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Me:蓝牙4.0智能防丢运动手表方案

发布时间:2015-08-4 阅读量:126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智能手表算是可穿戴设备的老成员了,随着各主流厂商相继推出智能手表,智能可穿戴产品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高峰时代。受到蓝牙可穿戴设备在市场上的迅速增长,Bluetooth 4.0 BLE 技术很快会成为可穿戴技术约定俗成的连接解决方案。

从智能手表到健身跟踪器,各个可穿戴设备市场都在呈现出显著的增长。但凡日常生活用品,如眼镜、手表、衣服、鞋子、甚至帽子等,都可以应用无线技术将采集来的活动数据,发送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应用软件上,透过云端的数据分析,反馈给用户生活健康提示等资讯。

一 方案概述

本方案基于 Atmel ATSAM4LC 运动手表方案,它可以通过 BLE 和手机配对连接后使用。在手机有电话打进时,本款手表会震动提示,并且同时具备计步功能。此外,本方案设计中还加入 Find Me 功能,当手机和手表超出一定距离后会有报警功能。

 Find Me:智能防丢运动手表方案
 
二 方案展示板照片

 Find Me:智能防丢运动手表方案
展示板照片(正面)
 Find Me:智能防丢运动手表方案
展示板照片(反面)

三  方案方块图
 Find Me:智能防丢运动手表方案

四 系统功能

① 时间记录功能:
本方案具有时间记录功能(年、月、日、星期、时、分、秒)、闹铃功能、秒表功能。

② 加速度测量功能:
本方案支持 3 轴加速度测量、计步功能。

③ 电池管理功能:
本方案具有电池充电管理、电池放电管理功能。

④ 蓝牙数据同步功能:
本方案支持手机来电或信息查收提醒。

⑤ Find Me 功能:
本方案支持当手机和手表超出一定距离时,手表发出警报。

五 方案特性

① 采用 Atmel ATSAM4LC Cortex-M4 处理器,主频最高可达 48MHz;

② 采用 TDK T2541 超小尺寸蓝牙模块;

③ 采用 NXP PCF8563T低功耗的CMOS实时时钟/日历芯片;

④ 加速度测量采用 ADI ADXL362 超低功耗、3轴MEMS加速度计。

相关推荐:

蓝牙4.0智能手环方案:监测你的一“动”一“静”

助力物联网 TI蓝牙4.0的单模Android App方案

【热议】云视链的“读眼”技术那么好实现?

相关资讯
破局高端芯片!小米自研玄戒O1即将发布,性能参数首曝光

5月15日晚间,小米集团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账号正式宣布,由旗下半导体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玄戒O1手机SoC芯片已完成研发验证,计划于本月下旬面向全球发布。据雷军透露,该芯片将采用业界领先的4nm制程工艺,核心性能指标已接近国际旗舰水平。

成本直降25%!揭秘Melexis磁传感芯片攻克工业控制三大痛点

全球微电子技术领导者Melexis于2025年5月16日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MLX90427磁位置传感器实现技术突破,成功拓展至工业控制、医疗器械及农业机械等多元应用场景。这款集成SPI通信协议与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凭借卓越的抗干扰性能与成本优势,正在重新定义人机交互设备的技术标准。

智领未来·创见新程:OFweek2025中国工业智造标杆力量年度盛典

当智能算法重构生产线,数据流贯穿制造全流程,一场由深度数智化驱动的工业革命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应用市场,正以前沿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优势,推动工业自动化向认知智能跃迁。在这场以"数据+算法"为引擎的转型浪潮中,如何甄选具有示范价值的创新力量,构建行业高质量发展坐标系,将成为影响中国智造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命题。2025年7月30日,由OFweek维科网智能制造全媒体矩阵打造的"智领未来·创见新程"年度盛典,将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揭晓工业智造领域的年度标杆矩阵,以专业视角绘制产业升级的技术路线图。

智感未来·洞见先机|维科杯·OFweek 2025传感器行业年度评选荣耀启幕

当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传感器作为打通物理与数字世界的"神经末梢",正以年均18.2%的增速重塑产业版图。从智慧工厂的精密控制到医疗影像的毫米级感知,从自动驾驶的毫秒级响应到环境监测的全域覆盖,这场由底层传感技术驱动的革命已渗透每个创新场景。在万亿级市场机遇下,《维科杯·OFweek 2025传感器行业年度评选》深度聚焦"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双轮驱动,依托国家战略指引与专业评审体系,致力于发掘深藏功名的行业标杆,让那些定义未来感知边界的创新力量从实验室走向世界舞台。

2mm²颠覆快充技术!ROHM发布全球最小双MOSFET芯片"

全球半导体制造商ROHM于2025年5月15日宣布,推出突破性30V耐压共源Nch MOSFET产品"AW2K21"。该产品采用2.0mm×2.0mm超小型封装,典型导通电阻低至2.0mΩ,兼具业界领先的功率密度与效能表现,标志着双向供电电路设计进入新一代技术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