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发展面临三大问题,创业忽悠模式几乎不可能成功?

发布时间:2020-09-1 阅读量:781 来源: 网络整理 发布人: Viva

在今年7月,停摆两年的知名项目德科码(南京)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破产。此前,湖南创芯、陕西坤同等都遭遇了相同的命运。如此多的半导体项目停摆和破产,与地方政府争相上马项目有关,并为此制定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虽然都是上百亿的项目,却几乎没有背景审查。

 

日前,武汉东西湖区认定弘芯半导体(下称弘芯)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的风险”。这一号称投资千亿的项目在运行近三年后陷入了危机。

 

以弘芯为例。这个投资1280亿元、立志成为全球第二大CIDM晶圆厂的项目成立之初就在业界受到广泛质疑,首先,主要投资人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既无任何行业背景,也没有说清楚上千亿的资金规模来自何方;其次,弘芯的注册资金为20亿元,仅有持股10%的武汉地方政府旗下的公司投入2亿元,北京光量蓝图实缴资本为0。从去年开始,因拖欠工程款与货款,弘芯的土地使用权被法院查封,项目也缺乏环评。这并未阻止弘芯2018年、2019年两度入选湖北省重大项目,2020年列入武汉市重大项目。

 

 图片1.png

 

这意味着,政府投入资金的重大项目没有经过严格审查。各地竞争性地上马半导体项目,在不尊重产业规律的基础上,在没有对资金和技术进行起码的理性判断的前提下,就仓促投资,不仅浪费了大量财政资金,还对整个半导体行业发展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最缺乏的不是资金和先进设备,而是技术人才。

 

当前半导体业主要面临三大问题。首先,基于国产替代而创造了产业发展机会,但半导体是一个资金、技术和人才门槛都非常高的行业,不是PPT创业与普通风险投资就能支撑起来的。目前,很多人拿着项目书骗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也想尽快上马后引入国家大基金续命。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缺乏核查环节,而且与企业投资人一样具有投机色彩。中央政府应该制定规则,阻止这种事情继续发生。

 

其次,半导体产业正在金融化,国家积极支持半导体企业上市,大量新项目趁机上马,引起了人才从成熟企业(上市公司、国企或外企)向未上市创业型公司流动。因为后者可以提供股份,能够在上市后一夜暴富。这造成了人才稀释效应,对产业发展不利。半导体从来都是高壁垒的冷门投资领域,但在严重缺乏人才的中国被泡沫化了。

 

其三,半导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将技术与管理融于一体的灵魂型人物,这种人物需要长时间的磨练,但在国内目前浮躁的氛围中,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过于功利,实际上破坏了行业发展的健康环境,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

 

这是地方政府违背产业规律的后果。中央政府要为投资设定必要的门槛,尤其是对地方政府参与的项目,必须进行投资人审核,对其专业背景与资本实力进行必要的考察,杜绝钓鱼式项目继续出现。

 

弘芯失败只是近几年中国半导体泡沫破裂后倒闭潮中的一个,这些项目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地方政府支持,二是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建设中途关闭。半导体业界甚至将这些项目称之为“骗子公司”,因为项目设立之初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相关资讯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革新智能驾驶通信: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如何破解行业痛点?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全球DRAM市场变局:三星技术迭代与SK海力士堆叠方案的对决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京东方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飙升64% 显示业务领跑全球推动业绩新高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