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原创】高效率小体积65W电源适配器方案

发布时间:2015-07-10 阅读量:305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常常需要背着笔记本电脑到处跑的人一定很痛恨这个笨重的家伙——电源适配器。它又大又沉,还不得不用。现在的电子产品越做越轻薄,是时候让沉重的电源适配器做些改变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这款工程师原创的电源适配器方案,它拥有94%+的高效率和超级小的体积...想知道详细方案吗,请往下看吧。

该电源适配器方案规格如下:

1. 输入范围:90~265VAC/47~63Hz
2. 输出电压:19VDC/3.42A
3. 满载目标效率:>94%(输入220V), >92%(输入110V)
4. PCB体积:<=100*25*25mm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板子展示图,看看体积有多小。

【工程师原创】高效超小体积65W笔记本适配器方案

同常规适配器对比:

【工程师原创】高效超小体积65W笔记本适配器方案
 
【工程师原创】高效超小体积65W笔记本适配器方案
 

方案原理图:

 
【工程师原创】高效超小体积65W笔记本适配器方案

方案选用元器件:QR反激+SR

1. PWM控制IC:NCP1339HDR2GSR
2. 控制IC:   NCP4305D(感谢ON-Semi伍工提供的样片)
3. 功率GaN管:TPH3002LD
4. 变压器:PQ2020
5. SR功率管:待定

工程师设计心得:

要做小体积,开关频率需要提上去是必然的,那么效率就成问题。QR的方案,高低压输入下,满载开关频率接近低压输入下的3倍。在之前的一些尝试中我试过,90V输入下频率做到三十多KHz,220V输入下频率控制在100KHz附近,这样用Cool-Mos+PQ2620的变压器,220V输入下的满载效率做到94%没有问题。然而,体积缩小到要用PQ2020的变压器,频率要再提高接近一倍,硅MOS的效率就不行了,这次用到了GaN管。

GaN属于宽禁带半导体,电子迁移率远比硅快。由于GaN是常开的,这次用GaN功率管实际是一个低压MOS和一个GaN串联的结构,实测过,相同Rdson的GaN管和Cool-Mos, 在相同驱动电路下,前者的驱动上升时间仅20nS左右,看不到明显的米勒平台,而后者的驱动上升时间超过100ns。

功率管有了,控制IC也是非常难找。一般的QR,出于EMI考虑,通常会将频率限制在150K以下,在这里,我需要将频率跑上去,不能用。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QR?很简单,为了次级同步整流方便,CCM的SR做起来会比较麻烦。所以,我需要的IC必须还有这些特点:

1. 最高工作频率最少允许到200KHz
2. 低待机功耗(<100mW),也就意味着必须内置HV启动
3. 尽可能低一点的CS过流点(为低压输入下争取一点效率)
4. CS过流点随输入电压升高而降低,即需要在高低压下有一致性较好的限功率点

最后翻遍TI、ST、Fairchild、On-Semi、MPS......最后找到了这颗满足了我所有需求的IC,NCP1339H。唯一的遗憾是,Pin脚有点多,外围稍显复杂。
相关资讯
特斯拉试水印度市场:百万美元进口破局 本地生产仍存悬念

印度孟买即将迎来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时刻。特斯拉已正式确认,将于7月15日在孟买开设其在印度的首家品牌展厅。此举标志着这家全球电动车巨头正式进军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迈出了布局印度的关键第一步。

英伟达GB300+苹果iPhone 17引爆 台积电业绩引擎全开 千亿美元营收在望

受益于英伟达划时代AI芯片GB300的加速放量与苹果iPhone 17系列新机备货潮的强劲启动,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2330.TW)正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行业分析机构普遍看好,台积电本季度美元营收将延续强劲势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季增幅度达3%至7%,持续站稳300亿美元大关。更令人瞩目的是,在AI与先进制程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台积电美元营收有望首次突破千亿美元里程碑,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黄仁勋年內二度访华 英伟达重申中国市场核心战略地位

7月13日综合外电报道,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龙头企业英伟达(NVIDIA)确认,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于7月16日在北京举行媒体沟通会。据路透社援引英伟达高管消息指出,此次行程是黄仁勋继今年4月访华后,本年度第二次到访中国内地,突显该公司对亚太战略市场的高度重视。

中国企业级应用市场迎AI驱动增长,2029年规模将破170亿美元

根据IDC最新《中国企业级应用市场跟踪报告》,2024下半年中国EA(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规模达54.3亿美元,同比增长7.0%。尽管短期受云转型阵痛影响,但在国产化替代深化、生成式AI技术落地的双重驱动下,市场将进入高速增长周期。IDC预测,2029年整体规模将攀升至175.2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1.2%。

iPhone 17供应链全球化加速:鸿海启动中印双线量产布局

随着苹果公司备受瞩目的新一代智能手机iPhone 17系列发布窗口(预计9月)临近,其全球最大代工制造商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已全面进入试产和最终量产准备阶段。这一进程不仅在其核心生产基地——中国郑州的富士康工厂如火如荼地展开,更引人注目的是标志着供应链布局的新动向:鸿海近期已将首批用于组装新一代iPhone的关键零部件从中国大陆出口至印度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