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未至,全球半导体产业迎来并购整合热潮

发布时间:2015-11-26 阅读量:159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吴丰恒

【导读】据美国调查公司Dealogic统计,迄今为止,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交易总规模达到1200亿美元以上,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同时,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平均交易规模,是去年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市场一片大好,全球半导体产业却迎来并购整合热潮,这是为什么?

2014年下半年至今,全球半导体产业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并购潮。

寒冬未至,全球半导体产业迎来并购整合热潮
 
排名前二十公司中,英特尔、高通、安华高科技、博通、NXP等过去一年均加入并购大军,美光科技、德州仪器也传出了并购绯闻。

盛宴上半场,美国资本担当主角,而新兴的中国IC资本也蠢蠢欲动。紫光集团向台湾当局抛出的绣球,近日也得到正面回应,这让中国IC资本有望接力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潮。

产业趋势与资本合力

据美国调查公司Dealogic统计,迄今为止,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交易总规模达到1200亿美元以上,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同时,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平均交易规模,是去年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

今年5月28日,安华高科技(AvagoTech)宣布将以价值高达370亿美元的现金与股票收购博通公司(BroadcomCorp.),创下今年行业并购规模纪录。在美国市场调查公司IHS发布的2014年全球半导体企业销售额排名中,安华高科技、博通公司分列第十五位和第八位。

今年6月,2014年半导体行业销售额排名第一的英特尔,宣布以约167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可编程逻辑芯片巨头Altera,这是英特尔迄今为止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去年10月,排名第三的高通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CSR公司,这笔交易于今年完成。

在IHS发布的2014年全球半导体前20强中,恩智浦半导体、英飞凌分别于今年3月和8月宣布了两笔118亿美元、30亿美元的并购案。今年还有消息称:中国紫光集团有意收购DRAM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交易规模可能高达200亿美元以上;美国德州仪器公司也可能发起一笔规模在112亿美元的收购。

“一个是产业趋势的力量,一个是资本力量。”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这样解读今年全球半导体并购潮产生的原因。

4G开启了全球ICT产业从移动互联时代向万物互联的演进,虽然物联网尚未真正爆发,芯片巨头已开始为驱动变革的力量展开布局,收购是重要手段。英特尔宣布收购的Altera,将可能强化其数据中心业务,这是传统PC芯片巨头英特尔目前增长最为迅速的业务。而高通对CSR的收购,显然也有意将CSR的蓝牙技术和自身技术结合,同时吸收CSR的IoE客户。

“并购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深受华尔街投资者欢迎,因为节省成本就意味着利润上升和公司估值上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艳辉分析。

中国资本有望接力并购潮

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浪潮中,中国资本的动作同样引起关注。

集成电路产品成为超过原油的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国内资本没有错过中国扶持本土半导体产业的机遇。

今年1月,国内半导体封装测试巨头长电科技率先出手,宣布以7.8亿美元收购全球第四大封装厂、新加坡上市公司星科金朋。

5月,IC背景的中资财团以17.3亿美元成功收购美国图像传感器生产商豪威科技(OmniVision)

以央企资金背景成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对外并购中表现活跃。

国内资本在半导体领域跨国并购的高潮,当为紫光集团收购美国DRAM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这笔可能超过200亿美元的收购,面临美国国家安全审查等阻碍,尚未公布取得明显进展。

不过,紫光集团在存储产业已开展一系列布局,包括引进人才以及收购存储芯片下游封测厂商台湾立成25%股权。同方国芯不久前抛出A股史上最大规模定增案,融资800亿元进军存储产业,其中大部分将投资于建设一家存储芯片制造工厂。上述两家公司,共同的背景是清华系资本。

清华系旗下的紫光集团,自2013年起已通过私有化收购手机芯片设计公司展讯、锐迪科。近日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更放出风声,希望台湾取消对大陆企业投资台湾半导体设计行业禁令,同时希望收购联发科打造一家能够抗衡高通的手机IC设计公司。全球手机芯片商中,联发科、展讯分别排名第二、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据外媒报道,台湾当局迅速给予了正面的反馈。台湾相关官员表示,面对来自大陆企业的竞争,台湾当局别无选择。

“半导体行业,中国资本今年的并购规模相比国外并不大。不过从趋势发展来看,未来一定是中美主导产业发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艳辉表示。实际上,全球半导体行业并购中,中国并不缺少资本,缺少的只是更多有影响力的收购。


推荐阅读:


无线监控达15公里!电动车辆防盗应用方案

老年人远程照护健康监测方案(含硬件设计资料)

敲一下,内容自动切换:无按键操作蓝牙运动手环方案

相关资讯
iPhone第三季度产量看涨,摩根士丹利预测季增8%

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下半年旺季,苹果公司iPhone的生产规划正备受关注。据摩根士丹利证券最新发布的供应链研究报告显示,第三季度iPhone预估产量将达5000万台,较第二季度的4650万支增长8%。这一预测源于大摩对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广泛访查,表明苹果正加速推进新机型的准备。分析师施晓娟领导的大摩中国台湾研究团队指出,这一增长得益于零部件的提前备货,自6月起相关工厂便启动了生产计划,推动出货量略超季节性水平,预示iPhone产品线将在第三季度迎来积极复苏。

全球最小音频功放问世!AW88271CSR如何实现46%面积缩减?

在移动设备音频性能需求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终端用户对功耗控制、空间占用及电池兼容性提出更高要求。艾为电子率先推出新一代Digital Smart K系列智能数字音频功放AW88271CSR,通过三大核心技术突破——超低功耗架构、业界最小封装、全适配硅负极电池支持,为消费电子音频系统设立全新性能标杆。

意法半导体VIPer11B:面向8W离线应用的高能效低成本电源方案​

在追求小型化、高能效和智能化的电子产品浪潮中,为各类中小功率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经济的电源解决方案是设计工程师面临的关键挑战。特别是在照明、智能家居、家电及智能电表等广泛领域,对离线交流-直流电源转换器的性能、成本与空间要求日益严苛。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全新VIPer11B系列离线高压转换器,凭借其高度集成、卓越能效和优异的性价比,为8W及以下应用场景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电源核心。

中美面板巨头OLED专利之争,ITC初裁京东方商业秘密侵权成立

近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韩国显示巨头三星Display针对中国面板制造商京东方(BOE)提起的商业秘密侵权案作出初步裁决。ITC裁定京东方及其七家子公司侵犯了三星Display的OLED技术商业秘密,并违反了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基于此,ITC决定对京东方利用涉案商业秘密制造的特定OLED面板、模块及相关组件实施进口禁令。此项初步裁决标志着三星Display在本次诉讼中取得阶段性胜利。

苹果折叠屏iPhone确认采用三星方案 技术细节与量产时间表首次披露

据天风国际证券最新供应链报告显示,苹果公司已完成折叠iPhone的核心技术方案决策。7月15日分析师郭明錤证实,该产品将放弃自研路线,转而采用三星显示的成熟屏幕模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曾为三星折叠屏设备提供核心部件的韩国供应商Fine M-Tec将独家承制精密铰链系统,此举标志着苹果与三星显示的合作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