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2 阅读量:63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这款开源主板使用了国产龙芯1C单片机。这个芯片基于MIPS 32位架构,主频为300MHz,采用130nm制造工艺生产。主板集成了网口、USB、串口、SPI、PWM、CAN、SD卡等接口,其中串口最可多达12路,为开发者提供了足够的计算能力和多应用多设备的连接能力。
作为一家国产芯片厂商,龙芯在这个时机切入智能硬件领域显然是看到了这个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据《假装是极客》了解,尽管有着中科院的背景,并且有国家的支持,龙芯之前在产业化方面做得并不好。在龙芯CPU概念最火热的时候,龙芯笔记本及台式机在国内也只做过非常小规模的应用试验。由旗下江苏中科梦兰合资公司制造的部分龙芯梦珑系列笔记本,在发布几年后仍无人问津,最后落得只能通过199元团购方式来清库存的命运。
一位当年深度参与中科梦兰公司项目的人士表示,龙芯公司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一直裹足不前。在与MIPS达成授权协议后,龙芯公司一直在研发新的CPU,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除了在部分敏感行业必须要用龙芯CPU外,龙芯CPU这些年来几乎没有在民用市场做过任何有效的市场化尝试。
针对龙芯在智能硬件市场的这次尝试,这位人士罗列了一些龙芯可能会遇到的门槛:
1、从平台方面来看,目前物联网、智能硬件领域已经成了ARM的天下。ARM通过收购,已经获得了MIPS的所有关键专利。INTEL的X86平台在部分专业市场中的应用也才刚刚打开。MIPS平台目前只在部分路由器及可穿戴领域存在。尽管龙芯用的也是MIPS架构,但要想打破目前的格局将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2、从资金实力方面来看,英特尔、高通等巨头在推广其核心产品时,往往会对合作伙伴进行补贴。龙芯公司通过龙芯俱乐部做的这个开源平台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3、从产业链支持来看,在民用市场,龙芯几乎没有建立自己的产业链。要在民用市场使用龙芯的方案,企业将面临非常大的风险。
这位人士也表示,在国内越来越重视安全的情况下,不排除相关部门扶持国产龙芯CPU进入智能硬件市场的可能性。另外国内有些公司并不缺情怀。不排除之后会有VC或企业把龙芯这个开源方案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项目来支持,并借龙芯的国产品牌进行营销的事情发生。
LG Display于6月27日宣布正式启动27英寸OLED显示器面板的全面量产计划,标志着高端显示器市场迎来重大技术革新。该面板基于革命性的第四代Primary RGB Tandem OLED技术,通过红、绿、蓝三原色四层独立堆叠结构,实现1500尼特峰值亮度与280Hz刷新率的卓越性能组合。
根据Omdia(原Canalys)最新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1690万台,同比增长15%。这一超预期增长主要源于厂商为应对潜在关税政策调整的提前备货,导致渠道库存短期内激增。
三星电子在先进制程领域取得关键进展。据产业链报告确认,该公司已完成第二代2nm全环绕栅极(SF2P)技术的基础设计验证,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该节点将首次应用于三星下一代旗舰SoC Exynos 2700的生产,并有望成为其晶圆代工业务重返竞争赛道的核心筹码。
美国雄心勃勃的芯片本土化战略正经历一场现实考验。尽管政策推动与巨额投资不断加码,其芯片供应链距离完全自给自足仍有显著差距。最新的行业动态揭示了一个关键瓶颈:尖端芯片封装能力的缺失。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高精度环境传感技术已成为智能设备的关键核心。全球知名环境传感器制造商Sensirion公司近日通过其全球代理网络正式推出SHT40-AD1P-R2与SHT41-AD1P-R2两款全新数字温湿度传感器,通过突破性防护设计与精度优化,为严苛应用环境树立了全新的性能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