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4 阅读量:103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展会投稿
中央提出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年来,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为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成渝地区将协同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生产了全球50%的苹果平板电脑,微型计算机年产量超过全国的1/5,2019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重庆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球的40%,手机产量约占全球1/10,2019年重庆生产笔记本电脑6422.3万台、手机1.74亿台。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成渝地区的信息化产业互补性非常强,四川在集成电路软件、软件信息服务业等细分领域具有优势,而重庆在笔记本电脑、手机生产等细分领域则相对突出。
看四川,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诞生了中国第一只黑白显像管。在此基础上,四川集聚了中电子、中电科、华为、格罗方德、英特尔、德州仪器、展讯、长虹、京东方、惠科、联想、天马微电子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形成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终端制造环节、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等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近年来,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更是亮点纷呈,成都京东方拥有全球第二条、国内第一条柔性(AMOLED)生产线,国家级“芯火”双创基地,中移(成都)产业研究院,超高清视频(四川)制作技术协同中心等一系列国家级平台纷纷落地四川。四川也是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第三大游戏产品研发运营中心,3D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均诞生于此。
再观重庆,重庆是国内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最早的城市之一,我国的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就出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4研究所。目前,重庆已形成包含计算机整机及配套、手机整机及配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截至去年底,重庆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639家,营业收入排名全国第7位,全市软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近2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重庆工业增长“第一动力”。
实际上,川渝的电子信息产业体量仅次于广东和江苏,排在全国第三位。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之机,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博览局主办,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联盟承办的2021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将闪耀登场。2021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是一个展示西部电子信息市场发展成果,助力电子信息知名企业走进西部的优质展览展示及交流平台。其影响力已经覆盖四川、重庆以及西部的其他地区。吸引了全国各地近千家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参展。
2021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将于2021年7月15日至17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主题为“新西部、新重构、新机遇”,将设立5G和智能终端、智能驾驶、大数据存储、超高清显示、集成电路、测试测量与微波射频、智能制造、电子元器件、网络安全九大核心展区,全面展示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果,加速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
得益于成渝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生产的快速融合,本届展会展出内容涉及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各地电子生产商、经销商、采购商提供一个各方交流互动、扩大内需市场的优质商贸平台,促进了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业的商贸往来和产业发展。2021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呈现出33000平米的豪华展示空间,预计接待近40000人次的专业观众,展会现场将会有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家展商百花争艳,众多工程师莅临现场,获取最新市场动态,领略尖端科技产品,拓展人脉商圈并洽谈商业机会,2021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已经成为西部电子信息产业旗舰展示平台,受到了越来越多展商与观众的青睐。
2025年9月10-12日,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将携手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构建覆盖32万平方米的全球半导体产业生态平台。本届展会由集成电路创新联盟与CIOE联合主办,预计吸引超1000家国际头部企业参展,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先进封装、核心设备及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展区规划聚焦六大核心领域——IC设计与应用、半导体制造、化合物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设备与材料、AI算力基础设施,集中展示第三代半导体、Chiplet封装、车规芯片等前沿技术成果,推动半导体与光电、汽车、通信等产业的交叉创新。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经历深度结构性调整,龙头企业集体陷入"投产困局"与"亏损漩涡"的双重考验。三星电子美国泰勒工厂设备进口延期、台积电海外基地运营成本失控等标志性事件,暴露出行业面临市场需求周期性下行、地缘政治扰动加剧、技术迭代成本陡增等系统性压力。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晶圆代工板块平均毛利率下降8.2个百分点,而3nm以下先进制程研发支出激增42%,印证产业步入"高投入、低回报"的战略转型深水区。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联盟重构、区域产能优化等创新策略,试图在行业洗牌中重塑竞争优势。
在智能汽车高速发展的浪潮下,车载通信网络正面临数据传输速率、信号完整性及国产化替代的多重挑战。近日,南芯科技推出的车规级高速CAN/CAN FD收发器SC25042Q,以5Mbps传输速率、自主振铃抑制技术及全场景兼容性破局而生。该产品通过AEC-Q100认证,对标国际品牌性能,不仅解决了传统CAN总线在复杂拓扑下的信号失真和误码率难题,更依托全国产化供应链实现成本优化,为智能座舱、车身控制及新能源高压系统提供了高可靠通信方案,成为国产车载芯片突围高端市场的关键落子。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5%,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温和复苏趋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刺激:自1月启动的“国补”计划覆盖售价低于6000元人民币的机型,单机最高补贴500元,直接拉动中高端市场消费活力。数据显示,补贴政策实施首月(1月20日-26日)单周销量同比激增65%,显示出政策对换机需求的显著撬动作用。
2025年4月23日,全球汽车产业目光聚焦上海国家会展中心5.2馆。在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主导下,首个聚焦汽车芯片的集成型展示平台"中国芯"展区正式启幕。作为科创板汽车芯片第一股的纳芯微电子(股票代码:688052),携12大产品线矩阵惊艳亮相,现场展出的嵌入式电机驱动SoC NSUC1610更斩获"年度影响力汽车芯片"大奖,标志着国产汽车芯片正式进入系统级创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