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TI 的蓝牙智能电子烟方案

发布时间:2016-01-29 阅读量:133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健康领域是智能硬件市场的一块大蛋糕,同时满足了互联网时代的“物联网”和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需求。本方案是基于TI芯片的蓝牙智能电子烟设计,除了具备传统电子烟基础功能外,还能通过蓝牙信号,电子烟与智能手机建立连接,实现数据交互。

据世卫组织预测,电子烟产品市场消费容量可达1000亿美元,并伴随着全球各国控烟力度的加强,市场容量将会进一步扩大。这也就意味着,蓝牙智能电子烟仅需抢占其中1/100 的市场份额,就有机会成为下一个 ¥100 亿市场。

基于 TI 的蓝牙智能电子烟方案

那么面对如此大的市场份额,面对如此残酷的竞争,如何脱颖而出呢?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目前更加受到欢迎的物联网,物联网受到的关注有目共睹,其中 2015 年,更是智能设备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其中应用低功耗蓝牙技术的智能产品层出不穷,蓝牙智能LED灯、智能手环、电子秤、防丢寻物器、适配器、温湿度计等新型智能产品不断涌现。

然而,蓝牙智能电子烟产品在国内外基本空白,市场空间巨大。

基于 TI 的蓝牙智能电子烟方案
 
基于 TI CC2540 蓝牙智能电子烟方案,蓝牙智能电子烟在具备传统电子烟基础功能外,还能通过蓝牙信号,电子烟与智能手机建立连接,实现数据交互,带来更多全新功能,提升产品附加价值。

基于 TI 的蓝牙智能电子烟方案
基于 TI 的蓝牙智能电子烟方案
 
【方案方块图】

基于 TI 的蓝牙智能电子烟方案

【系统功能】

1. 抽烟历史记忆功能:
本方案支持通过手机APP,时时记录吸烟时间,回馈个人吸烟习惯;

2. 烟雾量控制功能:
本方案支持根据个人喜好,随心设定电子烟烟雾量的大小。

3. 健康吸烟计划功能:
本方案支持制定吸烟计划,并设定好每日吸烟次数(一旦超出,无法点烟),帮助计划吸烟、辅助戒烟。

4. 电子烟电量管理功能:
通过手机APP查询电子烟电量,设定充电提醒,并通过获取充电次数,预估剩余使用寿命;

5. 密保功能:
本方案支持设置连接密码和查询密码,保护个人隐私;

6. 云端健康管理功能:
可将个人吸烟记录上传至云端服务器,通过云端健康服务平台,获取健康管理建议。

【方案特性】

1、本方案采用 TI CC2540 作为主芯片,方案内置蓝牙 4.0 模块,遵循最新的蓝牙 4.0 低功耗标准,省电效益是传统蓝牙技术的 10 倍以上,待机损耗极低;

2、TI CC2540 RF 性能:出色的长距离链路预算(高达 +97 db)以及与其它 2.4 ghz 器件的良好共存性


推荐阅读:

一键控制,多轮胎胎压监测方案

Google人工智能击败围棋选手,下一步呢?

太冷了手机不工作,怎么自拍?BAT方案帮你解决

相关资讯
英特尔18A工艺良率达55% 超三星2纳米,瞄准2025量产

据KeyBanc Capital Markets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英特尔在18A(1.8纳米)工艺节点取得显著突破。当前该工艺良率已提升至55%,超越三星SF2(2纳米)工艺约40%的水平,但仍落后于台积电N2(2纳米)工艺65%的良率表现。这一里程碑标志着英特尔在先进制程研发上的加速追赶,为其2025年量产计划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集成电路领衔出口升级,中国制造向"新质生产力"跨越

2025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79万亿元,同比增幅2.9%,首次在半年度突破20万亿大关。出口表现亮眼,实现13万亿元规模,增速达7.2%;进口则呈现阶段性调整,8.79万亿元的总量较上年回落2.7%。分季度观察,二季度**4.5%**的同比增幅较第一季度提速3.2个百分点,连续七个季度维持正增长轨道,显现出稳固的复苏态势。

2025全球工业显示面板增长3.4%,智能场景占比超六成

根据Omdia的最新权威报告数据,2024年全球工业显示面板市场展现了强劲韧性,出货量达到2.811亿台。展望2025年,该领域预计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出货量同比提升3.4%,总量攀升至2.906亿台。这一积极预期,预示着工业显示技术正深度融入全球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进程。

英特尔双路线战略:18A与台积电2nm并行推进,Nova Lake-S启动试产

2024年7月,英特尔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展现出双轨并行战略。尽管其自研的Intel 18A制程正全力量产,并计划用于下一代移动处理器Panther Lake及服务器芯片Clearwater Forest,但公司同时深化与台积电的合作。据行业消息证实,英特尔新一代桌面处理器Nova Lake-S已在台积电N2(2纳米)晶圆厂完成首次试生产投片,标志着双方在尖端制程上的合作进入新阶段。

华为AI芯片战略大转向:从专用走向通用 破局关键锁定CUDA兼容

面对庞大的人工智能算力需求与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正对其人工智能(AI)芯片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从聚焦专用的ASIC路线转向更具通用性的GPGPU赛道,并策略性地寻求对行业标准CUDA生态的兼容,意图破解市场拓展的核心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