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板块成形,长沙半导体产业未来可期

发布时间:2021-01-6 阅读量:855 来源: 长沙晚报 湖南在线 发布人: Viva

位于长沙高新区的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建设现场,160万平方米的建筑体水立方群拔地而起,碳化硅长晶、衬底、外延、芯片等各种厂房鳞次栉比;正在建设的长沙新一代半导体研究院科创中心,累计完成投资逾8亿元,主体工程已经封顶;浏阳经开区(高新区)泰科天润项目部,每天上百人协同奋战,力争6英寸碳化硅功率芯片产线春节前投产……

 

从2018年起按“一条主线、三个中心、五个链条”完成半导体产业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经过持续发展,长沙半导体产业即将迎来腾飞。

 

最新进展 龙头建设成为产业发展动力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已成为全球半导体材料产业的前沿和制高点之一。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成熟商用材料,在新能源汽车、5G、智能电网、高速轨道交通、半导体照明、消费类电子、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肇始于2018年的长沙半导体产业发展“一条主线、三个中心、五个链条”设计,即以第三代半导体为核心的新一代半导体产业健康生态体系为中心,开展材料中心、科创中心、应用及智造中心三大中心建设,全面规划材料芯片、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光电子、配套衍生5个产业子链,并计划用5至10年时间,使长沙逐步形成1000亿级新一代半导体产业集聚高地。

 

 image.png

 

根据规划,长沙高新区、望城经开区、浏阳经开区(高新区)三大板块成为长沙半导体产业发展主要聚集地。

 

总投资160亿元的湖南三安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总占地面积1000亩,是目前长沙半导体产业的“巨无霸”,主要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衬底(碳化硅)、外延、芯片及封装产业生产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超百亿元的产业规模,并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产值预计逾千亿元。项目从去年7月开工,仅用120天就完成26栋34万平方米体量的厂房建筑,不断刷新“高新速度”。

 

“作为长沙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之一,将在长沙建设形成从长晶—衬底制作—外延生长—芯片制备—封装的碳化硅全产业链,必将成为推动长沙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的重大动力。”业内这样评介湖南三安项目在长沙半导体产业中的作用。

 

同样在河西,位于月亮岛的长沙新一代半导体研究院亦是发展迅速。“截至去年底,研究院科创中心累计完成投资逾8亿元,工程施工5万平方米,已经实现主体工程封顶。”长沙新一代半导体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理事会秘书长陈卫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经过2年建设,研究院已签约半导体创新机构26个、运营中心7个,其中多家企业已陆续投产,并开始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如创一磁电材料和功率器件研究与应用创新中心研发的集成芯片电感产品,去年9月在望城经开区投产,目前已进入苹果供应链。“未来产能将达2亿颗,年产值达100亿元规模。”

 

在浏阳经开区(高新区),作为半导体材料“新科状元”的泰科天润标准厂区内,如今90%的生产设备已到位,大部分设备处于工艺调试阶段,这里将打造一条极具市场竞争力的碳化硅功率器件生产线,企业负责人表示,“有信心以最快的速度改变欧美国家对我国高端功率器件的长期垄断格局,突破行业领域技术壁垒等问题。”

 

未来可期 搭好平台引来源头活水

 

从龙头企业的引进到科研平台搭建,长沙半导体产业蓄势待发。

 

半导体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巨大。有分析报告显示,像湖南三安半导体这样的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产值预计超1000亿元,创造近10000个就业岗位。

 

而作为产业生态的形成,则需要众多“绿叶”帮扶。

 

“我们是甘当‘绿叶’,充当产业发展的‘扶手’。”陈卫表示,为了使长沙半导体产业健康发展,在望城经开区支持下,研究院搭好平台,正在努力解决长沙半导体发展人才、技术和资金的“瓶颈”。

 

他介绍,研究院在国内首创“三维一体”引进机构方法:对引进的企业和创新机构,同步推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以及产业建设,以创新中心、运营中心、生产中心“三维一体”模式落地建设,“确保每一项引进的技术能产生效益”。

 

针对国内半导体研究人才分散的局面,研究院推出“三元耦合”模式:以在企业入股的方式,形成经济效益的牵引;以在研究院任职的方式实现科研成果与产业转化的协同;以在学院兼职的方式获得基础研究方向科研项目、人才绩效等基本利益激励,有效解决人才、知识产权、项目经费等问题。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汇聚包括4名院士、7名“千人计划”专家、10多名海归博士在内的70余名半导体高端人才。

 

对困扰半导体投资者的资金难题,研究院牵头,组建了规模达300多亿元的产业链基金联盟,正抓紧筹建产业母基金和专项子基金,为有前途的半导体项目解决资金问题。

 

对此,研发磁浮列车碳化硅悬浮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的湖南银河天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宁深有体会。

 

“去年带着团队入驻研究院,通过技术成果的转化,已经生产近3000万元的产品,团队也由当初的10多人壮大到了40多人。”搞研发出身的王宁告诉记者,初到市场打拼,一路走来研究院都在默默帮扶,他对这种创新模式赞不绝口,“研究院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辅导员’,因为我们是一个技术团队,技术底蕴、技术基因没有问题,但对于资金把握方面是比较弱的,研究院在这方面给了我们相当大的支持。”

 

“我们是从小幼苗培育开始,厚积薄发,为产业发展打坚实基础。”望城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肖逸这样评价园区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模式。

 

裁好梧桐树,自有凤凰落。现在经常有投资者主动上门,就半导体产业项目落地进行咨询。

 

随着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半导体产业在长沙的“井喷”,指日可待。


相关资讯
数据中心电源变革:瑞萨SuperGaN®技术实现800V架构新突破

在数据中心能耗激增、电动汽车普及加速与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电源解决方案成为产业迫切需求。2025年7月2日,瑞萨电子(TSE:6723)推出TP65H030G4PRS、TP65H030G4PWS及TP65H030G4PQS三款第四代增强型(Gen IV Plus)650V GaN FET,为800V高压AI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及能源转换系统带来颠覆性性能提升。这一里程碑式产品线彰显了瑞萨整合Transphorm领先技术后的创新实力。

台积电AI芯片业务爆发式增长,2027年营收或达460亿美元

全球半导体代工巨头台积电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持续巩固。美国投行Needham最新报告预测,其AI相关营收将从2025年的260亿美元跃升至2027年的4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0%。这一增长主要由英伟达每年迭代的AI加速芯片驱动,目前台积电独家代工英伟达H100、B200等核心AI处理器。

高性能实时控制:贸泽供应英飞凌 PSoC Control C3 MCU,专为工业电机与机器人优化

(2025年7月2日) 全球知名电子元器件授权分销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今日宣布,正式开售英飞凌科技 (Infineon Technologies) 专为下一代电机控制应用打造的高性能 PSoC™ Control C3 微控制器 (MCU)。这款MCU凭借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先进的集成特性和优化的电机控制功能,为工程师开发面向工业自动化、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服务器电源及智能家电的创新解决方案提供了核心动力。

10万粉丝里程碑!DigiKey登顶B站电子元器件官方号 邀您同庆赢好礼

明尼苏达州锡夫里弗福尔斯市 - 2025年6月30日 - 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分销商 DigiKey 今日宣布,其哔哩哔哩(B站)官方账号粉丝数成功突破 10 万,成为该行业内关注度最高的官方账号。为庆祝这一重要里程碑,DigiKey 将特别抽取 20 位幸运粉丝,赠送精心准备的惊喜礼包。

韩国面板巨头全面量产iPhone 17 OLED 中国供应链暂未入围

据行业权威消息,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与LG显示(LG Display)已于5月下旬正式启动苹果iPhone 17系列OLED面板的物料采购,并于6月进入首批量产阶段。此次量产涵盖四款机型:6.1英寸标准版、6.6英寸Air、6.3英寸Pro及6.9英寸Pro Max,预计全系列将于9月全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