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8 阅读量:158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icyxu
法兰克福 —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IFR) 提出的 2020 世界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报告,2018 到 2019 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额增长了 32%,达到 112 亿美元,而今年的COVID-19大流行病将进一步促进这一市场的发展。像机器人消毒解决方案、工厂及仓库机器人物流解决方案以及送货上门机器人方案都将随之增加。
就价值而言,2019 年医疗机器人的销售额占专业服务机器人总营业额的 47%。这主要是由专业服务机器人中最昂贵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带动。销售额创下 53 亿美元的新记录,增长了 28%。到 2022 年,医疗机器人的销售额有望翻倍,达到 113 亿美元。约有 90% 的医疗机器人来自美国和欧洲供应商。
出售或租赁物流机器人创造的市场价值增长了 110%,达到 19 亿美元。自主移动机器人是当今智能工厂的一部分。因此,物流机器人的年营业额可能继续保持 40% 或以上的强劲增长。IFR 主席Milton Guerry表示:“在制造过程中,物流服务机器人的投资成本被迅速摊销。假设物流服务机器人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其投资成本可在 2 到 3 年内收回,有时甚至更短。若其使用年限为 15 年,运营成本约为年投资额的5%。高度发达的系统通常可使运行可用度达到 98% 以上。”
市场普遍认为,作为智能制造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设备,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空间巨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3194台,同比增长51.4%;今年1至9月,工业机器人产量160715台,同比增长18.2%。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不久前发布的报告则显示,亚洲仍然是工业机器人最强劲的市场,该地区最大机器人使用者中国的时长运营存量增长了21%,2019年达到约78.3万台。
智能服务机器人主要是利用优化算法、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和传感器等智能控制技术来进行自主导航定位以及路径规划,可以脱离人为控制而自主规划运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配送,智能服务机器人在商业、安防、医疗、酒店、社区服务等应用场景里,也表现出色。
虽然在机器人行业发展中,服务机器人属于后来者,但它是制造业与AI结合后的显性终端产品,市场潜力巨大。2019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135亿美元(近一千亿元人民币),占整体机器人市场规模的45.9%,所占比例不断提高。
伴随着机器人市场的巨大需求,相关解决方案更是需求旺盛,在我们平台近一年机器人相关的方案开发需求就有几百个。涉及到消费、医疗以及工业各个领域。当前,我国已把发展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随着AI技术发展,与之相伴的服务机器人,或将迎来十年黄金增长期。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移远通信推出的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引发行业关注。该产品通过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及混频电路集成等核心技术,解决了车载通信中长期存在的射频链路损耗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分析、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读这一创新方案。
在全球DRAM市场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三星电子近期宣布将跳过第八代1e nm工艺节点,转而集中资源开发基于垂直通道晶体管(VCT)架构的下一代DRAM技术。据内部路线图显示,三星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VCT DRAM量产,较原定计划提前一个世代。该技术通过三维堆叠晶体管结构,将存储单元面积缩减30%,并利用双晶圆混合键合工艺解决信号干扰问题,被视为突破传统平面工艺物理极限的核心方案。
2025年4月28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以多项核心经营指标的历史性突破,彰显其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5.99亿元,同比增长10.27%,创下一季度收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6.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06%,扣非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飙升126.56%。这一业绩表现得益于其“屏之物联”战略的深化落地,以及“1+4+N+生态链”业务架构下各板块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