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自动感应门应用的参考设计

发布时间:2021-10-8 阅读量:704 来源: 电子发烧友网 发布人: Viva

毫米波雷达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探测范围广、测量数据精确、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穿透力强等高实用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基于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设备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还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和高效性,如商场自动感应门、电梯门等设备中均有应用。

早前,TI发布了多款工业级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主要涵盖了楼宇自动化、智能安防、液位监控、交通流量监控、工业机器人、自动感应门等领域。本期文章主要讲述毫米波雷达在自动感应门上的应用。


image.png
(图源:TI官网)


自动感应门工作原理

自动感应门主要由主控器、传感器、驱动电机三部分组成。传感器对进门或出门区域进行实时探测,当感应到有人员移动时,及时地将脉冲信号传输至主控器中由主控器分析处理,通过主控器激活电机完成开门操作。

基于IWR6843的自动感应门应用的参考设计

IWR6843是一款由TI发布的60-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由于毫米波不受雨、雾、烟雾、光照强度等环境所约束,该传感器主要在自动感应门领域的自动推拉门、车库门、电梯门等实现多场景应用,推进大门朝节能化、智能化发展。TI还在IWR6843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推出了IWR6843 ISK 、IWR6843 ODS 、IWR6843AOP ,每块套件的性能略有不同。IWR6843 ISK 拥有水平方向120°、垂直方向30°的广角感应区域。IWR6843 ODS 拥有水平方向120°、垂直方向120°的广角感应区域。IWR6843AOP 拥有水平方向130°、垂直方向130°的广角感应区域。并且TI就IWR6843 ISK给出了自动感应门参考设计TIDEP-01018。


image.png

(主框架图 图源:TI)


IWR6843 ISK是一款60GHz~64GHz的毫米波传感器套件,该套件可通过USB可实现数据访问和供电,内部集成了4根接收天线、3根发射天线和DSP数据信号处理器。接口支持与MMWAVEICBOOST 和 DCA1000 匹配,方便进行数据访问和开发。

TIDEP-01018参考设计是在IWR6843 ISK基础上加入了ICB(工业载板),并且在IWR6843传感器中集成了完整的雷达信号处理链。该设计可对水平方向120°,距离为5m内的人进行跟踪、和速度采集,判断人行走的方向进行开关门操作。


image.png

(基于IWR6843自动感应门工作流程 图源:TI)


前端部分主要进行数模转化,信号处理部分主要还是在DSP处理器中进行处理,经DSP处理后的数据得出距离、角度等信息,再进入ARM Cortex R4F处理器进行目标跟踪。通过1D windowing 和 1D FFT进行探测范围数据处理,在Capon波束形成器中去除静态杂波,生成协方差矩阵和逆角普存储在内存中,并将二者结合,构建距离矩阵热图。在距离矩阵热图内通过两次CFAR算法进行目标检测。主要是对检测范围内的每个水平方向角度检测,将第一次的结果再通过CFAR检测一次然后存在L2储存中,完成目标检测,该过程是为了精确锁定目标。再通过多普勒效应对目标的距离和速度进行检测,最后进入ARM Cortex R4F处理器对目标进行追踪、判断、输出开门信号。

任务处理模式


image.png
(任务处理模型 图源:TI)


在任务处理方式上该设计有自己独有的处理方式。如上图所示,Mailbox为高优先级任务,Application为低优先级任务。在系统配置中,处于优先级的Mailbox任务会收到一个来自DSP准备就绪的信号,Mailbox任务会将相关数据复制于TCM中,并且与应用Application完成通信,给Application发布任务,创建传输帧头,并且为框架内的每一部分启动一个DMA进程。每当DMA与UART进行数据传输时,Mailbox任务就会产生一个低优先级的任务。当DMA进程结束时可以新增DMA,实现任务处理和DMA之间的并行性。

群跟踪算法


image.png

(群跟踪算法流程图 图源:TI)


群跟踪算法是TI在该设计中加入的智能算法,这个智能算法的加入,将开关门操作更合理化。通过程序任务先创建一个用来描述传感器场景、行为、目标,具有配置参数算法的实例。然后该算法可对先前配置好的参数进行调用,每帧可调用一次。可建立多组数据建立数据库。该算法可以通过测量输入的极坐标数据,对目标进行追踪。还可通过算法预测移动目标的距离、移动方向和速度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开关门操作。


image.png

(图源:TI)


该设计有什么优势

降低出错率,该设计加入了多次检测功能和群跟踪算法,能有效判断移动的目标是否有开门需求。如传感器检测到入口有移动目标,仅仅只是路过不入门,则无需开门降低电力损耗和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静态对象检测功能,该设计可对静态物体进行检测,防止危险事故发生。例如,自动感应门门轨上有异物放置或人员停留,通过传感器芯片的算法检测后作出判断,保证门处于打开状态,避免事故发生。

低成本,该设计集成度高、检测结果精准、检测范围广,一个传感器可覆盖同一范围内的多个门,能够有效地降低电路设计的难度和成本。例如,现在市面上很多传感只能1对1的使用,无形中提高了成本。

智能,该设计采用了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和多种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检测移动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及时调整开门的时间和开门的速度,避免移动目标速度太快,到达门前时未及时开门,降低交互体验。

总结

总的来说该设计将自动感应门变得智能化、高效化,静态检测功能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还加入了群跟踪算法使开关门操作更合理,减少电机的使用次数,降低了电能损耗。


相关资讯
智联未来座驾!中航光电上海车展解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矩阵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作为中国高端互连解决方案领军企业的中航光电(股票代码:002179),以整车电子电气架构革新者的姿态,携五大核心技术体系亮相,构建起覆盖"车-路-云"全场景的智能出行技术生态。

秒级响应+精准识别:解析移远通信毫米波雷达的六大核心优势与市场前景

在智能汽车传感器领域,国产化突破迎来里程碑时刻——移远通信最新发布的77GHz毫米波雷达RD7702AC,以毫米级动作捕捉、多场景抗干扰和全链路国产化优势,率先打破外资品牌垄断格局。作为全球首款集成AR增强现实的脚踢雷达方案,该产品不仅将误触发率压降至0.1%以下,更通过岸达科技国产芯片组实现30%成本优化,同步拓展至舱内活体检测、侧门防撞等智能驾驶场景。在国产替代浪潮与4D成像雷达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这款"中国芯"传感器正加速重构车载感知市场格局,为智能汽车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点。

工业级MEMS加速度计革新:IIS2DULPX如何重塑智能制造与资产监测?

意法半导体(ST)推出的IIS2DULPX工业级三轴MEMS加速度计,凭借其边缘智能、超低功耗与宽温域特性,正在成为工业自动化与资产监测领域的核心组件。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品对比、应用场景及国产替代潜力等维度,解析其如何突破传统传感器瓶颈,推动工业智能化升级。

意法半导体2025年Q1财报:汽车芯片需求疲软致业绩"雪崩" 战略转型能否破局?

(都灵,4月24日)全球半导体行业标杆企业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NYSE:STM)今日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这家欧洲芯片巨头正经历周期下行带来的严峻考验。在汽车电子和工业自动化两大核心市场需求持续萎靡的背景下,公司多项财务指标出现断崖式下跌,引发资本市场对半导体行业复苏节奏的重新评估。

广达37周年释放产业信号:数据中心投资潮下 高阶服务器制造版图重构

全球电子代工龙头广达电脑(2382.TW)在成立37周年庆典上释放重磅产业信号。董事长林百里向《经济日报》披露,企业已锁定美系四大云服务商(CSP)今明两年持续增长订单,并宣布启动"自主型研发"战略转型,剑指AI服务器千亿级市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