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与AMD两虎相争,国产芯片的机会来了?

发布时间:2020-08-20 阅读量:703 来源: 北河科技 发布人: Viva

在全球的半导体行业中,美国有高通、AMD、英伟达、英特尔等著名芯片厂商。手机芯片与电脑芯片分为两大类,手机芯片采用简单指令集设计堆砌的,电脑芯片则复杂很多,现在世界上有名的电脑中央处理器芯片主要有两个大厂——AMD和英特尔。

 

英特尔是“老贵族”,由大名鼎鼎的“八叛逆”之一的戈登·摩尔创立,他在仙童半导体工作时提出了有名的摩尔定律;而AMD,中文名叫超微,它是“后起之秀”,要挑战英特尔在电脑中央处理器芯片的地位。

 

现在AMD的市场份额是节节攀升,根据第二季度可靠的数据,AMD在桌上型电脑X86架构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达到了惊人的19.2%,笔记本电脑X86处理器的占有率同样达到了19.9%。

 

image.png

 

AMD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是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创下了记录,为什么会这样?这就不得不提到英特尔。

 

英特尔的这家芯片公司是拥有全产业链的,从芯片的架构到芯片的封测上市,几乎是一“一条龙”服务,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是一家企业的资源那是有限的,英特尔什么都想要,结果7纳米的制程竟然拖到了2022年。

 

但是反观AMD,它开发自己的架构,然后专心设计芯片,很“专一”的芯片公司,经济学的“老祖”亚当斯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分工合作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所以AMD成功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有台积电的帮助,台积电的也是深谙分工合作的秘诀,专做芯片制造,台积电和AMD,就是1加1大于2,比英特尔强太多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英特尔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印象很差,每一次推出产品,都是“挤牙膏”,一点点地提升性能,个人消费者倒是没问题,但是企业消费者就相当不满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英特尔的7纳米还没有出来,而AMD准备在台积电投片生产7纳米的芯片,AMD和英特尔一增一减,之间的差距巨大。

 

AMD与英特尔“二虎竞食”,国产芯片可“坐收渔翁之利”,今年的龙芯也是有所突破,尤其是在架构的开发上,现在终于拥有很了“当打”的架构,虽然跟英特尔和AMD的架构还有点差距。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