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玩“耳纹识别”,技术突破 or 寻求亮点

发布时间:2015-07-8 阅读量:86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生物识别小组成员现在又将要加入一位新成员了——耳纹识别,额,说实在的,这个听起来不太好用,如果手机配备了耳纹识别,那每使用一次手机都要先用手机靠近耳朵吗?还是这只是一个辅助识别功能,只在接听电话时自动开启?

 亚马逊玩“耳纹识别”,技术突破 or 寻求亮点
 
个人而言,Touch ID是 iPhone 上最“爽”的功能,它让操作不怎么方便的App Store一秒变得清新,更不必说省下了上万次对 Home 键的蹂躏。指纹识别大大提升了手机使用的便捷性,而亚马逊正在琢磨用耳朵识别,这个技术或许将出现在下一代的Fire Phone上。

由于处在头部的侧面,与眼睛分置于两个垂直的平面,耳朵可能是我们最陌生的一个脸部器官。但耳朵,就像指纹一样,每个耳朵上独特的弯曲和凹凸让它具备了生物识别的潜力。据 psfk 报道,亚马逊于 2015 年 6 月 9 日取得了“耳纹识别”的专利。

从图中可见,耳纹识别与指纹识别大同小异,都是通过记录一系列几何特征形成生物密码。手机则使用前置摄像头、或者是热成像配件来从两个角度捕捉耳纹,从而实现身份识别。

这一技术或许能简化用户接听电话的操作:陀螺仪和加速计监测到“接听”动作,耳纹识别确认身份并解锁,电话接通。由于耳纹识别技术也能区分同一个人的左右耳,也能通过识别左右耳适配不同的音量。但对于“玩手机”的动作,耳纹识别就无能为力了。

 亚马逊玩“耳纹识别”,技术突破 or 寻求亮点

除了亚马逊,雅虎的一个实验项目“Bodyprint”也在研究包括耳纹识别在内的几种生物识别方式。Bodyprint 不需要借助摄像头,只要用户把耳朵、手掌、拳头、指关节等地方按在屏幕上,便能让屏幕扫描出接触面的“成像”,以此作为识别用户的 ID。

与其说耳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是指纹识别的竞争者,倒不如说是“协作者”。这些生物识别技术也未必都要用来做身份认证,也可能发展成为不同的手势操作,让人机交互更加多样和智能。

相关阅读:

基于FPC1080A传感器的电容式指纹识别解决方案

印上你的指纹来 移动终端的指纹识别方案

手势识别新玩法:超声波麦克风手势识别方案

相关资讯
特斯拉试水印度市场:百万美元进口破局 本地生产仍存悬念

印度孟买即将迎来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时刻。特斯拉已正式确认,将于7月15日在孟买开设其在印度的首家品牌展厅。此举标志着这家全球电动车巨头正式进军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迈出了布局印度的关键第一步。

英伟达GB300+苹果iPhone 17引爆 台积电业绩引擎全开 千亿美元营收在望

受益于英伟达划时代AI芯片GB300的加速放量与苹果iPhone 17系列新机备货潮的强劲启动,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2330.TW)正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行业分析机构普遍看好,台积电本季度美元营收将延续强劲势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季增幅度达3%至7%,持续站稳300亿美元大关。更令人瞩目的是,在AI与先进制程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台积电美元营收有望首次突破千亿美元里程碑,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黄仁勋年內二度访华 英伟达重申中国市场核心战略地位

7月13日综合外电报道,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龙头企业英伟达(NVIDIA)确认,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于7月16日在北京举行媒体沟通会。据路透社援引英伟达高管消息指出,此次行程是黄仁勋继今年4月访华后,本年度第二次到访中国内地,突显该公司对亚太战略市场的高度重视。

中国企业级应用市场迎AI驱动增长,2029年规模将破170亿美元

根据IDC最新《中国企业级应用市场跟踪报告》,2024下半年中国EA(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规模达54.3亿美元,同比增长7.0%。尽管短期受云转型阵痛影响,但在国产化替代深化、生成式AI技术落地的双重驱动下,市场将进入高速增长周期。IDC预测,2029年整体规模将攀升至175.2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1.2%。

iPhone 17供应链全球化加速:鸿海启动中印双线量产布局

随着苹果公司备受瞩目的新一代智能手机iPhone 17系列发布窗口(预计9月)临近,其全球最大代工制造商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已全面进入试产和最终量产准备阶段。这一进程不仅在其核心生产基地——中国郑州的富士康工厂如火如荼地展开,更引人注目的是标志着供应链布局的新动向:鸿海近期已将首批用于组装新一代iPhone的关键零部件从中国大陆出口至印度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