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钻石+硅=量子计算机桥?

发布时间:2016-10-27 阅读量:1035 来源: 发布人: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团队已利用金刚石和硅造出全球首个量子计算机桥。通过在金刚石基底中强力嵌入两个硅原子,研究团队制成了一个单一芯片。这一芯片包含了所有需要用来制作量子桥的组件,而量子桥可用于连接量子计算机。目前,科学家已造出小型的量子计算机。据推测,最好的量子计算机未必是体型巨大的计算机,数台相互连通的小型量子计算机或许能实现更出色的性能。



通过利用在量子桥或网络上分配的量子数据阵列,有望实现新型的量子感测(quantum sensing)形式。量子关联(quantum correlation)允许网络中的所有原子以类似于单个原子的方式发挥作用。这是量子计算机中出现的集体行动。

研究团队实施的实验用到了浓缩离子束注入机。研究者破坏了金刚石基底中一些精确位点上的单个离子,并利用这一植入方法把金刚石的碳原子替换成较大的硅原子。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硅原子两侧的两个碳原子因空间不足而逃离。此后,剩下的硅原子占据了更大的空间,并通过邻近的非导电空位来缓冲杂散电流。

这些硅原子虽然位于固体中,但它们的表现就如同在气体中漂浮一般。因此,它们的电子对量子刺激的反应不会受到其它物质的影响。

整个操作包括将硅原子准确地嵌入到原先设定的位置上。

创建数千个这样的嵌入位点将有助于实现量子计算机运行时的高效性。原子被植入到金刚石基底表面下方并在适当位置上退火。

在发现这种新方法前,科学家们不得不极其费劲地进行一系列操作来实现这一结果。

一旦硅原子就位,激光产生的光子会让这些原子进入更高的原子能态中。

当这些原子最终进入较低的原子能态时会发射光子。这项实验对量子计算的未来具有很大意义。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中。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