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流科技发布GRL-C3无线充电测试仪

发布时间:2021-12-14 阅读量:748 来源: 充电头网 发布人: 胖哥

无线充电自从诞生而来,在手机上得到了长足发展。伴随Wi-Fi和5G等新技术成长,无线充电的功率也从最早的5W,提升到现在的50W。随着充电体验的不断提升,充电时长的显著缩短,无线充电已经成为充电的重要补充形式,在手机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在汽车上崭露头角,拓展更多的使用场景。

图片1.jpg


无线充电的迅猛发展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了无线充电。在2016年时只有5%的手机使用了无线充电,预计2025年大约50%的手机、充电器、电脑都会用无线充电,这意味着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无线充电正占据越来越多的场所,对应的无线充电产品也日益丰富。无线充电现已在机场、餐厅、高铁等场所得到应用,无线充电随放随充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无线充电无需插线的优势也被广大汽车制造商所看好,未来汽车上普及无线充电后,无需在开车时插拔USB数据线为手机充电,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GRL全球解决方案总裁孙志强先生表示:第一,汽车可能会更快的跨入到无线充,而不是先有线再无线,可能更快。第二,看一看到底能够做的多高。因为手机充电、平板充电,是在控制的环境当中的充电,充40W、50W都没有问题,但是汽车在驾驶当中你到底应该充多少?充5W、15W还是20W,我想这是作为汽车行业企业需要考量的问题。他们的压力来自于驾驶员,来自于乘客。假如说驾驶员和乘客都用到了20W的无线充的手机,用到了30W的无线充的平板,汽车做不到30W和20W的无线充,那么汽车驾乘体验和客户乘坐体验就会变差,这个对汽车企业来说是蛮有挑战的方面。

当然,无线充电的野心不止于此,除了Qi的手机应用,WPC无线充电协会推出的Ki和Hi标准将支持2200W的充电功率,从而大大的拓展无线充电的使用范围。在恶劣环境下的非接触充电,将会解决安全问题和可靠性问题,从而拓展设备的应用范围。

无线充的加速发展

阻碍无线充电发展的最大难题就是效率,无线充电需要高效率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高效率可以降低充电过程中的发热,另外,效率的提升还可以增加无线充电所传输的功率,让无线充电真正做到好用。 

异物检测(FOD)也是无线充电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确保无线充电的安全,防止无线充电器对硬币、曲别针、钥匙以及银行卡等物品错误输出电磁波感应发热而产生危险。 

对于手机来说,WPC Qi 1.3的新标准,强制要求在支持EPP的无线充内部增设安全鉴证芯片,可确保无线充电板或无线充电设备经过安全认证。手机通过读取无线充安全芯片的认证信息,确认无线充电设备是经过认证的,才会开始进行无线充电。 

使用经过认证的无线充电器,能够避免仿冒的无线充电器在充电中产生高温,影响电池寿命或出现极端情况,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的安全性。

GRL让无线充更安全高效

伴随着无线充电的功率提升,安全性显得尤为突出。WPC Qi 1.3的标准,在无线充内部增添无线充电安全芯片就是一个强制的重要要求。 

多年来持续推出测试服务和测试解决方案的GRL公司,面对无线充电推出新款测试产品GRL-C3。GRL-C3是一台高性能且高度自动化的测试仪,具有简便的操作和高可靠性的测试功能,解放用户和开发者的精力进行产品开发。直观快捷的操作可以让任何人都能够使用GRL-C3进行测试,并成为测试专家。

GRL通过一直以来的技术积累,为客户提供使用友好且更具性价比的价格,帮助用户将预算投入到产品研发中,与客户达到共赢。 

孙志强表示:首先,我们希望能够把在硅谷的芯片、半导体、手机、电脑和行业的标准,以及在德国汽车行业汽车测试经验、服务和测试产品和仪器,传递赋能给中国企业。通过我们努力让中国企业能够更加有信心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其次,GRL在测试方法论自动化测试服务和测试方案有丰富的经验。我相信在今后10年,一定会有中国企业站出来参与或主导制定行业标准,或者成为行业标准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GRL希望能够成为这些企业的合作伙伴,为他们保驾护航,为他们提供测试服务和测试仪器产品。


相关资讯
美国被曝秘密植入追踪器监控高端AI芯片流向 严防技术流入中国

美国为防止高端人工智能(AI)芯片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已秘密要求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企业在出口至部分国家的AI芯片中植入追踪程序,以便实时监控芯片流向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下)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晶振行业必备术语手册:工程师必收藏(上)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的每一项参数都与产品命运息息相关——哪怕只差0.1ppm,也可能让整板“翻车”。看似最基础的术语,正是硬件工程师每天必须跨越的隐形门槛。

3点区分TCXO温补晶振与OCXO恒温晶振

电路板中常用到恒温与温补这两种晶振,恒温晶振与温补晶振都属于晶体振荡器,既有源晶振,所以组成的振荡电路都需要电源加入才能工作

体积缩小58%!Vishay发布185℃耐受汽车级TVS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