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抗疫”,离线语音识别应用领域再现中国速度

发布时间:2020-03-26 阅读量:43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2020年春节期间,中国人民在党中央和政府的领导下,与新冠肺炎病毒打了一场史无前例、全民参与的超大型战战役,目前中国境内的疫情正逐步得到控制。中国人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为了减轻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害,政府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也在想尽办法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复工人员的增多,写字楼、商场、医院、酒店等公共电梯的密闭空间,以及人们用手按电梯按钮的过程,都存在发生病毒传播感染的巨大风险。

看到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披挂上阵,逆行到最危险的地方指挥战斗,看到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无私付出,看到全社会为了打赢这场艰难的全民战争,很多人无休无眠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或者自觉地听从政府指挥,默默承受巨大的损失,坚持待在家里,不出去给政府添乱,任何一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被深深感动。

如何利用自己的专长为抗击疫情工作出一点力,成了很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心愿。深圳轻生活科技的几位理工男,就是这样的人。

深圳轻生活科技是一家年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发离线语音识别控制技术在智能家居产品中的应用,也即为物联网智能产品安上耳朵和嘴巴,实现智能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语音交互,让人们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就能对智能设备进行既轻松又精准的控制。

轻生活科技 智能语音电梯控制DEMO

在春节之前,轻生活科技就接到一家做智能电梯企业的开发需求,该企业是专门做普通电梯智能化升级的,对轻生活科技最擅长的离线语音控制技术进行了解之后,对该技术在智能电梯中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

这次疫情突然来袭,紧接着又是复工潮带来的巨大隐形风险,让轻生活科技的总设计师陈总想到可以带自己的团队,抢时间把智能语音控制电梯的项目做出来,也许对抗疫工作有一些帮助。如果能通过自己的专长,为国家为人民做点实事,也不枉此生了。

陈总马上通过电话与研发技术总监和几位核心骨干逐一联系,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详细讲了讲,几位技术男响应非常积极。但是由于春节放假,各位工程师都回到自己的老家,加上疫情期间,无法回到深圳研发中心一起搞开发,只好想办法通过远程办公的形式进行开发。

好在都是工程师,有人擅长网络和服务器技术,马上远程架构,快速搭建远程办公系统。其中有一位陈工,虽然人在深圳,但家里的电脑没有安装所需的软件,陈总只好连夜将他办公室的电脑整个拆下来,开车送到他家小区门口给他搬回家使用。

项目开始开发之前,陈总又与中科院声学所的创所人,中国声学技术界首位“杰青”专家颜永红教授多次开电话会议,共同研究如何做好这个项目。

轻生活科技智能语音电梯

经过深入分析认为,智能语音控制电梯项目非常适合使用离线语音技术,这里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用离线语音识别控制方案,不需要依赖网络,这就为普通电梯的升级改造大大地降低了难度,也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其二,离线语音识别过程是在本地芯片完成的,比在线语音识别过程有明显的响应速度优势。据实测对比显示,在当前普通Wi-Fi信号强度条件下,在线的语音识别响应时间为2~5秒,而离线语音识别响应时间为0.2~0.5秒,轻生活科技做过的方案,最快响应时间只需0.05秒。在电梯这种运动的物体上应用,离线语音控制技术的快速响应速度显然更具优势;

其三,电梯的控制指令主要是有限的楼层数字,语音指令集比较简单,用简洁的语音指令更合乎人们的使用习惯。

但是,在电梯控制系统中加入语音控制方案,也要面对相当大的技术挑战。

首先,电梯的使用环境是一个密闭的空间,人多的时候,其声学环境是相当复杂的,语音控制方案必须提高抗噪能力才行;

其次,电梯的控制指令多数为数字,如“十七楼”、“十一楼”、“二十七楼”、“二十一楼”等,指令短,发音高度相近,比较容易产生误识别,所以还要对数字的识别率进一步优化;

第三,目前的疫情情况下,到公共场所的人们都必须戴口罩,今后这一习惯也可能会延续下来。以往我们建立的语音模型是不戴口罩的,现在还要加上戴口罩的语音模型,才能取得比较好的识别效果;

第四,语音控制指令的设计非常关键,既要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还要满足语音识别技术的特性要求,还要考虑使用者的地区口音、年龄、性别等发音差异。

第五,为了能够实现快速产品话,最好是做成标准模组,能够与各型电梯控制面板适配。

轻生活科技智能语音控制电梯

正在讨论各种技术路径的时候,轻生活科技接到了大量的语音电梯控制方案需求询盘,陈总挑了其中的七八家比较有经验的智能电梯厂商,跟他们的技术负责人和客户经理进行了深入的沟通,更加明确了客户和用户的真实需求。连夜制定出三套语音指令集方案,第二天跟各位工程师讨论后,确定了最终的优化方案。

时不我待,各位工程师分头展开自己的工作,期间不停地在线沟通、视频会议,大家都几乎是不眠不休。

经过三天整整72个小时的鏖战,经过无数次的测试和优化,可以快速实现量产的免接触智能电梯语音控制方案标准模组终于开发成功了!

核心研发组的工程师们连夜将电梯语音控制模组的操控过程拍成一段小视频,由李总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马上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咨询电话接踵而至。

个人朋友圈的影响范围是很有限的。幸运的是被网易新闻创投频道李总编发现了,并主动提出要帮我们做报道,让更多的智能电梯厂商、方案商能看到我们的最研发成果,加速智能语音控制电梯的落地,让这一高科技利器尽快现身医院、写字楼、商超、学校等公共场所,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保护大众的安全做出贡献。

从这个项目的立项、研发、落地到发布,这短短的72小时就像打战一样,如果能借助网易的快速传播,快速在全国各地的电梯中实施,必将又一次让世界惊叹中国人的速度!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