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功能强大,背后是这三大技术

发布时间:2016-01-5 阅读量:156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近年来的可穿戴设备可谓百花齐放,功能也各式各样,甚至连最常用的鼠标也开始了穿戴化的趋势,但是大家对实现这些功能背后的技术又是什么呢?要知道,这些功能之所以可以组建乃至不断地丰富,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持必不可少。今天,就让小编带领大家来熟悉一下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最有价值的三大技术。

穿戴设备功能强大,背后是这三大技术

一、无线传输技术


Wi-Fi是如今的智能设备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项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Wi-Fi使用的协议已经发展到802.11ac,理论上的传输速度最高可达到1Gbps。

专家预计,到2017年可穿戴设备的销售量将接近7000万台。然而,随着硬件水平的不断进步,可穿戴设备的外观更加简洁、轻便,处理芯片也逐渐朝高性能低功耗的趋势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移动智能设备已然成为连接一切的枢纽。因此,将可穿戴设备连接到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和云端共享变得尤为重要。

蓝牙同样也是一项较为普遍的无线连接技术,支持短距离范围内的通信,其数据速率为1Mbps。蓝牙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它几乎不占用空间,可随意地集成到各种可穿戴设备中,却不会对外观和结构的设计造成压力。它凭借低廉的成本和高效的传输能力,让可穿戴产品的市场需求从小众转变为主流,从新潮转变为实用。

除此之外,无线传输中还有一项非接触式识别的NFC技术,即近场通讯。NFC技术相对于蓝牙而言操作更简易,配对效率更高。在云计算的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交娱乐等所产生的数据都将通过智能手机这个媒介,而NFC便成为了一个能够代替公交卡、银行卡、门禁卡等感应卡片的存在。不仅是手机,现如今许多智能可穿戴都争相融入NFC技术,因为它具有两大深受人们青睐的实用功能——一是移动支付,二是近距离共享数据。

总的来说,无线技术已经在当前的智能穿戴领域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未来,只要在集成方面不存在冲突,那么多种无线技术也将长期共存,因为每种技术都有其最佳的使用场景。不过相对而言,蓝牙Smart(4.0版本以上的低功耗蓝牙技术)和WiFi将在穿戴式应用中更具优势。

二、传感技术

可穿戴设备上的数据不仅源自触屏端或是其他输入设备,更多的是调动起自动采集与监测的功能,来获得用户活动的数据,以及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数据。因此,其中最核心的便是传感技术。

就拿最常见的运动手环来说,最初仅仅是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来计步,但是随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不断植入,它的功能也丰富了许多。

例如,GPS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定位,记录用户的地理位置、运动轨迹等等;如今,运动手环最大的卖点之一便是健康监测功能,所以光学心率传感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可以使用LED发光照射皮肤,血液吸收光线产生的波动来判断用户的心率水平,实现更精准的数据分析;然而,生物电阻抗传感器的功能则更加详细、全面,它可通过生物自身阻抗来实现血液流动监测,并转化为具体的心率、呼吸率以及皮反应指数;皮电反应传感器是一种先进的生物传感器,通常装载在一些需要检测汗水的设备上。由于人类的皮肤是一种导体,当开始出汗时,皮电反应传感器便开始测算,这便能从其他的参数方面检测运动的情况。

显然,有了传感器的助力,可穿戴设备能够进一步了解使用者的生理机能,掌握更深层次的身体变化,并且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算法分析后成为真正可以引导健康生活的有价值的内容。

三、人机交互技术

由于人们每天都要佩戴这些设备,所以它们必须具备的智能之一便是与用户交互。这不仅让用户更好地控制设备,也让设备更懂用户。人机交互的方式涉及到多种不同的形式,主要的交互技术可简单分为以下四类:

1.AR/MR交互技术

增强现实(AR),是指在真实环境之上提供信息性和娱乐性的覆盖,如将图形、文字、声音及超文本等叠加于真实环境,提供附加信息,从而完成提醒、提示、标记、注释及解释等辅助功能,是虚拟环境和真实环境的结合。AR/MR技术为可穿戴设备设备提供新的应用方式,在人机之间构建了一种新的虚拟屏幕,并借助于虚拟屏幕实现场景的交互。这是目前智能眼镜、沉浸式设备、体感游戏等方面应用比较广泛的交互技术之一。

2.眼动跟踪交互技术

眼动跟踪技术通常有三种追踪方式:一是根据眼球和眼球周边的特征变化进行跟踪,二是根据虹膜角度变化进行跟踪,三是主动投射红外线等光束到虹膜来提取特征。该技术多运用于智能眼镜的研发。当人的眼睛看向不同方向时,眼部会有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产生可以提取的特征,计算机通过图像捕捉或扫描提取这些特征,从而实时追踪眼睛的变化,预测用户的状态和需求,并进行响应,达到用眼睛控制设备的目的。

3.体感交互技术

体感交互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等技术识别人的肢体语言,并转化为计算机可理解的操作命令来操作设备,它是可穿戴设备趋势下带动起来的一种人机交互技术。其中手势交互最具代表性,各类传感器对手部形态、位移等进行持续采集,每隔一段时间完成一次建模,形成一个模型信息的序列帧,再将这些信息序列转换为对应的指令,用来控制实现某些操作。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和传感器的发展,手势识别已经进入可用性阶段,各类产品和解决方案也开始涌现。

4.语音交互技术

语音交互可以说是可穿戴设备时代人机交互之间最直接的交互技术之一。新一代语音交互的崛起,将语音与智能终端以及云端后台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整合,让人类的语音借助于数据化的方式与程序世界实现交流,并达到控制、理解用户意图的目的。前端使用语音技术,重点在后台集成了网页搜索、知识计算、资料库、问答推荐等各种技术,弥补了过去语音技术单纯依赖前端命令的局限性。

推荐阅读:

无外挂 MCU 的微型心律计方案

低功耗低成本无线门禁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拓扑绝缘体是什么,有了它手机不用充电了?

相关资讯
士兰微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分析:一体化战略驱动盈利强劲复苏

士兰微于7月14日正式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区间为2.35亿元至2.75亿元,较上年同期成功逆转亏损态势,实现扭亏为盈的关键转折。同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到2.4亿元至2.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90.18%至121.88%,凸显业绩增长的强劲势头。这一积极变化标志着公司在半导体行业的战略转型初见成效,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核音频DSP破局者:Cadence新一代音频处理器如何重构智能音频生态

随着生成式AI音频处理、沉浸式音效和软件定义汽车的快速发展,传统单核DSP已难以满足指数级增长的计算需求。OEM厂商面临多核硬件设计复杂、软件开发周期长的双重压力,尤其是跨核数据同步和资源分配难题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亟需通过底层架构创新实现性能与开发效率的平衡。

350亿美元并购获关键进展 新思科技收购ANSYS通过中国反垄断审查

2025年7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新思科技(Synopsys)收购ANSYS股权案。这项价值350亿美元的交易在获得美国FTC批准后,最终通过中国反垄断审查,标志着全球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与工业软件领域最大并购案取得关键进展。

65W+高效能之选:揭秘MPS MP2764如何重塑便携设备电源设计

在追求极致轻薄与强劲性能的便携设备浪潮中,电源管理芯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传统方案往往在功率密度、效率与复杂功能集成之间难以取舍。MPS芯源系统(NASDAQ: MPWR)近期推出的MP2764升降压充电管理芯片,以其突破性的集成度与灵活架构,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游戏掌机等便携设备提供了高性能、小尺寸的电源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

Qorvo联合贸泽发布电机控制技术白皮书,解析BLDC/PMSM设计新方案

2025年7月14日,全球知名电子元器件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联合半导体技术厂商Qorvo共同发布技术电子书《10位专家畅谈电机控制基础》。本书聚焦电机控制设计的核心挑战,集结行业专家对控制方法、能效优化及集成化方案的深度解析。伴随移动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效电机系统已成为工业设计的战略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