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提起硬蛋,想必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者们和创新者们并不陌生。硬蛋以提供供应链资源为基础助力智能硬件创业者服务,帮助他们从想法变为现实,从而推向市场。科通芯城董事长康敬伟相信,下一个小米、特斯拉,一定会从硬蛋平台产生!他希望携手中国的硬件创业者一起努力,打造一个智能硬件美好的未来。
12月22日,首届黑马创交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同时,中国创业创新界的最高奖“年度创业家”也于22日下午隆重揭开。经过近数月网络票选、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的评选,大奖终于尘埃落定,科通芯城董事长康敬伟荣获“年度创业家”这项年度大奖,以其具备的强大创新和颠覆精神,成功获得了经济界及IT界对其创造性成就的肯定。
康敬伟自2010年创立科通芯城以来,凭借线下近20年的电子元器件渠道销售经验和人脉,利用微信+CRM作为客户沟通、管理工具。4年时间,他将交易额做到100亿元,并于今年7月香港上市。他和科通芯城运用重度垂直的理论,创造了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奇迹。科通芯城面对的是一个中国红海市场的电子制造业行业。而康敬伟却运用了两个最基本的理论即:
1、用移动互联网做企业关键人的关系;
2、O2O的商业模式,形成闭环去服务企业的需求。就是这两套最基本的互联网理论,使科通芯城在三年多的时间从0做到了100亿的规模。
“做互联网流量思维的人一般不太懂怎么做传统生意。线下的创业公司不具备我们的资源配置。业内规模能跟我们比的美国和台湾公司对中国互联网的理解就是就是“做个网站,卖点东西”。剩下的大陆的大公司有学会并超过我们的可能性,但我们之间的规模已经拉开距离了。”康敬伟说。
不过,康敬伟想的非常清楚,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不进则退的市场。创新如果只靠一个人的创新是不能持久的,上市后,康敬伟的第二阶段目标就是要建一个有创新能力的组织。
他认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就是物联网,我们将来到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
百亿规模之后的新梦想
科通芯城2011年下半年正式上线,定位为“面向中小企业的IC元器件自营电商”。2014年7月,科通芯城在香港完成IPO,融资15亿港币,如今市值已超过60亿港币。其最新财报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8.02亿元,同比增长226.7%;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7280万元,同比上升194.7%。盈利能力和发展势头都很不错。
康敬伟告诉笔者,2012年科通芯城的营业额大概为6亿元,2013年为40亿元,2014年全年预计在80到100亿元之间。如此滚雪球一般、夺人眼球的业绩,外因自然要得益于整个电子制造行业规模的快速发展,内因则是科通芯城对移动互联网的积极拥抱。
三年时间,做到百亿规模并不容易,更可贵的是高速势头还在持续。但这还不够,康敬伟认为,智能硬件、物联网已然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而随着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的发展高峰到来,科通芯城既有的供应链B2B生意会越来越好做,但要想达到千亿规模、成为B2B领域的京东,科通芯城必须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做硬件生态系统。
于是便有了硬蛋。硬蛋是科通芯城去年推出的一个智能硬件创业者和创新者的平台,以提供供应链资源为基础助力智能硬件创业者服务,帮助他们从想法变为现实,从而推向市场。
“一个项目、一个产业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好的生态系统。”康敬伟表示,“我们想邀请整个生态圈里面每个环节的代表企业,一起建立一个完整、开放的生态系统。”所以这次峰会既请到了为创业者做营销的电商,如京东商城和华为电商、资金支持的京东众筹和七海投资,也请到了负责连接一切的微信。
和京东、微信分别依托电商、连接能力不同的是,硬蛋依托的是科通芯城在硬件供应链方面的资源和能力。众所周知,IOT是一个硬件+软件+服务的行业,想要做出完美的产品,供应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去年以来,很多创业者纷纷感叹“硬件是个坑”,也从侧面说明了供应链的重要性。为创业者提供全面的供应链服务,这是科通芯城和硬蛋的强项。先帮创业者做好产品,再帮他们对接生态链上的其他资源,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康敬伟表示,未来几年科通芯城只做两件事。第一,把科通芯城B2B电商的规模从百亿做到千亿,和京东规模相当;第二,把硬蛋变成全球的互联网平台,孵化更多小米出来。
主张开放,培养更多小米
提起智能硬件就不能不提小米,这个在手机上迅速取得成功的厂商目前已成为众多新晋创业者的心头大患。很多人担心小米一旦染指自己的品类,自己则会在价格战中现金流断裂,而小米品牌的强势也会提高竞争门槛,夺走小公司的试错机会。
“当年安卓出来的时候,苹果已经拥有80%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了,”康敬伟认为,“开放一定是互联网最核心的精神。小米有它可取的地方,集中精力做好几款的产品、以点带面是其优势,但开放合作一定会有更大的市场。”
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电子制造业(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的采购市场规模接近10万亿,是一个可以媲美B2C消费领域的大市场。在过去,互联网几乎创造了一个在政府看来相对非主流的消费市场,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很有限,但未来互联网进入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产业互联网的春天就会到来,每个行业都可能出现一个BAT。
所以,硬蛋想提供一个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孵化平台,帮助广大创业者再次掘金。“到2020年,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可能有大概2000个智能硬件,说明这个市场足够大,大到绝对不会只有一个小米,而是可能有100个小米。”康敬伟的理想是,硬蛋成为那个帮助100个小米成长的平台。
不过,硬蛋所做的这些事耗资巨大,却很难像B2B业务一样带来强劲的收入,在盈利模式方面究竟会有多大潜力?康敬伟的看法是,数据是未来。通过为供货商和创业者服务,硬蛋可以积累大量的行业数据,整理数据进行再开放,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我们作为这个行业最大的电商平台,只要这个行业足够大的话,相信未来可以找到很多的盈利模式。”康敬伟说,硬蛋最终也会与阿里巴巴殊途同归,“变成一个大数据的公司。”
不过,目前摆在整个智能硬件行业面前的问题仍然有很多,很多做单品的公司无法单独突围,客观上也在召唤一个能够连接全行业生态的平台出现。至于这个平台究竟是不是硬蛋,还有待观察。
就像首届IDEAS互联网与物联网产业跨界峰会一样,科通芯城在做大胆的尝试,跨界盛会把中美互联网、物联网、金融投资行业标杆企业、知名学者及行业意见领袖聚在一起,进行一场思想聚焦的业界探讨,预测IOT的下个10年。而峰会上将上演中美项目的巅峰对决,看中美顶尖项目如何PK,而这才是第一步。
不管怎样,在IOT全面爆发的新时代,有着深厚供应链基础的深圳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创业之都;扎根深圳、向外扩散的硬蛋平台,背靠科通芯城的丰富资源,成功机会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