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I 亚太区总裁陈鸿权: 工业和汽车市场将引领中国电子行业的增长

发布时间:2017-05-9 阅读量:877 来源: 发布人:

CEDA是中国授权分销商的协会组织,在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的领导下,为中国智造和创新提供一站式的电子元器件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技术方案。欢迎登录www.cedachina.org查看授权分销商目录或联系CEDA秘书处对接授权分销商渠道得到可靠的货源。CEDA每年官方权威发布《中国电子授权分销商名录》包括50家在中国市场活跃的授权分销商,建立中国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的数据库;帮助CEDA会员得到新的产品线。 CEDA欢迎在中国市场活跃的授权分销商加入,不断丰富名录数据,使名录成为客户找原厂授权的可靠货源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成为原厂寻求国内代理合作伙伴的重要渠道,成为并购和重组的可信依据。联系加入CEDA:member@cedachina.org。

近日,CEDA专访TTI亚太区总裁陈鸿权(Anthony Chan), 陈总从事电子行业30多年,在多家跨国公司任职如Siliconix, Sprague, Vishay和TTI,对于各类国际制造商的被动元件,半导体,连接器和机电组件产品具有广泛的知识和供应商关系,TTI亚太区团队在销售额上不断增长和持续盈利都证明了陈总有效的领导力。陈总认为,半导体原厂的并购整合,汇率的变化等对授权分销商生意带来挑战也带来机会。

图1: TTI亚太区总裁陈鸿权(Anthony Chan)

陈总一直非常支持并肯定CEDA作为中国市场电子元器件的授权分销商协会组织,对热点产业所做上中下游资源的对接。在今年3月13日,CEDA在上海张江举办的2017集成电路&核心元件创新方案应用及渠道对接会上,陈总代表CEDA会员致辞,弘扬授权代理的分销服务。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位授权分销商领袖如何看待2017年的热点市场,以及公司服务创新的市场布局和策略。

图2: 陈总代表CEDA会员致辞@2017集成电路&核心元件创新应用及渠道对接会,与部分参会代表合影

2017年的市场热点

陈总指出,2017年由于对于环保和安全可靠性关注,工业和汽车市场将引领中国电子行业的增长。在过去的十年,TTI一直在中国布局和发展这些市场,每年平均有2位数的增长包括2016年。CEDA观察,TTI在这些市场的的快速成长基于TTI对于服务工业和汽车市场的投资和拥有的资源,原厂基于中国工业和汽车市场推出的新产品,以及TTI在库存和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实力和经验。

2017年新布局和策略

“2017年我们将继续发展工业、汽车、数据通信和智能手机市场,并且在2017年我们计划联合客户和原厂共同组织30场以上的技术研讨会,服务中国工程师的设计创新。” 陈总指出,“我们欢迎中国本土的元件制造商与TTI合作共同推动创新。”

授权分销商面临的挑战

原厂和渠道的整合对于不少授权代理商都带来挑战,对于TTI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TTI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授权分销商之一,原厂和渠道的整合将给我们带来相较于本地授权分销商更多的收益。因为许多工业与汽车级的元件仍在中国以外制造,而越来越多的客户喜欢用人民币购买产品,即使人民币贬值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利润上的挑战,但是由于TTI作为Berkshire Hathaway Companies的一员,经济实力雄厚,我们的买入量很大,因此我们仍然可以专业地管理信用风险,仍然维持低库存运转策略来支持客户需求。”陈总分享道,"我认为授权分销商遇到的挑战是得到足够专业和有经验的新员工去满足生意的增长的需求。”

原厂和授权分销商的关系

陈总认为,原厂和授权分销商永远都是合作伙伴关系。“原厂需要提供足够新的和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去支持业务的增长。授权代理商需要建立高效的销售网络和足够的库存去支持货物快速周换以支持客户低于正常的交货时间的需求。”陈总说。

对CEDA的期望

陈总希望CEDA未来加强推动授权分销能力和网络以支持电子元件市场的发展特别满足中小型企业对于库存支持,技术支持,供应链解决方案等原厂直销不能在市场上支持的需求。同时,CEDA要教育市场和客户对假冒产品的风险和更换成本;以及促进CEDA成员之间的沟通。“CEDA要不断发展CEDA新成员,并协助新会员定期和现有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家合力才能推动授权分销行业的健康发展。”陈总指出。

成立于1971年,TTI是全球最大的被动元件,分立器件,连接器和机电组件的专业分销商,全球用4700多名员工,遍布北美,欧洲和亚洲的100多个办事处。TTI Asia的总部设立在新加坡,此外它还拥有三座通过ISO 9001:2008系统认证的专用仓库,分别位于上海,香港和新加坡。TTI已经与其200余名员工和分布在9个国家的销售办事处做好了充分准备,全力支持大中华区和东南亚。TTI 代理的产品线包括电阻,电容,连接器,分立器件,电位器,微调器,磁性和电路保护组件,电线电缆,电线管理,识别产品,应用工具和机电设备。这些产品来自全球领先的制造商包括TE Connectivity, Molex, 安费诺,德尔福,Vishay, AVX, Kemet, Murata, Bourns, Nichicon,UCC, Littelfuse等。TTI广泛的产品线和供应链解决方案使其成为全球工业,军工,航空航天和消费电子制造商首选的授权分销商。

关于CEDA(www.cedachina.org)
CEDA(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分销商分会)是一个非盈利行业服务机构,推动授权电子分销服务体系在中国发展,致力于可信电子元器件供应链建设。CEDA服务在中国运作的授权分销商,帮助会员做大做强,协同发挥技术增值服务和供应链增值服务价值。CEDA的使命是在国家鼓励发展生产服务业的大环境下,积极争取政策和行业资源,促使电子元器件分销服务与科技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融合。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