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5 阅读量:132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泰克
前言:材料性质的研究是当代材料科学的重要一环,所谓材料的性质是指对材料功能特性和效用的定量度量和描述,即材料对电、磁、光、热、机械载荷的反应。源表SMU在当代材料科学研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选择适合某类材料电性能测试的SMU,如何降低测试误差,测试中应当注意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重点关注。泰克吉时利的品牌在全球许多学科工程师和科学家中享有盛誉,其高精度源表(SMU)、万用表、精密电源、微小信号测试以及数据采集产品,同泰克公司原有的产品线一同为当代材料科学研究提供多种测试方案。
【当代材料电学测试课堂】系列涉及当代材料科学尖端的电运输及量子材料/超导材料测试、一维/碳纳米管材料测试、二维材料及石墨烯测试及纳米材料的应用测试。今天跟您分享第一篇,【当代材料电学测试课堂】系列之一:纳米测试(上)。
纳米材料指的是三维空间尺度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1-100nm)的材料,是由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观体系之间的纳米粒子所组成的新一代材料。纳米材料可以按照多种尺度进行分类,按结构可以分为:零维材料–量子点,纳米粉末,纳米颗粒;一维材料–纳米线或碳纳米管;二维材料–纳米薄膜,石墨烯;三维测量-纳米固体材料。按组成可以分为:金属纳米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有机高分子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下图是将纳米材料按其物理性质进行分类并列出纳米材料应用的示意图,由此可见,纳米材料已经在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纳米材料的特性与电子器件
由于纳米材料的某一维或多维尺寸为纳米量级,使得其具有许多异于宏尺寸材料的特性。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包括:表面与界面效应,如熔点降低比热增大;小尺寸效应,如导体变得不能导电;绝缘体却开始导电以及超硬特性;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纳米材料的理化性能为:高强度、高韧性;高比热和热膨胀系数;异常电导率和扩散率;高磁化率。
基于以上特性,纳米材料被广泛用于制作纳米电子器件。纳米电子器件指的是利用纳米级加工和制备技术,设计制备而成的具有纳米级尺度和特定功能的电子器件。纳米电子器件包括纳米CMOS器件,如绝缘层上硅MOSFET、硅一锗异质MOSFET、低温MOSFET、双极MOSFET、本征硅沟道隧道型MOSFET等;量子效应器件;量子干涉器件、量子点器件;谐振隧道器件如横向谐振遂道器件、谐振隧道晶体管,谐振隧道场效应晶体管(RTEET)、双极量子谐振隧道晶体管、谐振隧道热电子晶体管等;纵向谐振隧道器件如隧道势垒调制晶体管等;单电子器件如单电子箱、电容祸合和电阻祸合单电子晶体管、单电子神经网络晶体管、单电子结阵列、单电子泵浦、单电子陷阱和单电子旋转门等;单原子器件和单分子器件如单电子开关、单原子点接触器件、单分子开关、分子线、量子效应分子电子器件、电化学分子电子器件等。
纳米材料电学性能测试
纳米材料的表征包括成分分析,颗粒分析,结构分析,性能分析,分析方法以电镜分析为主,特别是扫描隧道电镜(SMT),在导体和半导体纳米材料分析上具有优势。
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能测试是对其态密度(Density of State)进行分析。所谓态密度指的是单位能量范围内所允许的电子数,也就是说电子在某一能量范围的分布情况。态密度是微观量,适合解释纳米粒子尺寸变化引起的特性。
X射线光谱(X-Ray Spectroscopy)是进行态密度测试的常规方法,但通过对纳米材料电性能直接测试,也可以推到出态密度。用扫描隧道电镜测试用微分电导(di/dv)随电压的曲线即可推到出态密度。这种方法利用低电平AC信号调制于静态电流进行测试,电镜电极与被测样品间为高阻接触。
由于X射线光谱和扫描隧道电镜都是昂贵的设备,如果不是制备并表征纳米材料,仅仅是对纳米材料进行应用性研究,源表(SMU)+纳米探针台不失为一种高性价比的替代方案。与扫描隧道电镜法不同,纳米探针台和被测样品间为低阻接触,这就要求SMU必须具备低电平测试能力,并根据被测样品的阻抗改变SMU工作模式。这种方法主要测试被测样品的电阻,电阻率及霍尔效应,更适合纳米电子器件的测试。
二维纳米材料电阻率测试
对二维纳米材料(如石墨烯),电阻率测试是重要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主要为四探针法(The Four-Point Collinear Probe Method)与范德堡法(Thevander Pauwmethod)。
二维纳米材料霍尔效应测试
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半导体时,载流子发生偏转,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电场,从而在半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这一现象就是霍尔效应,这个电势差也被称为霍尔电势差。通过对电势差测试,可以得到被测材料的载流子浓度与载流子迁移率等参数。二维纳米材料霍尔效应测试,依然用范德堡法,但电极接线与范德堡法测试电阻率有所不同,并且在测试霍效应时,通常要加磁场。
纳米材料及电子器件电学测试面临的挑战
纳米级尺寸,性能异于宏尺寸材料与器件;
状态变化快,对测试仪器响应速度有要求;
需配合纳米探针台;
必须防自热,否则极易烧毁被测样品,需选择带有脉冲模式的SMU;
纳米材料承受及测试电流超小(达fA级),承受及测试电压超低(达nV级),不同种类的材料,电阻范围超宽,从uΩ~TΩ,需选择与被测纳米材料和器件电性能相适应的SMU,需多种降低误差与噪声的手段,如加流测压或加压测流,四线法连接,屏蔽与滤波,降低热噪声等。
有关纳米材料电学测试方案将分别在《纳米线/碳纳米管测试方案》及《二维/石墨烯材料测试方案》中详述。纳米材料电学测试SMU应用场景、测试特点及选型原则的示意图,结合被测纳米材料或纳米电子器件的类型及测试要点,选择最适合的SMU。4200–SCS几乎适用于全部种类的纳米材料的测试,当然,某些特殊的源表更适合一些特殊的应用。了解当代材料电学测试更多详细内容,https://www.tek.com.cn/application/material-science。
关于泰克科技
泰克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市,致力提供创新、精确、操作简便的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解决各种问题,释放洞察力,推动创新能力。70多年来,泰克一直走在数字时代前沿。
在模拟电子系统中,可变增益放大器是实现动态信号调理的核心模块。本实验聚焦运算放大器拓展应用,通过晶体管压控切换与电位计阻值调节两种方法构建可变增益放大器。采用ADALM2000模块搭建实验平台,结合OP97运放、2N3904晶体管及可调电阻网络,探究增益动态控制机制。通过方波驱动晶体管实现增益阶跃切换,以及电位计连续调节反相/同相放大倍数,验证压控与手动增益调节的电路特性,为音频压缩、通信调制等应用提供硬件设计基础。
随着数字计算器件(如FPGA、处理器及ASIC)的工艺技术不断微缩至纳米级别,其内核电压持续降低至1V以下,电源容差窗口已缩减至±3%甚至更小。这一趋势对电源的精准性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开关稳压器的输出误差可能导致内核电压偏离安全范围,进而引发器件故障或永久性损坏。本文聚焦高精度窗口电压监控器的核心作用,通过量化分析其阈值精度对电源窗口的影响,提出优化策略,确保低电压器件在严格容差范围内稳定运行,同时最大化电源输出性能。
晶振是电子设备中的关键元件,为各类电子产品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了解晶振的主要参数能够更好地了解晶振性能以及如何根据参数选择合适的晶振。
随着四足机器人(机器狗)在高动态运动与复杂环境作业中的突破性进展,其核心控制系统对时钟信号精度的需求已迈向“微秒级”挑战。以宇树科技Unitree B2-W为代表的轮足式机器狗,通过空翻、抗冲击越野等高难度动作验证了机器人技术的飞跃,而支撑其精准运动控制、多传感器协同及稳定通信的核心,正是晶振提供的精密时钟基准。面对户外温差(-40℃~85℃)、振动干扰及多模块同步需求,YXC针对性推出TCXO温补晶振解决方案——包括通用型YSO510TP(±2.5PPM稳定性)、可编程YSO511PJ(10-250MHz全频段覆盖)及超精密YSO512ET(±0.1PPM工业级精度),配合小至1.6×1.0mm的32.768KHz微型谐振器,为机器狗的全场景应用构建从基础时序到高速通信的完整时钟链,驱动智能机器人突破物理环境限制。
随着PCIe 5.0技术在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及AI应用中的普及,其单通道32 GT/s的超高速率对参考时钟性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PCIe 6.0虽进一步将速率提升至64 GT/s并引入PAM4调制技术,但其底层稳定性仍依赖于高精度时钟信号的同步与纠错能力。在此背景下,YXC推出的HCSL输出差分晶振(如YSO230LR/YSO231LJ系列)以超低相位抖动(0.05ps RMS)、±25ppm全温区频差精度及2.5×2.0mm微型封装,成为PCIe 5.0参考时钟设计的核心解决方案,精准解决高速信号同步、多设备协同及噪声抑制等关键技术瓶颈,助力新一代硬件突破性能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