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16 阅读量:708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Zoe
针对于“开发外包难管理,雇主拿到服务商交付的结果往往与预期的不一致”这个问题,快包特收集了平台上一些雇主的经验和建议,分享给快包的其他雇主。
一、要有明确的需求
有些雇主以为开发一款产品很简单,找几个技术写代码就可以了,所以描述需求的时候及其模糊。比如,有一位雇主跟快包抱怨以前找的某某软件公司太坑爹,做的东西烂得像一坨屎,包哥仔细一问才发现:原来该雇主在项目进行之前对产品的需求是不确定,就这样稀里糊涂就开工了,以为服务商会帮他完善剩余东西。
又比如,某雇主要开发一个产品,服务商问其需求时,得到的回答是“APP和网站都要开发,参考XX网站,参考XX APP”、“就是和XX功能完全一样”,该雇主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想法,自己内心对要开发的产品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最后项目做出来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
由于开发需要经历需求-原型-设计-开发-测试-上线这样一个流程,不难理解,雇主需求不明确的时候,服务商是画不出产品原型的,就没法进入后边的设计、开发等,即便服务商根据雇主模糊的需求完成了项目,项目上线的时候难免出问题。所以雇主要有个明确的需求。
值得一提地是,雇主有了明确的需求,在描述自己需求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专业和精准,要有耐心!有些雇主对开发的产品预期过高,开发的过程中需求总在变,反反复复要求服务商修改,出于各种各样的意外,项目可能超出了服务商自身的技术能力范围,双方合作体验差,产品交付成果自然难以让人满意。
当然对于一个不熟悉开发的雇主而言,要详细描述清楚开发的需求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般而言,雇主能够描述清楚需要开发一款怎样的产品、定位和功能是什么,在快包平台发布任务走直通车服务,快包的项目经理会帮助雇主匹配到优质的服务商。一般靠谱的服务商都有专门的产品经理帮助雇主梳理详细的需求,雇主不懂技术也无需担心,只管顺着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就好。
二、不要贪图便宜
另外不得不说,需求也决定了产品的开发费用和开发周期。据包哥了解,一般根据需求的细化程度,成本差出来几倍都很正常,对需求的理解不一致,这也是造成不同的服务商报价、开发周期、交付结果会有差异的原因。有些雇主需求都不确定时就急着报价,把一个不靠谱的报价当做真实报价去做项目预算,导致后期资金预算跟不上继而导致项目失控。
还有一种情况,雇主对需求即便很确定,依然愿意选择报低价的服务商。然而一般以低价吸引雇主入坑的服务商,往往喜欢偷换概念、偷工减料,项目失败机会大。又或者服务商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中途要求狠狠加价,这种情况下,雇主要么放弃预付款打水漂,要么按照要求加价。另外,有雇主还有一个错误的认知,以为所有软件服务商都有模板,而且模板都很便宜,其实不然。雇主这种希望用最少的钱做好项目的心态是能理解的,但包哥不得不提醒,资金水平决定开发选择,千万不要贪图便宜,不然适得其反。
针对于雇主报价问题,快包有专业的项目经理对平台雇主发布的任务进行评估,然后一对一地与雇主沟通,了解项目详细需求和技术难题,并真诚地给予雇主一些建议,在报价上给出一个合理的提示,帮助雇主避免项目中可能遇到的坑。
三、找靠谱的服务商
雇主找到了一个靠谱的服务商,那说明项目就成功一半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某个雇主需要服务商做一个具有注册登录功能的软件,但是雇主忘记了还需要做找回密码的功能,不负责任的服务商也没有提醒该雇主,而最后雇主不得不找人重新做。论服务商的重要性,即使在合同约束范围外的问题,靠谱的服务商也会尽心尽力地去帮雇主解决问题
那如何找到靠谱的服务商呢?这需要雇主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1、那些什么项目都接的服务商,要斟酌考虑。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每个服务商都应该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那些什么项目都能做的服务商,往往什么项目都做不好。
2、不问细节就直接报价的服务商,可以直接绕过了。前面提到,项目的需求决定了产品的开发成本。那些为了接包而不惜报出低价的服务商,对待项目往往不会太认真,敷衍了事。
3、提供的案例比较有知名度的服务商,要判断案例的真实性。比如有些服务商,为了在雇主面前体现他们的能力,往往会拿出一些很成功的项目案例,比如滴滴打车、大众点评等,这种情况下90%是偷换概念或者纯骗。实际情况是,任何你但凡听说过小有名气的App,基本都是互联网公司自己招人做的,不太可能是找外包服务商。或者互联网公司只是找过该服务商做的是一个低成本试错的东西。
因此,雇主找到靠谱的服务商,得从专业能力、匹配度、责任心、诚信问题等各方面考虑。如果细致一点,还得从服务商需求的梳理能力、业务的理解能力、产品的设计能力、技术的开发能力、项目的管理能力、质量把控的测试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这也需要雇主自身的一些专业判断力了。
当然,也存在一些无法识别服务商能力的雇主。这种情况下,雇主可以通过快包平台的渠道找到高质量的服务商。快包平台相对而言,聚焦了一批相对优质的服务商,无论是个人开发者、团队、还是公司,特别适合雇主的一些中小项目的开发。
总之,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基本上只要不是太黑科技的软件,开发都不是问题,难点更多的是在流程监管上。雇主想要拿到预期一致的交付产品,一定要有明确的需求、不贪图价格便宜、找到靠谱的服务商,在此基础上,开发过程中也要有耐心、多与服务商多沟通,避免双方需求理解不一致、合作不愉快等一切问题。
迅联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慧农业监控的创新企业,他们急需一种能够远程、及时、精准触发的监控系统,用于大棚异常状况的报警联动。当传感器检测到大棚环境异常时,该系统需要第一时间将报警信息推送给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多个管理员,并区分不同报警类型的优先级。他们通过“我爱方案网”平台发布了需求,迅速吸引了众多方案商的目光。
当24路电磁阀的同步脉冲成为产线升级的生死线,当CAN总线指令与24V强电驱动陷入跨电压战局——这家工业设备商在我爱方案网打响了一场72小时闪电战!基于现成STM32F103核心板的二次开发,方案商以三大破局之术:CAN总线毫秒级响应优化、3.3V/24V混合驱动堡垒设计、原子级操作实现0.2μs通道同步,不仅撕碎技术困局,更用「核心板+底板」定制模式将交付周期砍掉67%。这不仅是控制 器的胜利,更是平台精准匹配经验与供应链极速响应的暴力破壁!
在金融凭证管理医疗报告打印等场景中,传统设备常陷入三重困局:大功率电机突袭烧板多锁并发信号冲突机械动作响应迟滞——这些痛点在24小时无人值守终端上尤为致命。当某智能设备厂商面临24把电子锁反馈信号风暴****50A峰值电流冲击的极限挑战时,珠三角方案商通过快包平台精准接单,以五级电源稳压架构驯服功率波动,用树状级联控制技术重构锁控逻辑,最终交付仅120×80mm的「控制中枢」,让三路步进电机与传感器实现毫秒级协同。这不仅是一次硬件工程的胜利,更是智能终端从“机械执行”向“决策闭环”跃迁的关键突破——当控制板能同时调度287个元器件精准运作时,终端设备才真正拥有“大脑”。
我爱方案网近期成功对接了一位工程师客户,他正在基于NXP i.MX8处理器和Linux 5.4.7系统进行开发。客户的核心需求是:板载的MIPI接口OmniVision OV5645摄像头,需要通过QT开发环境实时获取视频流并在自定义用户界面上流畅显示。客户虽已有基础的GStreamer命令行(gst-launch)实现在板LCD显示,但亟需一套完整的QT应用方案来构建更友好的交互界面。预算锁定在1万元,并明确提出如果能实现高效的视频编码(尤其是硬件编码),愿意增加预算深度合作。
近日,一位来自精密电子设备领域的客户在我爱方案网上发布了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开发需求:打造一款便携式超高阻值电阻检测仪。该仪器的核心指标极为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