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15 阅读量:1102 来源: 发布人:
屡屡上榜Skytrax“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行的阿联酋航空,在今年推出了一款“交互式洗漱包”。这项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机舱应用工具,可以让乘客通过移动端实现虚拟和现实间的交互式互动。无独有偶,早在2011年,荷兰航空公司就已经在其大本营阿姆斯特丹机场开始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测试。到目前为止,荷兰航空的乘客已经可以通过其外接的某聊天机器人平台,确认订票信息及相关的舱内服务。
航空公司为什么青睐人工智能?
为了摆脱行业负面新闻持续性曝光带来的困境,在基础硬件比拼逼近瓶颈期后,客户体验便成了航空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发力点。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航空公司逐渐试水人工智能领域,并一一曝光种类繁多的人工智能体验产品,有关人工智能究竟如何提高旅行体验的话题热度就始终居高不下。显而易见,各大航空巨头已然将软性竞争的核心筹码押在了人工智能领域。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更像是一个实体传统行业逐渐向新兴科技行业靠拢的过程。由高精尖新科技,如大数据,云服务,神经网络系统等等融合而生的人工智能,除了能模仿智能人类行为,还能以多种更高效的方式为航空企业减轻负担。例如一个人工智能客服就能在同一时段内与多人进行对话,节省了大量人力与培训成本。又例如乘客可以任意选择对话发生的地点,无论是在机场,机舱,还是配有WIFI的飞行途中,这类交互体验的加强无论对于企业品牌建立,还是服务质量提高都颇有助益。而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从机票选择开始,包括行程管理,相关答疑,旅行信息查询等实际操作上,如果都有一个管家式的助手从头到尾进行答疑,无形中也会提高出行质量和感受。
在这样的行业趋势之下,国内的东方航空去年就联合了微软小冰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尝试。通过后台接入微软小冰,对话之中乘客可以在规范化的服务基础之上得到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而业界领先的“意图识别引擎”可以在多轮对话中收集用户的潜在需求,再通过文字或自然语音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然而涉及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还是需要人工的切换对接,只有人工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才能将真正的“定制服务”落到实处。
除此以外,越来越多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开始登陆航空产业,出行者们多多少少都有过类似的接触经验。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推算,不难看出人工智能进军其他领域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基于目前的体验反馈,这类日趋成熟的技术为人们生活带来的除了便利,或许还有真正意义上的个性满足与实现。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2025年7月9日至11日,一场引领西南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风向的盛会——第十三届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将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璀璨启幕! 本届展会深度契合时代发展与产业升级脉搏,匠心布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特种电子、数字产业、机器人等核心主题展区,并特设西部地区创新成果专区。十余场高规格专题论坛、500+专家学者前沿洞见、500+优质厂商创新成果展示、超20000名专业观众共聚一堂,海量创新方案与新品首发、精彩活动轮番上演,共同铸就这场融汇前沿智慧与澎湃创新的西部电子信息领域年度盛宴!
LG电子近日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初步财报显示,公司面临显著盈利压力。财报数据显示,4月至6月当季合并营业利润为6391亿韩元(约合4.6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46.6%,环比上一季度也录得49.2%的下跌,业绩表现远低于市场此前7533亿韩元的普遍预期。同期营收为20.74万亿韩元,同比减少4.4%,环比下降8.8%。
7月7日,国产芯片设计龙头企业瑞芯微(Rockchip)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经初步测算,公司报告期内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0.45亿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加7.9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达5.2亿至5.4亿元,同比暴增3.37亿至3.57亿元,增长率突破185%-195%高位区间。
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对现场总线通信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尤其在高压、强电磁干扰及严苛环境的复杂工业场景中,传统CAN隔离收发模块的绝缘性能已面临挑战。针对市场对高电压隔离与增强型绝缘的迫切需求,金升阳创新推出 TDH301DCAN-RGX 增强绝缘型隔离收发模块,为高可靠性通信系统提供核心保障。
2025年7月7日 – 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与工业自动化产品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今日宣布,正式供应Analog Devices, Inc. (ADI) 最新推出的ADIN3310和ADIN6310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这两款专为严苛工业场景设计的3端口和6端口千兆以太网交换机,集成了关键的时间敏感网络 (TSN) 能力,旨在驱动现代工业网络迈向低延迟、高可靠通信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