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27 阅读量:1029 来源: 发布人: CiCi
多类芯片都在同一时期出现了供不应求,芯片市场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来自日韩半导体之争,另一方面是手机和非手机市场需求大规模的爆发。
在 CMOS 图像传感器(CIS)市场,以 2M/5M/VGA 为主的低像素 CIS 严重缺货,同时中高像素的产能也越发紧张。其中,5M 及以下低像素产品的缺口尤为明显,导致 CIS 芯片价格大幅上涨。
今年年初至今,随着上游晶圆的产能愈发紧张,CIS 芯片的供货缺口也进一步加大;5M 及以下的 CIS 芯片在市场上出现了两次大规模涨价,而这些产品涨价的厂商基本上都分布在我国大陆地区。
其中,格科微产品出货量最大,因此,该公司今年内出现的供货缺口也是最大。据笔者了解,格科微尚未缺货前的月出货量在 100KK~110KK 左右。其中,VGA 产品出货占总出货量比重约 20%,2M 的出货量占总比约 45%,5M 出货量占总比约 25%,三类产品出货量合计占其总出货接近 90%。
这三类产品超高的出货占比,无疑让格科微的缺货情况更为明显。为缓解这份压力,格科微不得不在短期内两次对外官宣上调产品的价格,整体涨幅至今已接近 40%。
在未提价之前,格科微 5M 的产品是 0.5~0.6 美金,2M 的产单颗均价约 0.3 美金左右;依照其两次调价的幅度估算,该公司 5M 的产品的价格已经飙升到 0.7 美金左右,而 2M 的产品则约在 0.43 美金上下。
另外,随着市面上供需失衡的情况加重,且友商价格持续上涨,思比科、比亚迪等多家 CIS 芯片厂商在今年同样有调价动作。
无奈的是即便产品价格大幅上涨,CIS 芯片厂商的出货压力也并未得到缓解。行业人士对笔者表示:“虽然现在涨价,但上游材料的产能没有得到缓解,出货还是很难,客户仍旧每天都在催交期。”
一并涨价的还包括 CIS 下游芯片封测环节,即便如此,国内几家 CIS 封测厂商的产能也几乎都趋近于满产。与上游厂商一样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以晶方科技、华天科技、长电科技为代表的三大 CIS 封测厂商随之受益。在今年下半年,三家企业的业绩出现了明显的好转。
其中,晶方科技主营封装的产品为影像传感、指纹锁等产品领域,相关产品约 80%以上应用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领域,而影像传感、指纹锁产品的封装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94.6%。
在今年的涨价潮来临前,晶方科技 2018 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由 2017 年的 36.81%下降至 27.85%,主要原因系产品单价下滑所致。其中 8 寸手机影像传感芯片和指纹识别芯片的封装单价较年初分别下降了 26%、18%,综合平均单价降低了 11.71%,致使其当期营收较上年同期减少 6255 万元。
然而市场的风向瞬息万变,据业内人士透露,眼下 CIS 芯片上下游厂商价格的增长趋势也都伴随着 CIS 芯片涨价的节奏,范围同样高达 20~40%。而封装单价的大幅提升,也有望令晶方科技的业绩在年末得到改善。
随着眼下多摄像头的配置越来越多的运用在智能终端产品上,以手机为主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CIS 产业链的缺货涨价现象或将持续。加之市场上囤货炒货的现象同步出现,短时间内或许无法得到缓解。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