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力量:从三个角度看新时代的创客与协同创业

发布时间:2015-07-14 阅读量:124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我爱方案网创始人刘杰博士给2015全球创客大赛高峰对话总结出了三个发现。这次对话是以“协同创客创业”为主题,从中国创客,外国创客,政府和投资人四个位置来分享对系统创业的体会。发现一,对比各国对创客的重视程度和创客创新的经历,发现中国的创客环境基本是最好的,日本较差;发现二,投资人体验好,中国投资人不仅会给创客投钱,还能与创客进行市场合作和管理辅导,属于创新投资模式;发现三,有创新的互联网服务,国内的互联网孵化器可以帮助创客通过互联网建立合作关系,快速解决技术问题。

 
中国的创客环境几乎是最好的

“创客”一词是由英文单词Maker演化而来,特指出于兴趣和爱好将创意想办法转变为现实的人。最近几年这个概念在中国变得越来越火。其实尽管无论是从大家普遍的观点还是过往案例的佐证,中国看起来都不是一个适合和擅长创新的地方。但其实现实并非如此,中国的缺乏创新可能很大程度上只是受制于历史因素,各方面的发展都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在创新环境没有追上的时候创新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实跟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的政府和社会对创新是非常支持和关注的。因此事实上中国的创新环境是比较健康良好的。

而在中国与国外相比对创新有利的另一点是:很多政府都建立有专门给创客们准备的用来实验和交流的场所,叫做“创客空间”,在这些创客空间里,怀揣各种想法的创客们可以捣鼓新技术,与团队一同协作,也可以参与国际竞赛,寻找并创造新的机会。也有很多投资人和团队很乐意为这些创客提供资金支持。让他们的创新之路更加顺利。

新的困难,需要新的解决方案
有了政府支持,资金支持和实验场地,创客的发明之路已经变得平坦了许多,但在这条道路上仍有许多困难。一个产品从产生创意,到设计、实现,再到量产、推广、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一般的投资人可以帮创业者解决钱的问题,政府可以帮创客者解决场地的问题,然而这些仍然只是解决了创客面临的困难的一小部分。于是协同创业的概念逐渐浮出水面。

协同创业让投资人不再是给了钱就坐等回报的旁观者,而是将自身也投入进创客们迈出的每一步去。这样创客们有了适当的引导,更容易取得进步,而取得成功,收回投资人的投入的可能性也更高,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中国的投资人不仅会给钱,还能帮上很多忙

目前协同创业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直接的帮助,这并不是说直接告诉创客他们该怎么做。而是尽可能帮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之前提到的创客空间其实也属于这类帮助,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创客缺少实验条件和信息交流少的困难。只是它的提供者一般是政府而不是投资者。比如如果创客以及其团队的创意很好,但是他们的技术水平不高。那投资人就可以帮他们找到技术团队,将最难的步骤外包给专业人士完成。而如果团队的技术和创意都很好,投资人就可以着重于考虑解决产品大规模生产时的供应链问题。通过解决创客自身遇到的困难的形式,投资人可以在帮助到创业者的同时不过多的打扰他们,干扰他们的创意方向。得到的产品会是创客的想法原汁原味的还原。

中国有创新的互联网孵化方式
而另一方面则是互联网协同创业服务,来加速设计创意到产品化进程,让创客产品快速进入市场,这也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创客们带来的最大的便利。互联网的信息是海量的,可其中的大多数信息非常碎片化,所以创客们需要有人来帮他们将有用的信息收集到一起,避免他们因为有效信息不够而走弯路。这样的收集和展示可以弥补创客没有足够专业知识和经验,或者缺乏合作渠道的劣势,加速创意落地,完成样机和产品化的进程。因此一些人开始搭建专门为创客服务的互联网信息平台。这些平台能将分散在各地的创客们聚集起来,并且收集一些成熟的技术方案或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可能是局部的也可能是整体的。如果创客需要可以很快的将其应用进自己的产品中。

小众市场不可忽视

协同创业模式的出现让创客的创意更有可能变成成品并从残酷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但其实即使创客的产品暂时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前景,投资者也应该给予支持,辅导合适的商业模式和给予资源支持来发展。因为一些小众领域里,人们因为往往对其爱好的物品有比较高的忠诚度,加上那些领域里可能不常有精品出现,这些人的消费意愿通常是非常高的。这些区域就是市场中的蓝海,有时针对这样的小众市场开发,获得的回报反而会很高,利润可能和一些体量大得多的产品不相上下。

而更重要的是,创客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不计回报的、只为喜欢的创新活动。即使创客们的产品失败了我们也应该为他们的精神喝彩。因为有了创新的动力,文明才能向更高的方向发展下去。
 
相关资讯
双面散热+5×6mm²封装:解密英飞凌如何实现IBC能效三级跳

随着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对供电系统的能效与功率密度提出更高要求。英飞凌科技(FSE: IFX)最新发布的OptiMOS™ 6 80V功率MOSFET,通过5x6 mm²双面散热(DSC)封装技术,在中间总线转换器(IBC)应用中实现0.4%效率提升,单kW负载节省4.3 W功耗。据测算,部署该方案的2000机架数据中心每小时可节能1.2 MWh,相当于25辆小型电动车充电所需能量。

900GB/s突破!英伟达开放核心互连技术引发行业震动

在2024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4)主题演讲中,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将向全球芯片设计企业开放其核心互连技术——第四代NVLink Fusion。该技术旨在突破传统芯片间通信瓶颈,为构建下一代AI算力集群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多协议并发+超低功耗!Qorvo QPG6200系列重塑物联网连接标准

全球连接与电源解决方案领导厂商Qorvo®(纳斯达克代码:QRVO)近日宣布,其QPG6200产品组合新增三款支持Matter标准的系统级芯片(SoC),包括QPG6200J、QPG6200M和QPG6200N(注:信息源自Qorvo官方新闻稿)。这一扩展标志着Qorvo在智能家居与工业物联网领域的进一步突破,通过ConcurrentConnect™技术与超低功耗架构,为多协议设备提供无缝互操作性与高效能支持。

双城启幕,共探软件定义未来——MATLAB EXPO 2025中国用户大会即将开启沪京双城科技盛宴

北京,2025年5月19日——在数字化浪潮重塑产业的当下,MathWorks正式公布MATLAB EXPO 2025中国用户大会的革新布局。这场年度技术盛会将于5月20日登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5月27日移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首创"沪京双城"联动态势。本届大会聚焦"软件定义产品"的产业革命,通过50+深度技术研讨与行业实践案例,系统展示MATLAB®和Simulink®在智能驾驶、新能源系统、脑科学计算、无人机集群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汇聚全球500强企业技术领袖、科研院所专家及创新团队,共同解构数字化工程转型的底层逻辑与实施路径。

康盈半导体扬州基地投产:国产存储产业链再添“芯”动能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存储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抢占战略高地。2025年5月16日,康盈半导体扬州存储模组智造基地正式投产,标志着其在存储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迈出关键一步。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为国产存储技术自主可控注入新动能,也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