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后智能手机时代会延续PC市场模式吗?

发布时间:2015-08-24 阅读量:76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郑凯

【导读】智能手机发展到几乎月月有不同品牌发布旗舰新品的今天,毫无疑问已经进入了“后智能手机时代”,与十年前的PC时代相比,市场模式上也有着很多的相似点。十年一个轮回,智能手机已经获取了曾经PC市场的荣光,但其也会步入PC时代的后尘吗?
 
特别推荐:

我爱方案网特别推出原创拆解平台——为了科学,我们第一期的拆解产品就是来自德赛的智能睡眠手环 Fitband,已成文
帮你入眠还是给你添乱?Fitband手环完全评测拆解,希望能带给我爱方案网的网友们关于智能手环手表制造的一些启发,欢迎审阅。

【趋势】后智能手机时代会延续PC市场模式吗?
 
十年回眸 昨日已然重演

1、产业链集成度非常接近。

十年前的微软和英特尔塑造的wintel联盟形象几乎垄断了整个PC市场,当然在芯片上AMD从来没有忘记对英特尔不断的冲击。

反观今天的安卓系智能手机,虽然谷歌的开放与微软的封闭不可同日而语,但安卓系江山已成。芯片方面,高通的优势比较明显,联发科和英伟达争相曾经的AMD一样,在相对低端的领域对高通保持着冲击。

可见,产业链上游的相似性的相似性已超过80%。只是,三星的存在和华为海思扑朔迷离的未来,是其中不同的变数。

2,更庞大的品牌密集度。

十年前的PC盛况,也引来一批又一批的新玩家。回想当年,既有IBM、惠普和戴尔这样的跨国品牌,也有联想、方正和同方这样的本土玩家。还有很多已经被人遗忘的新玩家,比如家电系的海尔和TCL,比如中关村系的沐泽和八亿时空,还有渠道转型系的金立、神舟和同创等。

回到今天的智能手机市场,这种乱相更有甚之。传统的手机品牌三星仍在市场顶端,MOTO在被联想并购后开始上演强势回归;传统IT品牌华为、中兴都不忘跻身其中;小米和魅族为代表的互联网品牌成为这个市场最大的亮点;甚至做电视的乐视,做APP的美图,做空调的格力,做安全的360,做疯狂英语的李阳,唱歌的歌手,演电影的明星都要挤进来分一杯羹。

从品牌密集度的角度,二者的相似性近乎90%,而智能手机的乱局则更杂更乱,当然剧情也更狗血,还好很快这种乱局就将被打破。

3,具有相似的历史时刻

十年前的PC盛世,是拜当时的互联网时代所赐。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是第一波互联网经济崛起的时代,顺应这个潮流,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第一入口。其次,全国信息化的风潮也在这个期间进入发展期,PC又成为了企业办公的必备设备。在这两个趋势的带动下,有了PC十年的辉煌。

今天的智能手机,却是拜移动互联网时代崛起所赐。更多的应用和社交行为从PC端搬到了手机上,手机的核心应用变成了移动互联网新的入口。也成就了智能手机今天的大热。有趣的是,政府倡导的互联网+,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联接很大程度也会依赖智能手机的普及,这也延续了大热的智能手机发展的时长。在可见的未来,智能手机的辉煌期也许也会有十年。

后智能手机时代 后10年要怎么走?

当我们,从十年前的PC市场发展,看到了今天智能手机市场发展的相似性。我们也会随之看到一些相似的未来。那么十年前的PC市场寒冬,是否也已经出现在今天的智能手机市场了呢?

从IDC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IDC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看,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98.8百万部左右,同比下降4.3%。如果去掉苹果单品牌的正增长,安卓系阵营日子似乎并不好过。

如果,我们从PC市场曾经发生的一些历史,结合今天的市场环境,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第一,品牌林立的市场格局,将会很快改写。因为高度集成的上游产业链,意味着通用化和标准化时代的来临,规模效应将很快冲垮中小品牌的成本劣势。个性化和小众的支撑会延续一段时间,但不会变成改变市场格局的重要筹码。

对于大厂家来讲,未来三年一定会收缩产品线,多品牌的局面会逐渐逆转。产品线也会开始精简,中高端已然会维持高品质,但中低端会步入标准化,产品层面的竞争会转入品牌层面的竞争。

第二,随着产业链规模化的效应,手机厂家全球化竞争的脚步将会加快。为什么呢?产业链并不是中国的产业链,从全球的视角看,印度,俄罗斯,甚至拉美市场都是潜力更大的市场。富士康已经在今年7月宣布要在印度建厂10个,招募员工100万人,可见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重点正在从中国外移。只有拥有了全球的产业链布局,才能不在产业链竞争中掉队。

从这个角度看,缺少专利保驾的品牌,在全球化的路上会逐渐遇到一些问题。而传统手机品牌或者已经有一些全球化基础的科技品牌会开始展现优势。手机毕竟还是一个硬件,它进入到全球各个区域时,依然受到当地法律法规的约束,这是很正常的。互联网品牌相比而言,没有任何优势。

第三,创新并没有枯竭。移动互联网的全球化,手机应用带给人类的改变,想象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很多的硬件应用还依赖于智能手机。创新并没有枯竭,即便是在硬件端,还有很多可想象的空间,尤其在中高端。

所以,总结一下,智能手机在未来三到五年。整体市场的方向一定会沿着当年PC时代的路线走下去,产业大集中,成本规模致胜会是核心。中低端产品线,会标准化,完全变成产业链游戏。高端产品线,将会不断创新,直到下一个十年,新的入口诞生为止。

相关阅读:


十余款虚拟现实眼镜代表作(部分含方案)

高能!8大技术引爆机器智能寒武纪时代

一款Bluetooth 4.0 BLE防丢智能运动手表设计
相关资讯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2025年4月)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Rho Motion最新数据,2025年4月全球纯电动汽车(BEV)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总销量达150万辆,同比增长29%。其中,中国和欧洲市场持续领跑,而北美市场则因政策不确定性出现自2023年9月以来的首次下滑。本文将结合政策、技术与区域竞争格局,深度解析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动态。

500Wh/kg凝聚态电池破局航空电动化,宁德时代试飞4吨级验证机

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CATL)近期在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及市场拓展方面动作频频,展现出强劲的产业主导力。从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时间表到凝聚态电池的航空级应用,从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到欧洲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宁德时代正以技术创新与资本布局双轮驱动,重塑全球能源产业格局。

26米长距传输+全产业链国产化,豪威发布车规级SerDes芯片组

2025年5月15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豪威集团(OmniVision)正式发布OTX9211/OTX9342车载SerDes芯片组。作为国内首款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的2Gbps高速视频传输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已通过多家头部车企及Tier1供应商认证,预计将率先应用于智能座舱及ADAS系统的视频传输场景。

电感龙头顺络电子:汽车电子与AI服务器双轮驱动,一季度净利增37%

作为全球电感行业前三强企业,顺络电子(002138.SZ)近年来通过战略聚焦汽车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等新兴市场,实现业绩持续突破。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16.03%;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7.02%,创历史同期新高。在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与新兴领域高速增长的双重驱动下,顺络电子正以技术优势与多元化布局,巩固其全球电子元器件龙头地位。

RISC-V+AI双引擎驱动,北京君正加速布局智能终端市场

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逐步走出周期性低谷,2025年被视为市场复苏的关键拐点。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君正”)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凭借其“计算+存储+模拟”的技术战略,在汽车电子、工业医疗、AIoT及智能穿戴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本文将从技术突破、产品布局、市场表现及未来战略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君正在行业复苏期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