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30 阅读量:189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我爱方案网汇编
安防行业快速发展,带动IPC/NVR需求持续增长。其中高清化、智能化快速渗透,根据IDC、艾瑞咨询数据,我国2019年AI摄像头出货量为684万个,预计2022年将达到3,458万个,年均复合增长率71.63%,带动安防SoC价值量快速提升。
过去,海思占据安防SoC市场约60~70%份额,自2020年受美“制裁”影响份额快速下降,国内其他安防芯片厂家迎发展契机。星宸科技成为行业内领先者,抢占大量份额;国内ISP龙头富瀚微积极布局高端IPC及后端NVR,发展迅速;北京君正、国科微等芯片设计厂积极拓宽产品线,视频监控相关收入快速增长;此外,晶晨股份、全志科技、瑞芯微等厂商亦积极拓展安防SoC。
从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以下七家国内安防SoC芯片企业值得小编推荐。
1.瑞芯微
发力专业级AI安防市场。该公司已推出聚焦前端产品的RV1126和RV1109两大智慧视觉处理器,以及专注后端NVR/XVR产品方案的RK3568和RK3588,形成一套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完整AI安防赛道的解决方案。在讲求软硬协同的新时代,瑞芯在积极推动“软硬”的双提升,推出更高效更精准的开发者工具RKNNToolkit。RKNNToolkit配合灵活的多媒体开发接口,可增加开发者自定义应用的灵活性,优化开发者生态环境,有助于终端伙伴扩展更多AI功能及应用场景。
2.国科微
积极布局安防监控芯片。该公司于2015年进入安防IPC领域,长期致力于音视频编解码,图像ISP关键技术的研发。智能安防SoC芯片主要有GK71系列、GK72系列,是针对高清网络摄像机产品应用开发的低功耗、低码率、高画质、高集成度的SoC芯片,涵盖了H.264和H.265编码标准。公司基于智能安防芯片GK71系列,GK72系列,持续深耕家用消费类摄像机细分市场,同时在运营商市场继续开拓,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摄像机解决方案。
3.富瀚微
ISP龙头企业,IPC产品性能居行业前列。公司开发了基于CMOS传感器的图像信号处理(ISP)类芯片,加速了“CIS+ISP”方案替代传统的“CCD+ISP”方案,成为模拟摄像机市场的主流方案。公司IPC产品视频编码技术、像素、存储均处于市场前列。
4.北京君正
智能视频芯片增速显著。随着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物联网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视频监控设备和智能视频芯片的需求大量增加,公司相应推出了智能视频领域的T系列芯片、物联网领域的X系列芯片等,公司2021Q1IPC芯片实现营收约1.73亿元,同比去年营收约0.31亿元大幅增长450%。
5.全志科技
布局AI视觉处理芯片。在智能视觉市场,该公司发布的新一代专用AI视觉处理芯片全面落地,通过持续优化智能AI及软件开发套件,与行业知名大客户深度合作,已在智能扫描翻译笔、智能摄像机、多路智能记录仪,人脸识别门禁等细分领域获得突破,得到市场及客户的一致认可。同时,公司积极布局运营商等高成长市场;针对泛视觉IOT市场长尾碎片化的市场需求特点,提供各档位序列化芯片产品解决方案、体系化支持服务,相关开源开发板已在国内外市场及开发社区获得较高关注,取得了稳定的销售成长并稳固了市场主流供应商地位。
6.晶晨股份
深耕音视频处理芯片技术。该公司基于长期积累的多媒体音视频处理芯片技术,叠加最新的神经元网络、专用DSP、数字麦克风、物体识别、人脸识别、手势识别、远场语音识别、超高清图像传感器、动态图像处理、多种超高清输入输出接口、多种数字音频输入输出接口,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和高速的逻辑推理/系统处理,并结合行业最新芯片制造工艺12纳米等多种新技术,完成了多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系列芯片产品。
7.星宸科技
背靠联发科,发力视觉、车载、交互、外设娱乐四大市场。在智慧视觉市场,公司以领先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为基础,提供了完整的视频业务处理器解决方案,可实现公共安全管理产品到消费类产品的开发,基于该解决方案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安防、人脸识别道闸机、车牌识别道闸机、人脸识别考勤机、消费类监控产品、USB摄像头等不同领域。
在全球5G网络部署与边缘计算需求井喷的背景下,易飞扬创新推出基于O波段的100G QSFP28 DWDM光模块,直击城域网络升级痛点。该产品通过零色散传输架构与硅光集成技术,突破传统C波段方案在中短距场景下的性能瓶颈,以低于3.5W的功耗实现30km无补偿传输,同时兼容开放光网络架构。据行业测算,其部署成本较同类方案降低40%,为5G前传、分布式AI算力互联及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或将成为运营商边缘网络改造的关键技术引擎。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欧盟新电池法规(EU 2023/1542)的驱动下,旭化成微电子(AKM)于2025年2月正式量产AP4413系列充电控制IC,以52nA超低功耗、94.8%充电效率及多电压适配等核心技术,重新定义小型设备供电逻辑。该产品通过电容器预充电机制破解完全放电恢复难题,并凭借动态电压调节算法兼容光能、振动等微瓦级能源输入,显著优于TI、ADI等国际竞品。面对国产替代窗口期,AP4413依托BCD工艺与专利壁垒抢占先机,有望在智能家居、工业传感等千亿级市场替代传统一次性电池方案,成为环保供电赛道的标杆级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领军者,贸泽电子始终以"技术赋能创新"为核心战略,通过构建覆盖1200余家原厂的供应链网络,为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等前沿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物料突破8,000项,其中多项产品体现了行业技术演进的三大方向:
V112E高精度振动传感器以1V/g超高灵敏度与纳米级分辨率为核心突破,重新定义了工业设备健康监测的技术边界。通过钛合金激光密封工艺与陶瓷剪切传感技术,该传感器兼具IP67防护等级与-55~120℃极端环境适应性,攻克了传统产品在高温、潮湿场景下的信号失真与寿命短板。其覆盖半导体制造、能源安全、医疗设备等高价值领域,精准捕捉微米级振动能量,为工业4.0智能化运维提供硬核数据支撑,有望在千亿级传感器市场中占据高端技术制高点。
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下,车载网络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总线技术面临瓶颈,车载以太网凭借高带宽、低延迟等优势成为新一代车载通信核心。然而,该领域长期被博通、Marvell等国际巨头垄断,国产化率近乎为零。裕太微电子率先破局,推出中国大陆首款集成自研千兆&百兆PHY的 车规级TSN交换芯片YT9908/9911系列 ,以“全能、可靠、安全、不加价”四大技术优势对标国际一流,填补国产高端车载通信芯片空白。该芯片支持多域时钟同步精度<20纳秒、ASIL-D功能安全认证及国密加密算法,可满足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高实时场景需求,预计2025年带动国内车载以太网芯片市场规模突破293亿元,成为国产汽车芯片突围的关键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