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读心术”新突破,俄罗斯AI通过脑波还原图像,准确度90%!

发布时间:2019-11-28 阅读量:1070 来源: 智东西 发布人: Jane

11月2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MIPT)和Neurobotics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可以将人的脑波还原为图像,图像形状和色彩两方面具有一定准确度。

 

MIPT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技术的突破,可以为研究中风、瘫痪等病人使用的“神经控制设备”提供借鉴和参考。这项研究的结果已在知名生物学期刊《bioRxiv》上发表。

 

一、接近90%的类型判断准确率

 

AI在阅读人类思维方面的表现已经越来越好。现在AI可以完全凭借人们的脑波来猜测人们正在观看哪些视频并初步还原图像。

 

MIPT和Neurobotics公司的研究员们组成的团队,使用不同物体的视频片段以及观看者当时的脑电波记录来训练AI 。脑波通过脑电图(EEG)帽来进行记录,视频片段包括极限运动、人脸、抽象形状,瀑布和运动几何体这五类。

 

AI仅根据EEG数据对视频进行分类和重新创建。在234次尝试中,有210次AI通过脑波判断出了视频类型并打上正确的类型标签。

 

1.png 

▲AI对人脸表情的还原

 

2.png 

▲AI对赛车运动的还原

 

3.png 

▲AI对滑雪运动的还原

 

4.png 

▲AI对运动几何体的还原

 

在视觉上,AI似乎在重建图像的大概形状和色彩方面比较成功,而更细微的细节(如人脸上的表情细节)就比较难以呈现,其中大多数看上去失真并且无法识别。

 

二、神经网络助力图像还原

 

整个实验分为两个阶段。首先,他们让每个参与者观看20分钟长度为10秒的视频片段。每个片段的主题分为五类之一,研究人员发现,仅通过查看他们的EEG数据,他们就能分辨出参与者正在观看的视频类别。

 

对于下一阶段的研究,科学家们选择了五类视频中的三类,并开发了两个神经网络。他们训练其中一个神经网络从视觉“噪声(noise)”中生成三种测试类别的图像,然后训练另一个神经网络将EEG数据转换为可比较的噪声。

 

当噪声配对在一起时,AI能够仅从其实时EEG数据中得出令人惊讶的准确图像,即人们在看什么。研究人员表示,起初他们以为脑电波的数据比较少,不足以支撑图像的重建,但事实证明这是完全可行的。

 


“AI读心术”新突破,俄罗斯AI通过脑波还原图像5.png 

▲论文中对神经反馈模型流程的图示说明

 


“AI读心术”新突破,俄罗斯AI通过脑波还原图像6.png 

▲论文中对图像解码器模型结构(a)及常规训练(b)的说明

 

三、AI脑波解读可为医学提供新机遇

 

亚利桑那大学的Victor Sharmas说,阅读思维的AI仍然只是在看人类思想的表层。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对人类思维大概地、维粗浅地绘制呈现,距离精准重现还差的非常遥远。

 

MIPT神经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Vladimir Konyshev解释说,虽然研究团队目前致力于为残疾人提供辅助技术,但他们正在研究的AI技术可以用于为某些人群创建神经控制设备,例如中风患者可以通过神经控制外骨骼手臂进行康复训练、瘫痪者通过神经控制轮椅。

 

结语:“AI读心术”不再遥远,应用前景广阔

 

“初级”“AI读心术”目前已经实现,AI解读脑波的出色能力连研究员们也为之惊讶。但目前AI通过脑波还原的视频,还原度还较低,并且只能对已知类型进行判断和还原,电影中的科幻场景离我们还依然遥远。

 

但是此次研究给了人们信心,因为AI解读脑波并转化为我们已知的内容已成为现实。同时,这一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也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

 

原文来自:newscientist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深度解析大三电与小三电技术体系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及工程实现角度,全解剖析新能源汽车的大三电和小三电系统

从汽车电子到多元工业应用:CAN总线技术解析与发展趋势

CAN总线技术通过单一总线替代复杂布线系统,极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

窥见电池灵魂:BMS数据采集如何成为电动时代的神经末梢

数据采集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BMS系统性能的天花板

强强联合!英伟达50亿入股英特尔

英伟达投资50亿入股英特尔股票

​温补晶振(TCXO)核心技术解析:8大关键参数决定系统时序精度​

在高速通信、精准导航与精密测量等尖端领域,电子系统的时序架构对时钟信号稳定性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其精度如同机械钟表的游丝摆轮,微小偏差便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时序紊乱,导致数据传输错误、定位偏移或测量失准。环境温度的波动一直是普通晶振频率稳定性的最大挑战,而温补晶振(Temperature 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简称TCXO)作为高精度时钟基准的核心器件,正是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而生。它凭借内置的“感知-计算-补偿”机制,在宽温环境下实现对频率的精准锁定,将温度变化引发的漂移压制在极低水平,成为高端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时序锚点”。要真正理解并选型这一精密器件,就必须深入剖析其决定性能优劣的几个重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