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嵌入式技术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17-04-21 阅读量:97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ywen

嵌入式技术和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嵌入式技术在巩固传统的应用基础上,也在探索新兴市场的应用,物联网(IoT)无疑是其中最具有广泛性的应用目标。华南地区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 深圳更有“中国硅谷”的美誉。“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期间,在北航出版社的协助下,嵌入式系统联谊会与中电器材总公司和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了“华南地区嵌入式技术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研讨会”。这次会议由嵌入式系统联谊会秘书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嵌入式系统分会副理事长何小庆担任主持,邀请到了多位专家学者和产业代表分享其对嵌入式技术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理解以及实践的心得体会,与60余位业内人士共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新机遇。



深圳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助理 李坚强副教授

目前,我国母婴健康问题突出,特别是出生缺陷问题日益凸显。针对这一主题,李坚强副教授分享了题为 “基于物联网的妇幼健康与基础医疗管理平台”的报告。他带领团队设计了“母婴健康管理与胎儿动态监护系统”,通过云诊箱多功能检查仪和健康管理软件,将母婴用户、医生和医院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该产品去年获得了全国创客大赛的冠军。

李坚强副教授强调,物联网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进一步使用。他们的产品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对孕妇而言,它可以提供妇幼健康管理一站式服务;对医生而言,相当于开辟了网上个人诊所,便于与病患、同行进行交流;对医院而言,它提供了院内外健康监测平台,便于实现远程的病患监护。

李坚强副教授带领团队设计的这款产品虽然外形小巧,但其准确率与传统设备十分接近,目前已有六七十家医院在使用,其测量结果可以直接用于医生诊断。2015年3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也上线使用,如今平台用户数达到30多万。此外,通过与中兴等开展紧密的合作,极大地促进了产品推广。目前,团队正在研究根据病情推荐适合的医院进行分级诊疗以及无创血糖检测,希望在更多层面令病患受益。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成教授

短短10年时间,中国高铁通过“引进、吸收与消化,创新与超越,应用”之路,掌握了高铁技术,拥有了高标准自主品牌。如今我国进入了后高铁时代,如何用好现有的高铁,保证其安全、可靠、高效率、高服务质量运行成为主要任务,运维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徐成教授通过题为“高铁接触网智能检测及后高铁时代的若干问题”的报告,带领我们走进高铁的运维世界。

高铁无小事,相比于普通铁路,高铁的安全性要求更为严苛,而目前运维工作主要依靠有限的人力,运维设备落后,亟待通过科技来减轻运维工作的压力,缩短实施运维工作的天窗期,在保证高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挑战与机遇并存,进入后高铁时代,将有更多的技术大有可为。

徐教授2012年起与公司合作接触网的项目,他利用5年的时间设计了一种接触网检测设备,去年在铁道部第一次招标时,他设计的基于雷达的智能检测设备中标。这款智能检测小车轻轻松松跑一趟,就可以快速、精准地搜集到所需的各类参数,大大提升了运维人员的检测效率。  会上他细致地介绍了近年来所做的具体工作,并分析了技术难点。

目前,铁道运维部门有很多实际应用需求,迫切需要通过嵌入式技术来改善现状。徐教授分享了一些未来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比如高铁接触网点云大数据及其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接触网运维系统、铁路电务职业智能穿戴装备等。他希望更多的嵌入式从业者能关注高铁领域,利用嵌入式技术改善我国高铁运维工作的方方面面。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广州创客协会会长 黄文恺

在今天大众创新的时代,创客已然成为一面耀眼的旗帜。那么创新能力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培养呢?黄文恺老师在“创客教育2.0-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的报告中给出了答案:创新能力,是可以后天且大批量培养的!

2008年,黄老师组建了广州大学创客教研团队,尝试在大学生中开展创客教育。生源主要是来自各个专业、零基础的大一新生,每个项目团队均是跨学科组成。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取得了很多可喜成果:设计了12款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平台、12款交互式创意机器人;为特殊儿童开发导盲杖、智能水杯、盲人穿衣小助手等共12件;创客精英班学生培训了来自全市1200名中小学科技教师……

目前, 广州大学创客教研课题组又提出了创客教育2.0的新概念,重在实现从“做出来”到“做好”的转变。“做出来”指的是产品快速原型开发,而“做好”则指的是产品的测试与优化设计,以及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改进。创客教育2.0是真正把创意变为产品的关键性一步,是国内外创客教育缺失的重要一环,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副会长 王新安教授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老龄化问题、就医难问题的加剧,生命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时治疗身体疾病、提升个人生活质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王新安教授带来的报告是“生命过程连续监测与治疗的技术挑战”,他真切地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关注生命监测领域,聚焦人体模型、传感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问题,从而造福大众。

无论采用中医体系还是西医体系,要进行生命监测,首先要建立一个适合的模型。王教授结合连续监测与治疗系统架构,对有关生命监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他强调,手机作为最贴近人体的信息终端和传输通道是不可替代的,而嵌入式技术与传感器的融合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江苏矽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吴薇博士
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吴博士拥有丰富的创业经历,对所在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此次会议,吴博士做了题为“互联网+:从嵌入式到物联网(智慧医疗和智慧公交行业解决方案)”的报告,引发很多年轻人的深思。

以大数据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需要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新技术重新再造整个行业,将整个产业重构到“最优结构”。我国先于国外进入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自然延伸。在物联网时代,嵌入式自然地升级为智能系统。上到云计算,下到传感器,嵌入式系统都是坚实的基础。

吴博士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嵌入式的架构包含五大要素:智能传感、智能终端、APP、 云端以及数据挖掘。他结合嵌入式系统在智慧医疗和智慧公交的实际成功案例,具体分析了这五大要素如何有机结合,使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产品应用到各个细分行业。

物联网时代,离不开云端,但云端的数据存储空间无法满足快速增加的数据需求,因此终端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正是嵌入式技术的用武之地。正如吴博士所言:除了仰望天空,更要脚踏实地!嵌入式技术就是物联网时代的奠基石。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谢国琪博士

谢国琪博士所在湖南大学计算机工程系2009年开始研究汽车嵌入式系统,与日本名古屋大学Toppers操作系统研究中心有长期深入的合作。谢博士的报告题目是“汽车嵌入式系统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他详细地介绍了汽车嵌入式系统的结构与标准,以及基于这种结构与标准所做的研究工作。
随着汽车电子系统功能增加、复杂性骤增,线束的体积和重量、线束的成本和功耗也快速增加,给汽车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带来了难题。从计算的视角看,汽车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异构分布式嵌入式系统” 。

汽车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谢博士重点分析了汽车功能安全标准、汽车信息安全标准和AUTOSAR自适应平台标准,以及汽车中存在的失效和信息安全风险。

嵌入式产业前景无限

与会者纷纷就物联网时代嵌入式技术发展的话题发表了见解, 川楚科技的朱天成谈了产业升级和快速迭代对高端嵌入式人才的需求,赛宝实验室谢克强与大家交流了对物联网时代嵌入式安全的理解,电子创新网的张国斌与王新安教授交流了中医体系医疗检测的问题。最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主编何立民教授做出了精辟总结:物联网时代,嵌入式产业进入了转型时代,传统嵌入式方式存在诸多局限,但嵌入式从业者的机遇越来越多,只不过需要用新的方式来演绎!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