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26 阅读量:71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我爱方案网汇编
10月25日消息,近日业内有传闻称,晶圆代工大厂联电将会投资千亿元新台币在新加坡建一座新的12吋晶圆厂。不过,昨(24)日联电对此回应称,该公司随时都在评估扩产,但目前还没有在新加坡建厂计划,现阶段重点在南科P6厂建设上。
近年来,随着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全球各主要晶圆厂积极扩大海外布局,以分散地缘政治风险。台积电、三星聚焦美国、欧洲等地,发展5nm先进制程,联电主力为成熟制程,短期赴欧美设厂意义不大。
业界认为,美中对峙之下,新加坡具有相对中立地位,加上当地官方积极扶植半导体业,提供外商补贴、高行政效率等优势,吸引国际大厂进驻,如世界先进先前就买下格芯新加坡8吋厂,格芯在当地仍保有一座12吋厂及三座8吋厂,日月光、力成、欣铨等台湾封测业者也都落脚当地,形成产业集群。
联电在新加坡耕耘已有一段时间,对当地征才、厂区运营、客户关系维系等已有相当丰富的经验,若在当地再盖一座晶圆厂,很快就能进入状况,同时也能达到分散风险之效,更能持续扩大规模,可谓利大于弊。
虽然联电昨日已澄清,目前还没有在新加坡建厂计划,但也并未否认后续会在新加坡建厂的可能。联电将于本周三(27日)举行法说会,市场聚焦上季财报与本季展望之余,联电的全球布局也将成为投资人的关注焦点。
联电董事长洪嘉聪曾透露,联电的扩建计划遵循以投资回报为基础,聚焦业绩成长,并保持获利能力的策略。多年来因为业界成熟制程产能不再扩充而造成供需严重失衡,市场动态让该公司与客户有机会再强化以投资回报率为导向的资本支出策略,同时缓解供应链长期以来的产能限制。
联电现阶段主要生产据点为中国台湾竹科、南科,以及大陆苏州和舰与厦门联芯,海外则落脚新加坡与日本。联电新加坡12厂为旗下12i厂,月产能5万片,主力制程为0.13微米到40纳米,这座厂也是联电的特殊技术中心,提供客户多样化应用产品所需芯片。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电路板中常用到恒温与温补这两种晶振,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都属于晶体振荡器,既有源晶振,所以组成的振荡电路都需要电源加入才能工作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