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膜进化黑科技——“膜手机”

发布时间:2016-10-26 阅读量:1184 来源: 发布人:

当智能手机已普及神州大地,视野所及全是触摸屏,人们对智能手机已经见怪不怪。各种手机发布会上的新款也不再有什么新意,更多是进行硬件升级,没有出现真正的黑科技。

然而10月13日,香港秋季电子展上全球首个“膜手机”——用户的“第二手机”首次公开亮相,它所带来的“黑科技”是手机业沉寂许久后的震惊。

“第二手机”,膜的黑科技

“膜手机”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手机贴膜的认知,为参观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手机智能膜新体验。未接触过的用户怀疑怎么会有这样的产品,而初步接触的用户为其的颠覆性的创新感到惊喜,意料之内的科技,意料之外的发明。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神器的产品?



一张手机贴膜可以为手机边框增设左右智能键?可以提供APP免费下载功能?一张手机贴膜可以保护用户手机隐私?实现安全电话,保留隐私空间?一张手机贴膜还可以保护视力?

Amazing!这还是普通的手机贴膜吗?智能手机OR手机贴膜已经傻傻分不清了。

1、保护屏幕,更保护隐私

无论如何,“膜手机”始终保留着手机贴膜最基本的功能——保护手机屏幕。在起表面的保护作用之余,其非凡而强大的智能功能更体现在内在的隐私保护上。

在手机智能贴膜研究领域拥有50余项专利技术的北京智膜科技有限公司,其顶尖的技术团队历经1400余个日夜的辛勤研发,利用智膜科技的“硬件+软件”及全球首创的智能膜技术,通过膜体技术研发和智能膜开发的APP云平台的软硬件结合,将手机保护膜打造成微智能硬件,于是,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膜手机”便诞生了。

当今时代互联网用户遍地,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等不仅仅是娱乐工具,更成为人们的办公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种办公资料、工作信息、甚至收付款都离不开手机。

然而针对手机漏洞,各类诈骗手段也层出不穷,一不小心账号密码、用户信息等就泄露得一干二净。这也意味着人们对手机的隐私性要求大大提高,手机无时无刻不需要得到更多的保护,隐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而“膜手机”无疑成为新一代的手机安全管家。


“膜手机”以其前瞻性的思维和先进的高科技技术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专属的安全和隐私,从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了安全电话,隐私空间、双系统双应用的需求。云端与手机双加密,隐私通讯录、隐私空间让用户拥有自己的私密生活;加密电话无痕沟通,智能的来电管理让打电话更加私密隐私具有独立性。

2、突破边缘,个性版本

“膜手机”突破了传统手机贴膜的边缘触控局限性,通过对手机屏外的技术研发,在手机边框增设智能“左右键”。“左键”为功能键,一键开启膜手机,为用户提供APP免下载免安装的便捷服务,“右键”为特权键,为用户开启膜手机的专属福利。

并且“膜手机”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制定了几个不同的版本:标准版,青少年版,女生版,商务版,不同的版本侧重点不同,彰显不同个性化,更着重保护不同人群手机安全。

贴上“膜手机”,贴上黑科技,让你的手机从此开挂,受到的保护不再停留于表面,由内而外散发满满的安全感。
相关资讯
深圳华强:电子元器件价格触底,海思与昇腾AI业务驱动增长新引擎

近期机构调研中,深圳华强管理层深入剖析了电子元器件市场现状与公司战略布局。经历2023至2024年持续下行周期后,大部分电子元器件价格已探明底部区域。残酷的价格竞争加速了上游芯片设计行业洗牌,低效产能逐步出清,为行业格局优化奠定基础。在此背景下,具备技术壁垒与市场话语权的优质原厂存在提价动能,但涨价能否形成持续性、广泛性趋势仍需密切跟踪终端需求复苏强度及库存消化进度。

半导体设备龙头DISCO业绩超预期,生成式AI与日元贬值成关键推力

日本半导体精密加工设备巨头DISCO于7月9日盘后发布重磅业绩修正公告,大幅上调2025财年第一季度(2025年自然年4月至6月)财务预测。这份强劲修正不仅显著超越市场预期,更凸显了生成式AI浪潮对半导体设备需求的强劲拉动。

30V/10A高性能MOSFET SGMNL12330技术详解与场景落地

在电子设备小型化与高效能需求双重驱动下,功率MOSFET的性能边界持续突破。圣邦微电子推出的SGMNL12330 30V N沟道MOSFET,以TDFN-2×2-6BL超薄封装、10A持续电流及9mΩ超低导通电阻,为高密度电源设计提供国产化高性能解决方案。

AI驱动叠加产能调整,2025年Q3 NAND Flash价格全线看涨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NAND Flash产业历经2025年上半年深度产能调整与库存去化,供需失衡状况显著缓解。原厂加速将产能转向高毛利产品,导致通用型NAND晶圆流通量收缩。需求侧受企业级AI投资扩张及NVIDIA Blackwell架构芯片大规模出货带动,第三季合约价预计实现5%-10%的季度涨幅,正式确立市场回暖趋势。

全球最小尺寸47μF电容量产!村田0402型MLCC突破AI服务器集成瓶颈

随着人工智能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等高性能IT设备部署加速,电子元件的空间利用率成为制约设备性能的关键因素。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将突破200万台,推动微型大容量电容需求激增63%。在此背景下,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率先实现0402英寸(1.0×0.5mm)封装47μF MLCC的量产,标志着高密度电路设计进入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