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3 阅读量:694 来源: 新浪科技 发布人: Jane
新浪科技讯 9月3日上午消息,在今日的第五届华为亚太创新日上,华为宣布已在全球获得50多个5G商用合同,5G基站发货量20多万个。
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表示,“5G技术的到来恰逢其时。一方面,5G可以在传统的连接的基础上提供广联接、大宽带、低时延。为不同的应用提供切片,这一全新功能,使它可以适配各种复杂的行业应用场景。5G先进性,催生丰富的应用,改变世界。与此同时,5G、AI、IoT、云的融合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与自然,让世界更加美好。”
他举了5G在内蒙古一个稀土矿山的应用。 5G网络装备的无人驾驶矿车,省去了为每个车的司机支付的100万元工资。此外,车辆行驶的速度可以提高到35公里,效率大幅度提高。更重要的是由于无人驾驶,经济上大幅度节省,避免了人员伤亡。
徐文伟还宣布,截至今年8月底,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已获得50多个5G商用合同,发货20多万个5G基站。其中,28个来自欧洲,11个来自中东,6个来自亚太,4个来自美洲,1个来自非洲。
对于华为在5G上实现行业领先的原因,徐文伟将其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投得早。华为在2009年就开始进行5G的研究,那一年4G刚刚开始投入商用;二是投得多。过去10年,累计在5G上已经投入了40亿美元;三是投入的深度。在5G的研究上,华为不仅仅是做产品,同时早期就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贯穿整个5G的基础研究。同时,从芯片到材料,从散热到算法,很多方面都是需要华为做出从无到有的探索,背后都是厚积薄发的累积和投入。他透露,华为目前有60多个基础技术实验室,700多数学博士,200多物理和化学博士。
不过,徐文伟也指出,随着5G的到来,达到了香农定律的极限,摩尔定律也逐步达到了极限。理论极限和工程极限都需要打破瓶颈,华为也要从创新1.0走向创新2.0,从创新到发明。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学,华为会资助大学研究。
此前,华为成立了战略研究院,会关注未来5-10年、甚至更长远的技术。徐文伟称,华为也会坚持开放式创新,首先帮助大学培养人才;其次开展物理化学等方面技术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最后是战略投资核心技术、创新企业。(张俊)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