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VST2.0交换机虚拟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6-10-28 阅读量:1165 来源: 发布人:

近两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计算虚拟化等等技术的兴起,伴随大家对“云”的向往,促使加快了网络虚拟化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可以这么说目前的IT基础网络无“云”不谈,交换机虚拟化技术几乎成为了新建网络架构的首选技术。


那么交换机虚拟化的部署原理是什么?现实网络结构中该如何部署?虚拟化2.0做了哪些方面的增强和创新?今天我们就揭开交换机虚拟化技术的神秘面纱,对该技术进行全面了解。


解密VST2.0交换机虚拟化技术


图1


参照两台设备部署模式,两台设备分别为成员“主”和成员“从”设备。虚拟化互联主要靠高速线卡的物理端口通过链路捆绑直接互联实现。如图1。

互联链路我们称之为VSL(Virtual Switching Link)链路,考虑性价比的问题,主流有两种部署方式:

方式1:直接通过普通高速光纤互联,速率高,成员部署距离不受限制,在多核心节点、灾备互联等场景下应用广泛;

方式2:通过专用连接电缆连接,成本低,成员距离受限,适合同机房、同机柜部署。

设备虚拟化架构部署完成后,从管理角度看,两台或者多台设备“整合”称一台设备,他们共享一张路由表、一张转发表;等同拥有一台部署多张主控、多张业务线卡的“超级”交换机,所有的功能部署方式等同于单台设备配置。

如上的网络结构部署模式,我们称之为VST 1.0(Virtual Switching Technologies )。目前在大楼局域网、园区网及数据中心广泛部署,应用成熟;同时随着市场部署量增多,应用场景覆盖面增大,维护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发现上述部署模式下在技术上存在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的“创新”潜力;

比如:设备之间的虚拟化连接全靠设备中间的VSL互联实现,难免出现:

■ 链路带宽不足,容易形成带宽转发瓶颈;

■ 正常数据转发报文和虚拟化管理报文同一物理通道传输,易出现数据报文抢占带宽资源,造成架构“分裂”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目前已经采用的解决方案:在最大化增加VSL物理链路基础上同时在VSL链路上叠加复杂的QoS保障机制,优先保障管理报文处理。

1、QoS的功能部署,引入了复杂的软件功能设计,造成功能模块臃肿、结构复杂度上升;
2、Qos本身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冲突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虚拟化部署架构带来资源冲突问题,迈普在原有高端虚拟化技术VST1.0 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和优化,形成了目前的VST2.0技术。

VST2.0实现原理如图2:


图2


在两台高端交换机的双主控卡上分别配置独立的虚拟化管理接口,通过全交叉连接实现四张主控卡管理通道的“全连接”。无论哪张主控卡作为整个体系的主控卡,都可以与其他N张主控卡实现管理信息互通、共享、同步。由于实现了VSL链路下的管理报文和数据报文的传输通道硬件分离,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有VSL资源冲突、架构臃肿问题,现有的VSL链路工作效率更高、转发带宽更足、部署架构更优。

对技术进行优劣势对比:


相关资讯
韩国EUV掩模本土化迈关键一步 S&S Tech接近获三星认证

韩国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进程迎来重要突破。据行业消息,本土掩模制造商S&S Tech自主研发的极紫外(EUV)光刻用空白掩模版已进入三星电子最终认证阶段。三星正于实际制程环境中测试其样品,重点检测内部缺陷水平,最终质量评估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完成。

台积电美国先进封装布局提速,2028年启动SoIC与CoPoS双线扩张

据产业最新动态,台积电正加速推进美国亚利桑那州半导体生态链建设。除现有晶圆厂外,该公司计划于2028年动工两座先进封装厂,重点部署其顶尖的SoIC(系统整合芯片)和CoPoS(Chip-on-Package-on-Substrate)技术,以满足北美市场对AI及高性能计算(HPC)芯片的封装需求。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登顶全球AI芯片霸主地位

当地时间周三,英伟达股价盘中触及164.42美元的历史高点,推动其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里程碑的企业。截至收盘,公司股价上涨1.80%,市值达3.97万亿美元,进一步奠定其人工智能硬件领域核心地位。

TCL科技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显示业务强势驱动,光伏板块承压前行

7月9日,TCL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26亿元至9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至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8亿元至20亿元,同比大幅上升81%至101%,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启幕,聚力成渝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7月9日,成都迎来第十三届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的盛大启幕。本届博览会紧扣“新动能、新生态、新西部”主题,在国家战略引领下,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成渝双城产业协同,通过展示前沿成果、分享发展理念、促进生态合作,加速推动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向世界级跃升,倾力打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