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30 阅读量:1393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发布人: Jude
郭平说:“由于华为只是一家公司,我们用投资和技术来帮助供应链合作伙伴走向成熟。”
华为的投资努力也与政府加大力度提振中国半导体行业不谋而合。尽管这些投资可能会在未来对华为有所帮助,但分析师表示,到目前为止,它们在解决供应链缺口方面作用很小。
一位中国芯片投资者表示:“这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奏效,但华为没有太多好的选择,所以必须转向向外投资。”华为拒绝就投资部门的运营发表评论。
哈勃的大部分投资目标都是与芯片相关的中国初创企业,其中有些已经成为华为供应链的一部分。举例来说,成立于2015年的纵慧芯光今年获得了华为的投资,该公司生产支持摄像头面部识别技术的VCSEL传感器。这家公司没有立即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但其投资者表示,传感器被用于多款华为手机。
然而,华为支持的许多企业都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研究公司EqualOcean追踪中国芯片行业的分析师伊万·普拉托诺夫(Ivan Platonov)表示:“这些公司大多是小型利基公司,擅长自己的业务,但不一定具有全球竞争力。”
例如,无锡市好达电子有限公司制造支持无线通信的射频滤波器,但尚未实现与先进5G手机的兼容性,该公司在1月份获得了哈勃的投资。
思瑞浦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也获得了哈勃的投资,该公司生产用于无线网络基站的模数转换器(ADC)。思瑞浦在上海科创版上市前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美国公司在这个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该公司去年仅创造了人民币3亿元(合4399万美元)的收入。思瑞浦没有立即回复请求置评的电子邮件。
哈勃的投资组合还包括华为核心电信业务以外的公司,对芯片、原材料和电池技术公司的几笔投资表明了其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雄心。
上月底,该公司还完成了对深圳公司开源中国的投资,其背后是美国编码平台GitHub的中国竞争对手码云(Gitee)。码云没有立即回复请求置评的电子邮件。备案文件显示,哈勃通常收购目标5-10%的股份,尽管估值尚未披露。
最近的投资标志着华为改变了策略,提高了此类交易的频率,并重新专注于国内业务,而不是海外公司。例如,2013年,华为收购了总部位于比利时根特的光电子公司Calopia。次年,它收购了英国物联网芯片制造商Neul。
一名搜寻收购目标的前华为员工表示:“华为喜欢自己做研发,所以投资或收购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进行,而且其以往也倾向于投资美国或欧洲科技公司。”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