战略合作,有可能盘活美的巨大的生产链条。不管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对于既成事实,我们都没有去改变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不幸成为了他俩的“友商”,怎么坚强的活下去?

咱们硬件创业圈子有一句话:“小米走过,寸草不生。”由此可见,小米进入一个行业,可能就让这个领域的小伙伴们死伤大半,为什么?

在粗放制造的年代,成本不透明,OEM为主的中国制造业厂商,利用代工经验,逐渐摸索自己做品牌,也能打开一部分销路,但层次毕竟不够高。


小米的进入,相当于一次降维打击,一下子把产品价格拉到接近成本,直销和预售模式更是打了传统厂商一个措手不及。虽然巨头们逐渐清醒,都开始在内部或独立或强行分拆,都要玩粉丝经济和预售,但小米的道道不是照猫画虎就能学会的,两年之内,对于硬件厂商最好的方式就是差异化。


 
上面两张图,东西都很简单,尺,文具盒,大漆盛器,价格不菲。凭什么?这是真正的“工匠作品”,不是老罗所谓的互联网时代的工匠精神。小米不做90分产品,如果你喜欢极致产品,或者你想打造一款极致产品,而不是去迎合市场,做一些高性价比的产品,那么你或许还有机会。

找到100个深爱你产品的人,比拉拢10000个只是喜欢你产品的人更重要。

【作为空气净化器】一件大卖的产品

在我实际使用中,这真是一件具有极高性价比的产品。899元,也就是出门吃顿饭,再买一两件衣服的钱,换来的是一种感觉——有了它,家里的空气会好得多。

虽然我在帝都,但我很少佩戴口罩,也没有买空气净化器。因为我知道,不管我怎么谨小慎微,PM2.5就和手机辐射一样,我们可能都会心有余悸,但又难以避免。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现实,或者换一个环境。

那么,小米空气净化器最大的卖点,反而是用一个并不高的代价,为自己买一种“健康”的感觉。说实话,这个成本不高。

实测下来,有恼人的噪声,开到最大档确实很大声,但是放到睡眠档,是完全不会影响休息的。

昨天晚上,我把净化器从客厅拿到了卧室,我发现家里的猫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探索这个新玩具。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件产品很快的便融入到了我的卧室,甚至是卧室的小成员也对它没有排斥。

【但这些都不是抄袭的借口】抛开抄袭,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产品。


但我们不应该无视这个问题。我想起前几天我转发了小米空气净化器团队的官方申明,我是这么说的:一个美女去韩国整容,由于医生手法不错,结果非常顺利。但她一回来,身边人都说她整的太像范冰冰了,你怎么能这样呢?女孩很不服气,心说我花了那么多钱做手术,从脸的好几个方向看过去,都和范爷非常不同,你们怎么能这么说我呢?

其实这女孩真不用郁闷,至少你整出来像范爷,敢做就敢认么,并不丢人。像不像又不需要专业知识来判断,你当群众真是瞎子么?

既然已经这么像了,不如就好好演戏吧!
相关资讯
2025全球大尺寸显示器市场趋势解析:技术迭代与竞争格局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大尺寸(9英寸以上)显示器市场将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尽管整体出货量增速放缓至2.6%,但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深化与区域市场分化成为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中国PC显示器市场在电竞、医疗等细分领域的强劲需求推动下,预计实现1.5%的稳健增长。本文基于行业权威数据,深度解析技术、市场与竞争格局的演进逻辑。

200V高压侧驱动技术解析:IXD2012NTR在新能源与储能市场的竞争优势

随着新能源、储能及工业自动化市场的快速发展,高频功率器件对驱动技术的要求日益严苛。2025年5月13日,Littelfuse公司推出全新高压侧/低压侧栅极驱动器IXD2012NTR,以200V耐压、1.9A/2.3A拉灌电流能力及高集成特性,为高频电源应用提供高效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分析其技术优势、国产替代潜力及市场前景,并对比同类产品性能。

三星Galaxy S25 FE处理器方案引关注:供应链与性能的博弈

据科技媒体wccftech 5月12日披露,三星电子正在筹备新一代Galaxy S25 FE智能手机的研发工作。这款定位中端市场的机型原计划搭载自研Exynos 2400e处理器,但最新供应链消息显示,三星正评估联发科天玑9400作为替代方案。此举或反映三星在产能分配与产品定位间的战略调整。

七年连冠!贸泽电子再获Molex亚太区年度大奖,数字化服务赋能全球创

在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再次以卓越表现成为行业焦点。2025年5月13日,该公司宣布连续第七年蝉联Molex颁发的亚太区(APAC)年度电子目录代理商大奖。此次获奖主要基于其在2024年客户增长率、销售业绩、库存管理效率及整体运营能力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顶级代理商的市场地位。自2018年起,贸泽便以稳定的增长态势和行业领先的服务标准,持续获得这一殊荣,展现了其对亚太市场的深度理解和战略布局。

高隔离+快响应!VO1401AEF如何破解工业自动化痛点?

2025年5月13日,威世科技(Vishay)发布了两款1 Form A固态继电器VO1401AEF与VOR1003M4,采用表面贴装型SOP-4封装,分别支持550 mA和5 A连续负载电流,负载电压覆盖30 V至60 V,隔离电压达3750 VRMS。这两款产品以非接触式光学技术替代传统机电继电器,解决了振动敏感场景下的可靠性问题,并通过快速响应与低漏电流特性推动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