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芯片产业整合风还会继续刮?

发布时间:2016-03-18 阅读量:77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2014年以来,芯片的总销量一直是处于上升状态,但是行业的变动却风起云涌:英伟达、爱立信等芯片公司先后退出手机芯片市场;博通被Avago收购;紫光强势收购展讯、锐迪科;去年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放言欲并购联发科。对此,联发科朱尚祖怎么看?这股并购风还会继续刮吗?

【观点】芯片产业整合风还会继续刮?

联发科联发科执行副总经理、联席COO朱尚祖表示,如果产业能够整合是不错的,但需要客观条件合适。高通、英特尔、联发科、海思等几个厂家规模足够大,如果进行整合是比较困难的。但芯片行业的整合一定会持续不断发生,不一定是手机芯片,而是手机之外的各产品线的整合。

高端低用 联发科怎么看?

去年,联发科发布了高端手机芯片品牌,Helio,中文名曦力。该品牌细分为两大系列,一个是曦力X系列,聚焦性能;一个是曦力P系列,聚焦时尚轻薄。在其发布X10之后,小米将其用在红米Note上,售价在千元以下。

对于联发科来说,定位高档的芯片被用在了低端手机上,有些尴尬。对此,朱尚祖表示:“我们的东西是好东西,客户要用什么策略和联发科没有关系。”而对于有损高端品牌形象的问题,朱尚祖表示,品牌没有做好是联发科自己的责任,不是客户的责任。联发科有高价位的产品,也有低价位的产品,客户如何使用,联发科并没有立场,也没有打算改变。

这次,联发科又发布了一款定位高端的曦力X20,首款采用三丛集十核架构。联发科在形容这个三丛集十核理念的时候,用汽车换挡的原理来解释。

“三丛集将大小核两档加了一个中间档次,可以更加细化任务,提升功效,降低功耗。汽车从从五档到六档到七档,并不是为了加大马力,而是控制油耗。这是联发科三丛集的出发点”朱尚祖表示。

对于业界将曦力X20和高通骁龙820的比较,朱尚祖表示曦力X20功耗一定更低。朱尚祖希望曦力X20能够卖的比曦力X10更好一些。

芯片行业整合将会持续进行

手机行业变动很大,中小品牌消亡,供应商倒闭,资源越来越集中。对于上游的芯片行业来说,也会受到影响。对此,朱尚祖很是积极乐观,他认为,虽然中小手机品牌消亡带来了一部分订单量的减少,但这部分订单量又会相应增加到一些大的手机品牌,比如华为、小米厂商。在联发科订单里,华为的订单量一直在上升,小米持平。

芯片领域,这两年变动也很大:英伟达、博通、爱立信等芯片公司先后退出手机芯片市场;Marvell待价而沽;博通被Avago收购整合;紫光集团收购展讯和锐迪科。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放言欲并购联发科。

朱尚祖认为,如果行业可以整合,也是不错的。他也相信,整合会比较好点。但整合需要客观条件合适才行。

不过,他认为联发科、高通、英特尔以及海思等现有的几家芯片厂商规模已经足够大,进行整合比较困难,需要外在条件。但芯片行业仍会整合继续,不一定是手机芯片领域,可能是手机之外的产品线。


推荐阅读:

太阳能夜视隐性眼镜,这个概念方案有想法

未来,VR还可能有哪些机会?

RFID也来抄表,无线智能电表设计方案

相关资讯
AI驱动叠加产能调整,2025年Q3 NAND Flash价格全线看涨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NAND Flash产业历经2025年上半年深度产能调整与库存去化,供需失衡状况显著缓解。原厂加速将产能转向高毛利产品,导致通用型NAND晶圆流通量收缩。需求侧受企业级AI投资扩张及NVIDIA Blackwell架构芯片大规模出货带动,第三季合约价预计实现5%-10%的季度涨幅,正式确立市场回暖趋势。

全球最小尺寸47μF电容量产!村田0402型MLCC突破AI服务器集成瓶颈

随着人工智能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等高性能IT设备部署加速,电子元件的空间利用率成为制约设备性能的关键因素。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将突破200万台,推动微型大容量电容需求激增63%。在此背景下,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率先实现0402英寸(1.0×0.5mm)封装47μF MLCC的量产,标志着高密度电路设计进入新纪元。

美国半导体关税政策即将落地 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风险

当地时间7月8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宣布,关于半导体进口关税税率的最终决定将于7月末或8月1日正式公布。他在白宫简报会上援引特朗普总统的立场称:“未在美建厂的企业将面临高额税率,但已投资建厂者可能获得1-2年缓冲期,此后税率将大幅提升。”

国产EDA巨头华大九天终止收购芯和半导体 百亿级整合计划搁浅

2025年7月9日晚,国内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龙头企业华大九天(301269.SZ)发布重大公告,宣布终止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和半导体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的交易方案,同步终止的还包括配套募资计划。这场备受业界关注的国产EDA整合在推进三个月后戛然而止。

三星晶圆代工战略转向:押注2nm制程冲刺70%良率,争夺AI芯片市场

据韩国媒体Business Korea报道,三星晶圆代工部门在3nm制程遭遇技术瓶颈后,已将战略重心全面转向2nm工艺研发。管理层最新决策显示,公司将集中资源在2024年底前将2nm良率提升至70%,以此争夺高端AI芯片订单。这一目标被视为扭转代工业务亏损的关键举措,当前该部门季度亏损已达数万亿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