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年后眼睛失明将大爆发?再不了解这些就晚了!

发布时间:2017-02-3 阅读量:127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andytang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篇《警惕:三五年后眼睛失明会大面积爆发!》的帖子,指出由于现代人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过度依赖,屏幕中的高频蓝光将大大增加人们患眼睛疾病的风险。蓝光的危害有这么可怕吗?生活中应该如何有效地防护蓝光?



什么是蓝光?

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大类,其中可见光是指人的视觉能够感受到的光谱,主要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蓝光就属于可见光中的一种,波长在400—500纳米之间,我们人眼对它感受到的颜色是蓝色,所以这个波段的光被称为蓝光。

因为蓝光的波长相对比较短,所以能量比红光和绿光高,能够直接穿透晶体直达视网膜上。但蓝光并非都是有害的,波长在415-455纳米以内的蓝光,在一些动物实验中被证实能够损伤视网膜。而455到500纳米之间的蓝光是有益的,具有调节昼夜节律、产生暗视力以及影响屈光发育等重要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各类浴霸、平板显示器、荧光灯、液晶显示器、手机屏幕、LED灯等新型人造光源及太阳光发出的可见光中都含有蓝光。

蓝光可增加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蓝光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损害视力,法国国家卫生安全局曾提醒:“长期、近距离、重复地暴露在含有大量蓝光的LED灯光束下,由于细胞氧化应激,可能增加视网膜上发生白内障和病变的风险”。不过法国的研究人员也表示,包括阳光在内,所有的白光中都有蓝光。如果说屏幕的蓝光有危害,那么与阳光相比,这些危害是微不足道的。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宏伟在《“蓝光”有那么可怕吗?》一文中指出,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机体对光损伤有保护机制。除了角膜、晶状体可吸收部分光以外,瞳孔的变化也有保护作用。当大量光线进入眼内,瞳孔会缩小,当光线较弱时,瞳孔会放大。此外,我们的机体还有抗氧化系统,保护我们免受损伤。只有当进入眼内的光线过多,或光照射时间过长,加上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弱,才会出现眼底的病变。

眼睛长时间暴露高频率蓝光中
才可能损伤视网膜

专家强调,不应过分夸大蓝光的危害性。事实上,只有人眼长时间暴露在高频率、高能量的蓝光中,才会对视网膜产生损伤。而这种蓝光过量的环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处的环境还是有区别的,因此不应该把蓝光与“视网膜损伤”划等号。

其实,由于人眼自身对于蓝光就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大部分蓝光会被我们的黄斑色素和晶状体过滤掉。但晶状体过滤功能不太好的人,即青春期之前的儿童、做过白内障手术的人以及黄斑色素累积较少的老年人,这类人群对蓝光更需警惕和加强防护。


蓝光可致黄斑病变?专家:原因复杂

此外,对于传言中提到的“蓝光可致黄斑病变”,刘宏伟认为:“老年黄斑变性的原因复杂,蓝光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因此只防蓝光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当知道,不单是蓝光,所有的光都可以对我们的黄斑造成伤害,我们应远离过多的光线、杜绝没有必要的光线”。

生活中如何防护蓝光的危害?

专家建议,生活中如果要防护蓝光的危害,一方面要注意生活中的光源,避免眼睛被过量光线照射;室内照明不应过亮;外出时应佩戴墨镜或变色镜,避免光线直射入眼;长期使用电脑的时候,应将屏幕亮度调暗,可隔段时间闭眼休息几分钟。



另一方面,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合格的防蓝光眼镜。目前市面上的防蓝光眼镜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镜片表面镀一层可以反射短波蓝光的膜层,大约可以阻断15%至35%的有害蓝光,镜片无色透明;另一种是通过渗透的方法把色素渗入镜片材料中,由色素来吸收蓝光,这种镜片的防蓝光效果要优于膜层反射镜片,镜片呈淡黄色。

不过,有需要的人群在挑选眼镜时,应警惕卖家的过度营销,挑选质量、规格都合格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防蓝光眼镜充斥着大量不符合参考标准的产品,还有部分镜片样品包装标识不符合要求。对于眼部功能健康的人群,保护眼睛的关键不在于佩戴防蓝光眼镜,而是要控制自己,尽量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看。

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
不仅伤害眼睛,
更是拉远了人与人的距离,
放下手机,
好好感受亲情、友情、爱情......
相关资讯
2mm²颠覆快充技术!ROHM发布全球最小双MOSFET芯片"

全球半导体制造商ROHM于2025年5月15日宣布,推出突破性30V耐压共源Nch MOSFET产品"AW2K21"。该产品采用2.0mm×2.0mm超小型封装,典型导通电阻低至2.0mΩ,兼具业界领先的功率密度与效能表现,标志着双向供电电路设计进入新一代技术阶段。

AI驱动半导体产业革新,台积电A14制程引领技术突破

在2025年5月15日举行的台积电技术论坛上,其全球业务资深副总经理张晓强指出,半导体产业正迎来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动力的增长周期。台积电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值将同比增长超10%,而到2030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其中AI贡献的占比将达到45%。这一愿景的背后,是台积电在先进制程、封装技术及多场景应用生态上的持续创新。

全球微电子巨头Melexis董事会注入亚太基因,战略锚定60%营收核心区

全球领先的微电子工程企业Melexis(迈来芯)于2025年5月15日宣布,其年度股东大会正式通过决议,任命齐玲女士与Kazuhiro Takenaka先生为董事会新成员。此次人事调整标志着公司深化亚太市场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旨在通过行业资深人才的多元视角,赋能全球业务增长与区域本地化运营。

工业智能化浪潮下的技术创新图谱:从感知设备到系统集成

在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半导体与电子元器件领域正经历着技术范式变革。2025年5月,知名NPI代理商贸泽电子联合Analog Devices与Samtec发布的《工业应用中的机器人、AI与ML深度解析》电子书,系统阐述了智能技术如何重构现代工业体系。该著作汇集九位行业专家的前沿观点,重点揭示了三大技术演进方向:

全球半导体巨头加速扩产布局 台积电启动九大新厂建设计划

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TSMC)在5月15日举办的2024年度技术论坛中国台湾专场上,首次披露了年度产能扩张蓝图。据该公司营运/先进技术暨光罩工程副总经理张宗生透露,今年将在中国台湾地区及海外同步推进九个生产设施建设项目,包含八座尖端晶圆制造厂和一座先进封装基地,彰显其在半导体先进制程领域的持续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