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芯片 轻松搞定小间距LED显示屏七大棘手问题

发布时间:2015-03-12 阅读量:246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近年来,LED屏的入室需求使得小间距LED的市场异常火热,但鬼影、低灰白平衡色偏、低灰不均、第一行扫偏暗、渐变暗线、LED坏点十字架以及高对比干扰等七大问题仍然是小间距LED显示屏遇到的棘手问题。如今,解决这七大问题的产品来了,它就是聚积科技的MBI515X系列芯片。

据聚积科技集团聚信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屏的介绍,MBI515X是MBI5151、MBI5152的后续产品。该芯片大幅提升了显示屏画面暗部的表现能力,能够细腻衬托景物暗部的层次和细节,并强化景深与锐利度,一次解决困扰业界许久的七大问题。李亚屏表示,2015年,中国大陆的小间距LED市场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而聚积科技的MBI515X产品正好能迎合市场的发展需求。同时,他也透露,尽管目前的小间距LED市场竞争激烈,然而,市场上能一次解决小间距LED这七大问题的,目前只有聚积一家。

MBI515X解决LED显示屏七大问题


1、LED坏点十字架:以LED显示屏像素点开路故障处为中心,延伸出十字形的误亮,造成显示画面瑕疵。

一颗芯片轻松搞定小间距LED显示屏七大问题
(左图为解决前,右图为解决后)


2、低灰不均:颜色一致的区域内,出现以“芯片”为单位的色块差异,使画面出现格状的灰度不均。

3、第一行扫偏暗:颜色一致的区域内,出现周期性的暗线,使素材的表现被偏暗线条横越。

一颗芯片轻松搞定小间距LED显示屏七大问题
(上图为解决前,下图为解决后)


4、低灰白平衡色偏:整体画面色调偏离原色,使画面无法忠实显现素材色彩。

5、渐变暗线:类似“第一行扫偏暗”问题,但周期性的暗线出现在渐变颜色的区域内,使渐变颜色区域内的素材表现被偏暗线条横越。

一颗芯片轻松搞定小间距LED显示屏七大问题
(左图为解决前,右图为解决后)


6、高对比干扰:高亮区域导致相邻低亮区域的颜色产生变异,使低亮画面受高亮画面影响而变色。

一颗芯片轻松搞定小间距LED显示屏七大问题
(左图为解决前,右图为解决后)


7、鬼影:常出现在文字上,尤其是“斜下”的笔划上。文字笔划下方出现有异于原本文字颜色的线条,类似“重影”,使文字边缘变得模糊。

一颗芯片轻松搞定小间距LED显示屏七大问题
(左图为解决前,右图为解决后)

而谈到未来重点关注的应用市场,李亚屏则表示,小间距LED市场、节能市场、交通屏市场、租赁屏市场、高端的体育屏市场、以及P10四扫模组市场等都是目前聚积科技特别重视的领域。
相关资讯
三星美国芯片厂延期,客户需求与工艺迭代成主因​

全球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Taylor, Texas)投资建设的先进芯片制造工厂,其原定于2024年的投产计划现已推迟至2026年。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建设进度调整的主要动因在于当前难以锁定足够的客户订单以及需要适应市场对更尖端制程工艺的需求变化。这一变动引起了外界对半导体市场复苏节奏和大型投资项目落地挑战的关注。

苹果折叠iPhone开发步入关键阶段,2026年秋季发布预期增强

多方供应链信息及行业分析师报告显示,苹果公司(Apple Inc.)针对首款可折叠iPhone的开发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原型机(Prototype)阶段。据悉,该项目于今年6月已正式迈入P1(Prototype 1)原型开发阶段。按照苹果既定的产品开发流程,后续还将经历P2和P3阶段,整个Prototype开发流程预计持续约6个月。在此期间,供应链伙伴将进行小批量试产,并由富士康(鸿海精密)及和硕等主力组装厂进行组装整合,核心目标是验证初期生产可行性与关键组件的良品率。

全球EDA厂商对华出口管制解除 供应链韧性挑战犹存

当地时间7月2日,全球三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巨头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铿腾电子)及西门子EDA相继证实,已收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通知,即日起解除对中国客户相关EDA软件的技术出口限制。这意味着中断月余的先进芯片设计工具供应链正式恢复。

单芯片革命!恩智浦BMx7318/7518发布,重塑锂电池管理高集成时代

在全球电气化浪潮与碳中和目标的双重驱动下,锂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能源存储与电动汽车的核心“大脑”,其性能与成本直接决定着终端产品的竞争力。面对市场对高精度、长寿命、强可靠及优异性价比的迫切需求,恩智浦半导体(N.V.,NASDAQ:NXPI)于2025年7月重磅推出其创新力作——BMx7318/7518系列18通道锂电池电芯控制器IC,以突破性的单芯片集成架构和卓越性能,为高压电动汽车(EV)、工业储能系统(ESS)及48V轻混系统树立了全新标杆。

三星半导体战略转型:聚焦2nm制程与HBM技术争夺英伟达订单

三星电子近期对其晶圆代工业务展开战略性调整,将发展重心从追求制程节点的技术领先转向提升商业盈利能力。这一战略重组引发业界高度关注,其核心举措包括:暂停与台积电在尖端制程上的直接竞争,转而集中资源攻克即将量产的2nm工艺,并积极拓展与英伟达等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