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技术走向移动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10 阅读量:113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sunny编辑

随着苹果®和谷歌®在最新款智能手机中去除耳机插孔、转而使用无线耳塞式耳机,可以说,有线音频连接很快会成为明日黄花。这些消费电子巨头和率先的创业公司都力争开发出“真正的无线”耳机,他们将要面临的主要设计挑战是维持全天候电池续航。有意思的是,许多年前助听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够以一颗小巧的电池运行7-10天。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助听器首重语音处理,旨在恢复便于佩戴者理解的声音,而消费类耳塞则更聚焦提供立体声音乐。因此,助听器通常不含耗电的传统蓝牙®无线电,可以从任何移动电话直接接收音频流。但是,如今很难找到一款高端助听器的无线电配置少于两个:一个近场磁感应(NFMI)无线电,用于耳到耳传输音频和数据,以及一个用于远场通信的多协议2.4 GHz无线电。现在的助听器使用远场无线电,可以通过蓝牙低功耗技术联接到移动设备,并以适度的速率交换数据。如果配件“使用相同的无线语言”(或协议)交流,它们也可以从远程配件传输音频。苹果智能手机使用自己的专有无线协议,可以直接联接到大多数高端助听器,并将音频传输到佩戴者的耳中,无需中间设备。这些自定义协议均运行于全球可用的2.4 GHz无线电频段,与传统蓝牙和蓝牙低功耗频段相同。当然,这种联接对电池使用寿命的确有影响,但助听器佩戴者能享用这些无线功能的好处数天后,才需更换电池。
 
无线联接为助听器佩戴者带来了一些令人兴奋的新功能。不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便捷地遥控助听器,还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调节和微调。移动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利用地理位置和大数据等先进功能,针对给定位置和声学环境有效地进行众包助听设置。如今市场上已经出现这样的功能,加上美国最近的非处方 (OTC)立法,不会太久,用户可“自适应”在当地药房的货架上购买。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功能,移动应用程序必须知道如何与助听器通信以调整许多参数。当今的听力学家都需要借助运行于个人电脑(PC)上的复杂调试软件,按新佩戴者的状况来调试(调整)助听器。现在,由于智能手机的无线联接无处不在,很容易想象,在助听器佩戴者不便于去听力学家处当面调试时,这一过程也能远程实现。另外,移动应用程序通过新颖的用户界面呈现这些复杂调整功能的子集,让选定的客户群能在允许的条件下自调试。这是个创新时机已经成熟的令人振奋新领域。



作为Ezairo®预配置套件(Pre Suite)的一部分,我们的移动软件开发套件(SDK)提供了中间件,使助听器能无缝对接智能手机。开发人员现在可以在iOS®和Android®上使用高级别的应用程序接口(API),与他们在PC平台上使用多年的相同。安森美半导体的助听器固件包和支持蓝牙低功耗的智能手机相结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推动助听器制造厂商步入智能、互联助听器的新时代。
相关资讯
半导体周期波动下逆势突围:Silicon Labs Q1财报的技术密码

2025年第一季度,Silicon Labs实现营收1.78亿美元,环比增长9.8%,同比增幅达32%,毛利率稳定维持在55%的高位。尽管运营亏损3200万美元,净亏损收窄至3047万美元(摊薄后每股亏损0.94美元),但其现金流管理与研发投入展现长期战略定力。在当前半导体行业周期性调整背景下,公司通过差异化产品布局,在物联网(IoT)、边缘AI及低功耗连接领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TDK突破性创新:全球首款8A微型磁珠改写电源EMC设计规则

根据TDK株式会社(TSE:6762)2025年5月官方公告,其最新量产的MPZ1608-PH系列大电流积层贴片磁珠在微型化封装、电流承载能力和高温可靠性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该产品将推动汽车电子和工业设备电源系统的设计革新。

全球封测市场双轴驱动:技术升级与区域重构引领未来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前十大封测厂商合计营收达415.6亿美元,同比增长3%,呈现出“成熟领导者稳健、区域新势力崛起”的双轴发展态势。日月光控股(ASE)以185.4亿美元营收稳居榜首,尽管同比微降0.7%,但其规模仍为第二名Amkor(63.2亿美元)的近三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封测企业表现亮眼,长电科技(JCET)和通富微电(TFME)分别以19.3%和5.6%的营收增速位列第三、第四,天水华天(TSHT)则以26%的增速成为前十大厂商中增长最快的企业。

AI驱动下的全球芯片市场巨变:英伟达登顶,传统巨头跌出前十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683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5%。这一增长主要由人工智能(AI)相关芯片及高带宽内存(HBM)的旺盛需求推动,而汽车、消费电子和工业领域则因市场需求疲软出现收入下滑。在此背景下,行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英伟达凭借AI芯片的爆发式增长跃居营收榜首,而传统功率与模拟芯片巨头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ST)则跌出前十名。

脉冲防护性能提升30%!解析Vishay D2TO35H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核心优势

随着电动汽车与工业自动化对电路可靠性要求的提升,高脉冲防护能力功率电阻成为关键器件。威世科技(Vishay)推出的D2TO35H厚膜功率电阻,通过AEC-Q200认证,脉冲吸收能力达15 J/0.1 s,较前代产品提升30%。该器件采用TO-263(D2PAK)封装,在+175°C环境下的功率耗散维持35 W,热阻低至4.28°C/W,为高复杂度车载系统提供稳定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