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8 阅读量:13068 来源: 发布人:
实践当然是最锻炼人的方式,但是我想在校生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别说本科生,硕士生也未必有条件。所以我想学习嵌入式要从个人的知识背景和现实条件出发。订立合适的阶段目标,在允许的条件下多动手多思考。
一般情况下对于硬件设备是比较短缺的,可以从软件方面和嵌入式系统开发模式上下功夫,提醒大家一点,嵌入式系统开发设计的内容知识很多,所以大家不要乱,在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体系结构后,一步一步的下手,最容易上手的是linux下的C,比如ucos(有开放源代码),虽然可能无法在硬件上仿真,但也不必着急。wince,palmos上手都很容易。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自以为是高手的人来说,编程水平(这可不受硬件条件限制)绝对是没有止境的,有了较高的编程水平(嵌入式主要是C,当然OO的几种语言c++,java是发展趋势),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及时的补充硬件知识,会很快的成为高手。
还有,一定记住,学习嵌入式,“要想办法,不要找理由”。当年在dos下用tc编程时的条件,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是奇迹。
我推荐一条发展道路吧,仅供参考
1、C开发经验
条件:linux(这都有吧)
方法:随便,主要是掌握ansiC编程(不包括gtk,qt等图形可视化开发)
2、网络、操作系统、体系结构
条件:linux,各种书,算法、例程。
方法:通过C编程实现简单的网络等知识的算法和过程。
3、嵌入式系统概念
条件:各个嵌入式网站,讨论组,书籍
方法:少提问(尤其是等着天上掉馅饼,这主要是防止增长惰性,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多思考。
4、嵌入式开发实践
条件:各种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的demo版(或者D版,如果有的话),包括编译器,仿真器。可以找高手们要,也可以下载。
方法:这里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基于mcu/dsp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一个是象palmos,wince,ucos等rtos下的应用软件开发。对硬件感兴趣,想成为真正高手的由第一个分支入手,以后进入第二个分支;如果十分厌烦硬件,只想停留在软件开发上的,可以只由第二个分支入手,以后就和pc上的开发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了,找份不错的工作应该没问题,可以不用进行下面的步骤了,感兴趣可以参考第6条。
5、硬件开发
条件:各种嵌入式芯片、存储器等电路器件,protel99等电路设计软件,电路板制作。
方法:这时候该有开发条件了,最起码是51系列,这个比较方便。电路的设计内容较多,不过看起来吓人,实际上比软件要简单的多。只要下功夫,实践会告诉你一切。 6、硬件工程/软件工程/项目管理
条件: 各个芯片详细资料和使用经验,软件工程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培训,大型项目参与经验
方法:已经是高手了,但是学无止境,沾沾自喜于已有的知识是致命的。那个下一步。。。,你该是管理者了。
抛砖引玉,以上出自我的经验,欢迎各路高手们补充,初学者提问。
为了技术,一路狂奔。。。
要想成为高手中的高手,最好从钻研如下领域修炼:
1,分析一种RTOS的源代码--UCOS最容易;
2,分析一种通讯协议栈的实现方式--TCP/IP最实用;
3,精通一种DSP的开发集成环境--TI CCS2.1最优秀,精华在其内带的RTOS;
4,精通一种单片机的开发集成环境--keil C最经典;
5,精通一种MCU的开发集成环境--ADS 1.2最流行;
要想成为大师级人物再从如下领域开始修炼:
1,精通一种系统建模语言和工具--Telelogic tau SDL/UML suit最经典;
2,精通一种算法仿真工具--Matlab simulink 最便宜;
要想检验一下自己是否到达了至尊级人物,可以做如下的事:
动手搭建一套红外或者蓝牙通讯原型系统,模拟前端可以用现成的,基带用DSP,主控用个32BMCU,DSP和协议软件自己写。当然不可能做全,做个子集就可以了。
在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中,低功耗辅助电源常被视为"幕后功臣"——尽管其功率等级远低于主功率系统,却直接影响着整套设备的可靠性与能效。面对提升可靠性、缩小体积、降低成本、规避供应链风险等多重挑战,设计人员亟需突破传统设计局限的创新解决方案。Wolfspeed全新推出的工业级 C3M0900170x 与车规级认证(AEC-Q101) E3M0900170x 碳化硅MOSFET系列,正为20-200W辅助电源设计提供关键赋能,助力工程师在性能与成本的博弈中开辟新路径。
在当今高速成像应用中,如机器视觉、自主导航、增强/虚拟现实(AR/VR/MR)和条码扫描,传统的卷帘快门图像传感器往往力不从心,会因运动模糊或空间失真严重影响图像质量。为克服这些挑战并精准“冻结”快速运动的物体,具备全局快门特性的先进CMOS图像传感器成为关键选择。安森美深知工程师在为高速应用筛选最优全局快门传感器时需权衡大量参数(如分辨率、光学格式、帧率、功耗、动态范围、全局快门效率GSE及信噪比SNR等)以及高级功能(如同步触发、嵌入式自动曝光、ROI选择),因此开发了创新的Hyperlux SG系列产品。
安森美SiC Combo JFET技术通过创新性集成常开型SiC JFET与低压Si MOSFET,构建出高性能共源共栅(cascode)结构,攻克了SiC器件常开特性的应用瓶颈。该方案兼具SiC材料的高压处理能力、超低导通电阻(RDS(on))与卓越热性能,以及Si MOSFET的易控常关特性,为大电流应用(如固态断路器、高功率开关系统)和多器件并联场景提供突破性的功率密度与效率解决方案。
IR:6红外芯片通过实质性的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在面部识别、智能传感器和节能系统等应用中的关键性能(亮度、效率和图像质量)。它在人眼不可见的红外领域展现出卓越表现,特别是在安防领域以更高亮度、更低功耗和更优画质设定了新的距离覆盖和可靠性标准。
工业设备加速迈向电动化,对稳健、高效、适应性强的电池充电器需求激增。无论是手持工具还是重型机械,充电器必须应对严苛环境和全球通用电压输入(120-480 Vac),并优先满足小型化、轻量化及被动散热的设计要求。在这一关键任务中,功率因数校正(PFC)级的拓扑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系统效率、尺寸和成本。本文将剖析现代工业充电设计的核心挑战,重点对比传统升压 PFC 与日益流行的图腾柱 PFC 拓扑方案,并探讨碳化硅(SiC)MOSFET 如何颠覆性地赋能高效率解决方案,为工程师提供清晰的设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