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技术大比拼:Micro-LED/OLED/ TFT-LCD有何优缺点?

发布时间:2017-07-14 阅读量:611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sunny

随着新一代面板技术新势力OLED的崛起,TFT-LCD的市场份额正在被逐步侵蚀,有数据显示:2017年OLED在智能手机行业的市场份额将超过40%,并在2018年达到58%。同样被苹果捧红的Micro-LED颠覆潜力无限,亦有望打破OLED的局限,成为完全取代LCD的杀手级应用。但Micro-LED应会先从中小尺寸着力,预估2020年才有机会步入商业化量产。

目前,Apple Watch上采用的是有利于电池续航的OLED屏幕,但苹果收购了LuxVue公司,未来或许会成为首个将 Micro-LED 技术使用到大众消费者电子产品上的公司,让这项技术成为主流。那么,Micro-LED和OLED屏幕到底有何技术优势?让苹果及各大厂商纷纷展开新一波布局!下文将会为大家一一揭晓TFT-LCD、OLED、Micro-LED的技术看点。


TFT-LCD

从原理上看,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是透过液晶层通电、分子转移,搭配彩色滤光片与背光源让每个画素含有红、蓝、绿三原色,从而可混合出各式各样的颜色光。且由于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发光,因此TFT-LCD是一种被动发光型显示,需要背光源,亮度较低。其反应时间为毫秒级别,使用寿命中等,由于技术相对成熟,所以在价格方面最具优势。在分辨率、广色域和HDR上则与OLED区别不大。

TFT-LCD在亮度、对比度、功耗、寿命、体积和重量等综合性能上全面赶超CRT的显示器件。它的功耗约为CRT显示器的十分之一,反射式TFT LCD甚至只有CRT的百分之一左右,节省了大量的能源。TFT LCD产品还有规格型号、尺寸系列化,品种多样,使用方便灵活、维修、更新、升级容易,使用寿命长等许多特点。显示范围覆盖了从1英寸至40英寸范围内的所有显示器的应用范围以及投影大平面,是全尺寸显示终端。显示质量从最简单的单色字符图形到高分辨率,符合各种规格型号的视频显示器。显示方式有直视型,投影型,透视式,也有反射式。

然而,因为TFT-LCD非自发光的显示原理所致,其opencell穿透率约在7%以下,造成TFT-LCD的光电效率低落;且白光LED所能提供的色饱和度仍不如三原色LED,大部分TFT-LCD产品约仅72% NTSC;再则,于室外环境下,TFT-LCD亮度无法提升至1000 nits以上,致使影像和色彩辨识度低,为其一大应用缺陷。故另一种直接利用三原色LED做为自发光显示点划素的LED或Micro-LED的技术也正在发展中。

OLED

OLED(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则是由电流驱动有机薄膜自发光,可发出红、蓝、绿等单色光混色,颜色相较一般液晶屏幕更为鲜艳。OLED的反应时间为微秒级别,使用寿命中等,价格比LCD高,具有自发光、低功耗、高亮度、超轻薄、柔性等多项技术优点,在黑位表现、对比度、背光、光的均匀性和可视角度上都比LCD屏更胜一筹。


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虽然将来技术更优秀的OLED会取代TFT等LCD,但有机发光显示技术还存在使用寿命短、屏幕大型化难等缺陷。

由于技术不够成熟,OLED在色彩寿命周期上不如TFT-LCD长和稳定。OLED是电流型器件,流过OLED的电流大小决定了亮度。然而,由于其驱动器件(TFT)及发光器件OLED在长时间的电应力下会存在漂移或空间的不匹配,导致在不同的时刻或不同的位置,相同的数据电压下,流过OLED的电流不同,这将会导致显示的不均匀,甚至产生显示错误。这就使得,虽然OLED在中小尺寸的手机、手表等领域有了一席之地,但在大尺寸的平板电脑和电视等领域的应用上仍然存在技术难题。而TFT-LCD已经具有成熟的生产技术水平,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Micro-LED

Micro-LED为LED阵列微小化,每一个Micro-LED可视为一个像素(Pixel),可单独驱动点亮;当整个模组变小了,亮度、画质、反应速度都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其反应时间能达到ns级别,使用寿命更长,但目前价格最高。凭借省电优势,Micro-LED尤适VR、AR和可穿戴设备等应用,还可用作电子看板、头戴式显示器、抬头显示器,另外,在车尾灯、无线光通讯Lifi、投影机领域同样可以一展身手。


Micro-LED继承了无机LED的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应时间快等特点,并且具自发光无需背光源的特性,更具节能、机构简易、体积小、薄型等优势。除此之外,Micro-LED还有一大特性就是解析度超高。因为超微小,表现的解析度特别高;据说,如若苹果iPhone6S采用Micro-LED,解析度可轻松达1500 ppi以上,比原来的Retina显示的400PPi要高出3.75倍。

而相比OLED,其色彩更容易准确地调试,拥有更长的发光寿命和更高的亮度,还具有较佳的材料稳定性、寿命长、无影像烙印等优点。故为OLED之后另一具轻薄及省电优势的显示技术,其与OLED共通性在于亦需以TFT背板驱动,所以TFT技术等级为IGZO、LTPS、Oxide。

另一方面,Micro-LED还面临第三个问题,即全彩化、良率、发光波长一致性问题。单色Micro-LED阵列通过倒装结构封装和驱动IC贴合就可以实现,但RGB阵列需要分次转贴红、蓝、绿三色的晶粒,需要嵌入几十万颗LED晶粒,对于LED晶粒光效、波长的一致性、良率要求更高,同时分BIN的成本支出也是阻碍其量产的技术瓶颈。

但其实Micro-LED综合了TFT-LCD和LED两大技术特点,在材料、制程、设备的发展较为成熟,产品规格远高于目前的TFT-LCD或OLED,应用领域更为广泛,包含软性、透明显示器,为一可行性高的次世代平面显示器技术。

相关资讯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

汽车BMS技术:动力电池的“智慧守护者”,全维度解密其核心优势与应用场景

本文将深入剖析汽车级BMS的核心技术优势及其广泛的关键应用场景

工业检测为何必须用工业相机?普通相机的四大核心短板解析

工业相机是根据工业检测的特殊需求进行深度优化与强化的专业设备

贸泽开售Renesas Electronics RA8P1微控制器 为先进AI提供高CPU性能

Renesas Electronics RA8P1微控制器可提供超过7,300 CoreMarks的CPU性能,以及在500 MHz时256 GOPS的AI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