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智能手表除了Apple Watch,还有哪些靠谱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5-02-6 阅读量:117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2014年起,可穿戴设备市场就很热闹,其中智能手表市场更是车水马龙。前不久库克宣布,苹果的智能手表iphone watch将在4月进入市场。那么2015年除了强势进入市场的iphone watch,市面上还有哪些靠谱的智能手表可供选择呢?我们来层层剥丝,挑出最值得期待的那一个。

现在就要选出2015年度最佳智能手表似乎还太早了点,但是消费者已经有了众多的选择。其中的三分之一来自Pebble这样的初创公司,三分之一来 自摩托罗拉这类曾经的业界巨头,还有三分之一来自三星这一家公司。从文本消息到电邮提醒,这些手表都能提供各种重要信息。通知和应用的表现形式在智能手表 和健身追踪器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
苹果手表很可能会在春季登场并改变数字腕表的形象,而Android Wear阵营也在继续努力,看看LG G Watch R和ASUS ZenWatch就知道了。在过去10年,很多人都依赖移动电话查看时间。现在,终于是时候从这些最佳智能手表的候选者中挑出一款,佩戴在自己的手腕上, 除了随时查看时间,还可以实现简单的通讯甚至是健康监测功能。

11. Samsung Gear S

 Samsung Gear S
 
如果你不介意其过大的表盘的话,Gear S的外形看起来像一款高端智能手表。三星Gear S既不像Moto 360那样采用经典表盘设计,也没有走LG G Watch R的运动风格,而是更加偏向未来主义路线。AMOLED屏幕非常炫目,Tizen OS的运行状态也令人惊异。然而,目前的应用数目相当有限。

用户需要兼容的三星手机配合手表使用。Gear S的电话拨打和短信功能让人印象深刻,同时售价不菲。用户需要为手表掏出350美元(约合人民币2180元),还需要一台解锁的三星Galaxy Note 4,这大概需要另外的879美元(约合人民币5474元),而且还不包括额外的数据流量费用。不开通流量包,这块巨大且笨重的智能手表只能依赖Wi-Fi 工作。

Gear S出现在此处纯粹是因为它能够很好的完成自身的任务,也有一定的潜力……如果用户愿意接受其价格的话。

10. 索尼SmartWatch 2

 索尼SmartWatch 2
 
在索尼SmartWatch 3宣布之前,索尼SmartWatch 2已经能够很好地配合搭载安卓操作系统的电话进行工作。1.6英寸的LCD足够用来应付文字、电邮甚至Twitter的阅读,用户完全无需掏出5.2英寸 的索尼Xperia Z3。

最值得称道的就是,索尼SmartWatch 2兼容所有安卓4.0以上的手机,大多数三星智能手表无法做到这点。此外,它通过micro USB接口充电,配备铝制外壳,另有各种硅胶或不锈钢表带可选。

9. LG G Watch

 LG G Watch
 
LG G Watch采用矩形表盘设计,使用塑料材质,但是电池续航时间达到了1天半,可以放心查看任何通知、文本消息和电邮。用户可以随时在手表上查看消息和时 间,进而节省了对应手机的电量。

LG G Watch非常适合可穿戴设备死忠。它看上去就像一个具备计算能力的塑料腕表,标配的橡胶表带也容易积聚灰尘。该手表没有提供任何按钮,充电底座也是专用 的。当然,所有这些都将在LG G Watch R中得到改善。

8. Sony SmartBand Talk

Sony SmartBand Talk
 
轻盈的框架让用户即使整日佩戴也不会有任何不适的感觉。169.99美元(约合人民币1059元)的价格就能够让你拥有一块具备一定技术含量的手 表,而且售价估计很快就会下降,使其变得更加平易近人。

其具有小巧、轻便及舒适的设计,不会给人华丽的感觉,但是非常可靠。如果黑白配色不对你的胃口,还有众多色彩可供选择。

Sony SmartBand Talk使用1.4英寸电子墨水屏,分辨率为296x128,电池寿命为3天。如果像一般的智能手表使用性能更加强大的屏幕,SmartBand的 70mAh电池恐怕难以为继。

 

7. 三星Gear Live

三星Gear Live 
 
三星Gear Live走的是矩形表盘路线,其设计与手腕曲线相吻合,同时它还是一个心率监测器。其配备更小的旅充(仍旧是专用的)、1.63英寸Super AMOLED显示屏及320x320的分辨率。对于那些在当时无法等待更加时尚的Moto 360发售的用户来说,其拥有的Google Now通知功能是一个入手的好理由。

当然,现在Motorola和LG的圆形手表都已面市。只有当用户对Moto 360和LG G Watch R的风格不太感兴趣时,才需要考虑三星Gear Live。

众所周知,三星会以非常快的节奏更新自己的产品,但是这可能是该公司在201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召开之前唯一的一款Android Wear智能手表了。即便在那之后,公司也很可能继续将心思花在例如Gear S 这样的Tizen手表上。

6. Moto 360

 Moto 360
 
摩托罗拉推出了一款相当不错的智能手表——Moto 360。其配备了1.65英寸的圆形表盘、不锈钢外壳及皮革表带。这是首款具备时尚外形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在它之前的每一款都是矩形设计及塑料材质。

Moto 360和LG G Watch R一样,不会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它是智能手表,其充分吸收了传统腕表的设计思路。无缝整合的Google Now可以将短消息、电邮提醒及所有其他智能手机通知全都在手腕上显示。当然,Moto 360的处理器不是那么有效率,扫动菜单的过程中会时而遭遇停顿,电池续航时间最多也就1天。

这也是为什么LG G Watch R能够吸引部分关注的原因。但是Moto 360的表盘非常优雅,这是迄今为止最为优雅的智能手表设计。其使用的Qi无线充电器也简化了每天重复的工作。

5. Pebble

 Pebble
 
Pebble配备了黑白1.26英寸电子纸LCD显示屏,同时与iOS和安卓兼容,只要手机支持蓝牙4.0同步即可,同时还具备50米防水功能。

Pebble最新的售价为99美元(约合人民币617元),让其在众多智能手表中显得格外便宜。Pebble兑现了其在众筹中的承诺,同时拥有 4000款不同应用,使其较Android Wear和苹果手表赢得了不小的优势。

4. Samsung Gear Fit

Samsung Gear Fit
 
首先需要强调一件事情,而且格外重要,那就是:与Gear S一样,你需要一台兼容的三星手机才能使用Gear Fit。看起来三星一时半载还不会改变这种做法,我们还是先别抱怨了。

另一个与Gear S相似之处在于,Gear Fit的表盘同样很大。它与索尼SmartBand Talk也很像,但是配备了美观的曲面1.85英寸Super AMOLED屏。对于要求很高的健身爱好者来说,Gear Fit可能不太适合,其给人一种不那么精确的感觉。但是它同时具备了各种智能手表的功能,能够带来其他方面的吸引力。

199美元(约合人民币1239元)的售价已经进入了高端可穿戴产品的价格区间,但是如果你正在寻找介于健身追踪器和智能手表之间的产品,那么可以 考虑一下这款具备可爱外形的设备。

 

3. LG G Watch R

 LG G Watch R
 
LG G Watch R是为数不多外观像传统手表的产品,虽然较Moto 360要逊色一些,但是其更加偏向运动型风格。其配备1.2GHz骁龙400处理器、512MB内存、4GB存储空间以及410mAh电池。

该产品较Moto 360拥有更强大的处理器和更大的电池容量,同时还兼具气压计、心率监测器及9轴传感器(陀螺仪、加速计及罗盘)的功能。

虽然Moto 360的屏幕尺寸更大,但是G Watch R的分辨率更高,让眼睛感觉更舒适,而且P-OLED屏幕的对比度更强。其售价为300美元(约合人民币1868元),略显昂贵,但是其综合性能亦不遑多 让。

2. Pebble Steel

  Pebble Steel
 
目前能找到的表现不错的非Android Wear智能手表就数这款了。一年前,它的塑料材质前任从众筹网站Kickstarter那里赢得了不错的声望。这款2014版外形更加小巧,不锈钢表盘 上镶嵌了1.26英寸LCD显示屏。
该款手表有银色或磨砂黑可选,更显成熟稳重,另有皮革表带可选购。功能上与其塑料版本一致,售价则为199美元(约合人民币1239元)。其仍然没 有配备彩色显示屏,略显单调,同时只能安装最多8款应用的限制也让人感到不快。当然,Pebble Steel没有Moto 360的电池问题,其续航时间可达7天,同时与安卓和iOS手机兼容。可更换的表带使其能够完美搭配所有场合。

Pebble Steel的防水深度达50米,应用总数多达4000款,用户甚至可以在其中找到实时追踪游泳状态的软件。其他智能手表无法提供上述便利,它们最多只能达 到IP67或IP68的要求。

1.Sony Smartwatch 3

 Sony Smartwatch 3
 
看起来索尼从SmartWatch 2中学到了不少。索尼Smartwatch 3是一款Android Wear手表,虽然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生态系统。

该产品配备了1.2GHz四核处理器、512MB内存并且内置GPS,较其他手表拥有更多健身组件。这一切使其售价达到了250美元(约合人民币 1557元)。对于不喜欢皮革表带的人来说,索尼也提供了不锈钢表带的版本。

索尼第三次(至少是在SmartWatch系列中)向我们证明了该公司产品的魅力。在注重功能性、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的同时,产品外观仍不失简约时 尚的风格。

相关阅读:
扫地技术哪家高?三大扫地机器人比比看

218元一套,儿童GPS定位智能手表解决方案

3000元高品质!索爱首创蓝牙智能手表MBW-100拆解

相关资讯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

国产芯片架构演进之路: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长期被x86与ARM架构垄断的背景下,国产芯片厂商的生态自主化已成为关乎技术主权与产业安全的核心议题。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嵌入式处理器领域的先行者,通过二十余年的技术迭代,探索出一条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的独特路径——早期依托MIPS架构实现技术积累,逐步向开源开放的RISC-V生态迁移,并创新性采用混合架构设计平衡技术过渡期的生态兼容性。这一转型不仅打破了国产芯片“被动跟随”的固有范式,更在智能安防、工业控制、AIoT等新兴领域实现了从“技术替代”到“生态定义”的跨越。据行业数据显示,其基于RISC-V内核的T系列芯片已占据计算芯片市场80%的份额,成为推动国产架构产业化落地的标杆。本文通过解析北京君正的架构演进逻辑,为国产半导体产业突破生态壁垒提供可复用的方法论。

性能飙升27%!高通骁龙7 Gen4如何改写中端芯片格局?

5月15日,高通技术公司正式推出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骁龙7 Gen 4),以台积电4nm制程打造,性能迎来全方位升级。该平台采用创新的“1+4+3”八核架构,CPU性能较前代提升27%,GPU渲染效率提升30%,并首次支持终端侧运行Stable Diffusion等生成式AI模型,NPU算力增幅达65%。在影像领域,其搭载的三重12bit ISP支持2亿像素拍摄与4K HDR视频录制,配合Wi-Fi 7与XPAN无缝连接技术,重新定义中高端设备的创作边界。荣耀与vivo宣布首发搭载该平台的机型,预计本月上市,标志着生成式AI技术向主流市场加速渗透。

破局高端芯片!小米自研玄戒O1即将发布,性能参数首曝光

5月15日晚间,小米集团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账号正式宣布,由旗下半导体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玄戒O1手机SoC芯片已完成研发验证,计划于本月下旬面向全球发布。据雷军透露,该芯片将采用业界领先的4nm制程工艺,核心性能指标已接近国际旗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