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伪需求怎么解决:聆听用户需求是核心

发布时间:2016-10-26 阅读量:1150 来源: 发布人:

现在,智能穿戴产品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其中最为火热的是腕戴式产品,即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这类产品主打健康与运动,说法很好,一只小小的手表或是手环可以帮助用户运动、改善健康。事实上不过是为用户提供一些数据,如运动量、运动轨迹、卡路里消耗、心率检测。在一般日常运动(如跑步)中的确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价值,让用户对自己的运动状态有一个更好的把握。


但是,对于更多的户外运动(如登山、探险)而言,这样的功能就不能提供很好的帮助作用了。

卡路里消耗、睡眠监测和社交分享更适合日常生活,对于户外运动意义不大。在日常运动中,如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提醒你运动量超负荷了,你就可以适当减少运动量,而在野外,户外运动更多时候需要坚强的毅力,即便是运动量超负荷,即便是在很疲劳的时候,也要坚持下去,事后的数据分析意义不大。不过心率检测这种功能还是有一定用处的,不过户外运动需要更为精确的数据,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智能穿戴设备检测数据的精确度还得不到很好的保证,更谈不上对身体状况的预警,所以也显得像鸡肋。

登山探险这一类户外运动与一般日常运动最大的差别在于不可控,这类运动中有很多未知因素。例如,在野外,有可能会迷路,有可以会被困,这样的情况对于户外运动者来说有可能会有生命威胁。如果能在这样的情况为运动者提供帮助,那么智能穿戴产品的价值将得到很大提升。

在迷路并没有任何通讯工具(或者手机没电了)的时候,如果还可以利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持续定位功能找回来程路线。结合海拔监测,也可以让使用者准确了解当前所在位置。或者可以通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与外界取得联系,寻求帮助。这样的功能一定会受到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青睐。

要想实现这些功能,智能穿戴产品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1)精确定位,(2)独立通话,(3)超长续航。这样才可能在运动者遇到险情时提供帮助。而目前的智能穿戴产品,独立通话没有问题,但是定位极不准确,而续航时间也严重不够。虽然这几个功能看似没什么大不了,但要真正实现却有相当的难度。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