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技术哪家高?三大扫地机器人比比看

发布时间:2015-02-5 阅读量:83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智能家居话题持续热议,那么作为一个智能家庭,你怎么还好意思拿起扫把和垃圾铲去扫地呢?怎么也得去弄个扫地机器人才有逼格可言。那么问题来了,市面上扫地机器人那么多,那个牌子的比较好?今天小编精选三大扫地机器人,给你比比看~ ~ ~


当红炸子鸡—Proscenic COCO SMART

Proscenic COCO SMART在泡泡网刚刚推出的14年IT风向标中,Proscenic(浦桑尼克)COCO SMART作为最佳智能家居设备站上了颁奖台。这款智能扫地机器人是Proscenic(浦桑尼克)于2014年度中旬推出的高端新品,散发着淡淡高贵气息的香槟金色机身就足以让不少外貌党“种草”了,而其强悍的清洁性能和全面化智能化的设计更让人惊喜不已。

Proscenic COCO SMART 扫地机器人

COCO SMART采用浮动滚刷贴合地面打扫的清洁方式,采用与小米净化器一样的NIDEC 日本无刷电机,转速高达16000转每分钟,吸力是普通碳刷电机的五倍左右,将所有灰尘、毛发、碎屑一吸而空。仅8cm的机身高度和加长6cm的双边刷设计让其能轻松进入任何低矮区域,不遗漏所有边边角角,完成全面清扫工作。独家履带式拖板和冷阴极紫外线杀菌灯的配备让其在扫地的同时拥有了拖地和杀菌功能,实现高效深度清洁,全面呵护家人健康。与市面上普遍采用的红外线探测不同的是,Proscenic(浦桑尼克)COCO SMART采用精确性和成本都更高的仿生超声波探测,不仅不会和家具碰撞产生损害,智能脱困能力也相当不错。在当前行业技术限制下,最能代表智能化水平的预约清扫和自动回充功能也是 COCO SMART的必备技能,大家只要定好打扫时间,回家后就会发现COCO SMART已经在指定时间打扫完家庭卫生并且自动寻找充电座充好电咯。毫无疑问,诱人的产品定价和出色的产品性能,就是Proscenic(浦桑尼克)COCO SMART一经推出就热卖全年的原因了。

风头不减—科沃斯 地宝叮叮

作为一个苏州国产品牌,科沃斯在国内扫地机器人行业的名头可谓相当大。如果说在清扫性能方面,科沃斯的表现不如Proscenic(浦桑尼克)和iRobot抢眼,但超级实惠的价格绝对是其撒手锏。

科沃斯 地宝叮叮扫地机器人

地宝叮叮是科沃斯2014年主打机型,拥有强力的灰尘识别功能和独特的排风设计。除了具备智能扫地机器人必有的预约清扫和自动回充之外,科沃斯地宝叮叮也额外开发了新功能,那就是将吸尘扫地抛光拖地集于一体!对于家里使用木质地板的用户来说,科沃斯地宝叮叮的抛光功能是否格外贴心呢?与此同时,业内偏低的价格也是科沃斯一直保持全网销量前几名的关键之一。

低调出彩—iRobot Scooba

对国内消费者来说,由于其产品特性和偏高的市场定位,导致选择iRobot的并不算多,但从整个扫地机器人行业来说,iRobot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列于顶尖品牌之内,其产品也在欧美市场相当风靡。

iRobot Scooba扫地机器人

Scooba延续了iRobot的极简风格,有着低调的黑色外壳。跟其他产品相比,iRobot Scooba的特色在于拥有一根毛刷滚,专门用于清洁瓷砖、层压板、混凝土和硬木地板这样的平整表面。此外,Scooba还装备了两个储藏盒,一个用来装水和清洁液,另一个则用来装清洁后的脏水。在更看中拖地功能的消费者面前,iRobot Scooba加深拖地功能的设计无疑更为出彩。

2014年堪称一个智能化时代,插座、灯泡、水杯…太多智能产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但到底能如智能扫地机器人一般化华丽为实用满足大家的需求,还是成为一个昙花一现的鸡肋产品,那就要看各自本事了。本篇文章所拿出来的都是2014年热销的品牌和机型,综合实力也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可供有需要的消费者参考一二,真正选择起来,希望大家还是结合自己的情况和需求,不要盲目选错咯。

相关阅读:
详解小米智能家庭套装的ZigBee方案
【实用技get√】六大招让你家中的WiFi信号飞起来
Withings睡眠追踪器体验:够智能,功能性尚不足

相关资讯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

国产芯片架构演进之路: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长期被x86与ARM架构垄断的背景下,国产芯片厂商的生态自主化已成为关乎技术主权与产业安全的核心议题。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嵌入式处理器领域的先行者,通过二十余年的技术迭代,探索出一条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的独特路径——早期依托MIPS架构实现技术积累,逐步向开源开放的RISC-V生态迁移,并创新性采用混合架构设计平衡技术过渡期的生态兼容性。这一转型不仅打破了国产芯片“被动跟随”的固有范式,更在智能安防、工业控制、AIoT等新兴领域实现了从“技术替代”到“生态定义”的跨越。据行业数据显示,其基于RISC-V内核的T系列芯片已占据计算芯片市场80%的份额,成为推动国产架构产业化落地的标杆。本文通过解析北京君正的架构演进逻辑,为国产半导体产业突破生态壁垒提供可复用的方法论。

性能飙升27%!高通骁龙7 Gen4如何改写中端芯片格局?

5月15日,高通技术公司正式推出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骁龙7 Gen 4),以台积电4nm制程打造,性能迎来全方位升级。该平台采用创新的“1+4+3”八核架构,CPU性能较前代提升27%,GPU渲染效率提升30%,并首次支持终端侧运行Stable Diffusion等生成式AI模型,NPU算力增幅达65%。在影像领域,其搭载的三重12bit ISP支持2亿像素拍摄与4K HDR视频录制,配合Wi-Fi 7与XPAN无缝连接技术,重新定义中高端设备的创作边界。荣耀与vivo宣布首发搭载该平台的机型,预计本月上市,标志着生成式AI技术向主流市场加速渗透。

破局高端芯片!小米自研玄戒O1即将发布,性能参数首曝光

5月15日晚间,小米集团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账号正式宣布,由旗下半导体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玄戒O1手机SoC芯片已完成研发验证,计划于本月下旬面向全球发布。据雷军透露,该芯片将采用业界领先的4nm制程工艺,核心性能指标已接近国际旗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