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LTE测试技术进步显著 未来仍面临三重关

发布时间:2015-07-13 阅读量:78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我爱方案网小编为大家细说LTE测试技术进步显著 未来仍面临三重关 LTE网络、2G和3G网络将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多模、多制式、多频的融合也是运营商建设LTE网络的基本策略之一。经过业界的持续努力与实验网的验证,LTE网络测试领域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多网协同的发展方向上,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积极应对。

LTE网络、2G和3G网络将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多模、多制式、多频的融合也是运营商建设LTE网络的基本策略之一。经过业界的持续努力与实验网的验证,LTE网络测试领域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多网协同的发展方向上,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积极应对。
<div style=
" />
第一,从业务层面来看,3G时代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到了LTE时代必将进一步提升应用。从网络角度来说,移动互联网业务消耗了大量的网络资源(比如P2P类业务的定期更新数据包会占用大量空口资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也需要这些新业务持续的需求以拉动其发展。因此,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资源消耗需求是“疏”而不是“堵”,解决的思路之一是在空口对业务加以识别和支持。这样的需求对监测仪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空口测试仪表能识别、分析业务,并与底层信令和物理层过程进行关联分析,以共同应对移动互联网的挑战。

第二,从测试方式来看,测试数据采集技术自动化程度还不够高,仍有大量的数据采集通过人力来完成,工作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数据自动化分析水平、智能分析功能及管理能力各地区发展参差不齐,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水平较高,中西部区域则有待提升。大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利用和推广。

第三,互操作技术方案复杂。网络部署完成以后,2G、3G和4G网络将长期并存,考虑到4G网络的覆盖逐步完善,因此网络部署必须考虑网络间的互操作。蜂窝系统既要支持4G系统内互操作(LTE FDD和TD-LTE混合组网),同时也要支持4G与2G/3G的互操作。由于3G和2G系统的特殊性,4G与2G/3G系统互操作面临着较多的技术难题,如中国移动推动的语音解决方案CSFB至GSM与国外主流运营商语音解决方案存在较大区别,中国电信TD-LTE与CDMA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更是全球没有先例,VoLTE与2G/3G的切换流程比较复杂,同时FDD和TD-LTE混合组网技术上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互操作测试任务仍艰巨

三大运营商3G网络已完成大规模建设,新部署的LTE网络在较长时期内难以达到2G/3G网络的覆盖广度和深度,且VoLTE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因此LTE与2G/3G网络不能孤立运行,必须通过互操作来保证业务在网络之间的连续性。LTE与2G/3G的互操作包括语音互操作和数据互操作。

以中国移动为例,对于数据互操作,不仅要求TD-LTE与TD-SCDMA之间实现空闲态的双向重选、连接态的双向重定向,还要求TD-LTE与GSM网间实现互操作以保证业务连续性,复杂的切换场景对测试工作而言是艰巨的挑战。
对中国电信而言,对于语音互操作,由于LTE和CDMA电路域没有互操作关系,语音方案初期可考虑SVLTE(单卡双待机)方式,终端支持语音和数据并发,未来考虑适时引入VoLTE方式承接语音业务。对于数据业务,HRPD现网可升级至eHRPD,采用非优化切换方式保证LTE与eHRPD数据业务连续。

面对即将到来的LTE商用普及,为保证优质的用户体验,运营商的LTE测试一方面需要加强模拟各类终端业务在不同场景下的边缘切换,使实际网络中的多模终端尽可能地驻留在LTE网络。在网络负荷过高时,根据QoS机制,尽量保障VIP客户的用户感知;在LTE与2G/3G切换时,控制好切换门限。另一方面需要针对现有不同的终端、不同的版本类型、不同的即时通信业务、不同的软件应用版本,开展LTE两大制式与2G/3G之间的互操作切换测试验证。通过模仿用户体验情况,摸清其进入休眠态的时长、登录行为、心跳周期、收发消息行为等等,加强测试保障,指导故障排查与优化工作。此外,还需要针对3G/4G互操作策略开展分场景(室内、室外、电梯等)的参数配置优化实验并进行测试对比分析,输出更切合现网、贴近用户体验的网络参数配置建议。

面向VoLTE,由于目前尚未成熟,因此运营商可通过实验室测试检验系统侧对VoLTE和eSRVCC的支持程度,结合外场测试情况验证真实网络下的VoLTE语音质量及考察对现有规划的影响。在VoLTE测试中,运营商可建立或进一步完善自动路测系统,利用远程控制设备自动获取测试控制信息并自动执行测试、传输数据到中央服务器,并自动输出报表。

智能管道应具备三种能力

运营商在LTE时代应充分挖掘海量数据的价值,通过对网络信令层的分析,分析、识别用户的终端业务行为;利用KQI指标量化体系,掌握用户或指定用户群的实际通话感受、数据业务使用感受(包括网络/非网络原因造成的通话质量与通话行为感受),帮助运营商客观了解用户使用业务的感受度。打造智能管道,运营商应该具备三种能力,分别是个性化需求识别的能力、个性化匹配/分发的能力和支持聚合模式的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搭建大数据挖掘分析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应具备以下能力:

1)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实现市场精准营销;

2)根据网络关联模型,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3)通过差异化服务,更好的实现流量经营。

对此,带宽管理技术(DPI与DFI)、P2P流量识别技术和流量控制技术、基于Hadoop的数据分析处理体系等有助于运营商搭建大数据挖掘测试平台

相关文章

VoLTE PK VoWiFi--未来语音通信技术

QTI与全志科技共同推动Qualcomm骁龙4G LTE平板电脑增长

讲解如何利用F频段发展TD-LTE?


相关资讯
特斯拉试水印度市场:百万美元进口破局 本地生产仍存悬念

印度孟买即将迎来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时刻。特斯拉已正式确认,将于7月15日在孟买开设其在印度的首家品牌展厅。此举标志着这家全球电动车巨头正式进军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迈出了布局印度的关键第一步。

英伟达GB300+苹果iPhone 17引爆 台积电业绩引擎全开 千亿美元营收在望

受益于英伟达划时代AI芯片GB300的加速放量与苹果iPhone 17系列新机备货潮的强劲启动,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2330.TW)正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行业分析机构普遍看好,台积电本季度美元营收将延续强劲势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季增幅度达3%至7%,持续站稳300亿美元大关。更令人瞩目的是,在AI与先进制程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台积电美元营收有望首次突破千亿美元里程碑,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黄仁勋年內二度访华 英伟达重申中国市场核心战略地位

7月13日综合外电报道,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龙头企业英伟达(NVIDIA)确认,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于7月16日在北京举行媒体沟通会。据路透社援引英伟达高管消息指出,此次行程是黄仁勋继今年4月访华后,本年度第二次到访中国内地,突显该公司对亚太战略市场的高度重视。

中国企业级应用市场迎AI驱动增长,2029年规模将破170亿美元

根据IDC最新《中国企业级应用市场跟踪报告》,2024下半年中国EA(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规模达54.3亿美元,同比增长7.0%。尽管短期受云转型阵痛影响,但在国产化替代深化、生成式AI技术落地的双重驱动下,市场将进入高速增长周期。IDC预测,2029年整体规模将攀升至175.2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1.2%。

iPhone 17供应链全球化加速:鸿海启动中印双线量产布局

随着苹果公司备受瞩目的新一代智能手机iPhone 17系列发布窗口(预计9月)临近,其全球最大代工制造商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已全面进入试产和最终量产准备阶段。这一进程不仅在其核心生产基地——中国郑州的富士康工厂如火如荼地展开,更引人注目的是标志着供应链布局的新动向:鸿海近期已将首批用于组装新一代iPhone的关键零部件从中国大陆出口至印度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